新川路 北市街 十字路口 今天我们来说说“丁家花园” 🔸🔸🔸🔹🔹🔹
它的主人叫丁云石,学名桃生,川沙本地人。根据资料,当时他在川沙中市街上开了一家“丁永泰棉布店”,他也热心公益事业,1942年,他和其他四位川沙工商人士出钱创办了“友仁初级中学”——今天川沙中学的前身。 1935年,丁云石在此买地、建房、造花园,一时成为街谈巷议的中心。 因为川沙是“营造之乡”,从事营造的人特别多,所以丁家花园的建筑由丁云石的连襟免费设计,建造和监理也都是亲戚所为。丁家花园从此成为川沙一景。 经商办学热心人 造房建园川沙景
丁家花园建筑面积690平方米,属于新式石库门建筑,中西合璧风格。其建筑质量上乘,工艺精湛,历经80来年没有走样,是川沙“三刀一针”(指泥刀)的代表作。 ![]() 主楼为凹字型的两层楼房,五开间、两厢房,共14间,作为客厅、卧室等。东西两侧为一层的辅助用房,共8间,作为厨房、库房等。辅助用房顶上还有带栏杆的大平台,可以观景、纳凉,倒是别有风味。 中间是天井,旁边的两层回廊连通着大大小小的房间。南面共有五扇大门,一字排开,显得十分优雅气派:中间最大的为石库门正门,旁边两扇为天井边门,再旁边两扇是主楼与辅助用房之间的过道门。
为什么叫丁家花园? 因为丁家花园中高的有桂花、香樟,低的有奇花异草,中间是假山怪石嶙峋。花园南面临水(过去是河流,现在是新川路),西面靠路,交通方便,行人进出都能看到这座“水上花园别墅”,久而久之,当地人就把它称为丁家花园。 ![]() 建成不到一年,抗日战争爆发,丁家花园被日本人强行占用;抗战胜利后被国民党政府征用为县党部;建国后又成为川沙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后来成为川沙县级机关办公楼。再后来,花园被毁,建起了5层高楼,丁家房屋被挡在后面。 2013年,川沙新镇政府出资,由“川建公司”修缮,2014年丁家花园成为“川沙营造陈列馆”,作为川沙古镇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向公众开放。 据最新的川沙古城建设要求,丁家花园将有新的改变,承担新的使命! 花园已是残花柳 时代催生新命运 ![]() ![]() 文字:周敏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