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知识!溧阳路名人故居很多,但知道这位先生的很少~~~

 cxag 2019-05-04


在繁华热闹的四川北路上徜徉,如果你走得累了,欲休闲养眼,或是想感受一下上海的人文气息,那么,请随便拐个弯便是。山阴路、溧阳路、长春路、多伦路……毗邻四川北路的这些小路,每一条都有它别致的街景风貌,都有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陆澹安(1894-1980)

相比较而言,溧阳路是那几条路中最宽敞、最绵长、也是最有建筑特色的一条路。成片的老洋房一幢幢鳞次栉比,在粗大浓密的梧桐树掩映下,若隐若现,宛然如画。溧阳路上也曾居住过许多文化名人,虽然那都是半个多世纪以前的往事了,但斯人已去,物景犹存,所谓“今人不见旧时月,金月曾经照古人”。在你不经意的时候,难免就会和名人故居有一场邂逅,如:1269号的郭沫若故居、1333弄1号的女画家关紫兰故居,紧挨着隔壁1335弄内5号又住着曹聚仁,还有1359号的鲁迅藏书室……

▲文人荟萃的溧阳路

不过,浏览了许多关于寻访溧阳路名人故居的文章,甚而还写到溧阳路往南住着的著名报人金仲华、赵超构等,可是人们常常遗忘了眼皮底下的一位文化名人,南社耆宿陆澹安先生。

▲四川路溧阳路上的陆澹安旧居

陆澹安就住在溧阳路1219号,和郭沫若曾住过的1269号仅百步之遥。那是一排从长春路至宝安路口的花园别墅,红砖黛瓦,圆弧拱形门窗的日式洋房,非常漂亮。据陆澹安的孙子,著名书法篆刻家陆康先生介绍,这一排三层别墅是当年东洋人所造,抗战胜利后,他的大伯父用6根“大黄鱼”买下。因大伯当时是沪上大律师,买下别墅后楼上作居室,底楼直接用来开律师事务所。1947年6月,澹安公随子女迁此居住,直至1980年逝世。陆康回忆起儿时住此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一帮孩子在花园中的嬉戏,这块数百平米的花园院落,花木扶疏,曲径回转,对孩子们来说真是太宽敞了,他们于此躲猫猫、捉蟋蟀,几乎无所不玩。

▲陆澹安撰著的《啼笑因缘弹词》

澹安先生的人生经历非常丰富。他早年从事教育、当过校长,做过编辑,主编过《侦探世界》《金刚钻报》等。写过小说,尤以侦探武侠小说如《李飞侠外传》《落花流水》等蜚声海内外,还研究过电影戏曲,曾和洪深、严独鹤一起创办了中华电影学校和中华电影公司,集写、编、导于一身。又擅写弹词,由他改写的《啼笑因缘》《秋海棠》弹词,一经传唱,竟红遍江南。

▲陆澹安编撰的《小说词语汇释》

众所周知,二十世纪初的上海滩,有一批专写“才子佳人”式题材的作家,被称为“鸳鸯蝴蝶派”,名气大的代表作家或如包天笑、徐枕亚、张恨水、秦瘦鸥等。也许正是由于陆澹安写通俗小说和弹词的影响,况且他和所谓“鸳鸯蝴蝶派”作家颇多往来,如严独鹤、平襟亚、范烟桥、秦瘦鸥、徐卓呆、程小青等,都与澹安先生时相过从,所以毫无疑问,当时的评论家也将陆澹安归为“鸳鸯蝴蝶派”的一员。可能因他的笔锋甚健,专栏和弹词作品风靡一时,他甚至一度还获得了“鸳鸯蝴蝶派三骑士”之一的雅号。对此,陆澹安先生虽说并不认可,但他也一笑置之,非常淡然。他有题《鸳鸯蝴蝶派硏究资料》的两首诗,读之颇有深意。其一是:“蛮触事雄已可怜,漫劳萁豆更相煎。即今高处不胜寒,愿作鸳鸯不羡仙。”其二为:“劫后神仙不值钱,而今鸡犬尽升天。何如幻梦成蝴蝶,消受庄生一觉眠。”其中如“愿作鸳鸯不羡仙”,巧妙地借用初唐卢照邻的名句,喻己甘为“鸳鸯蝴蝶”,而对所谓的“神仙”表示了不屑。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可能是“鸳鸯蝴蝶派”受到了批判之故,陆澹安也不再写小说和弹词了,他将兴趣又转到了学问上来。他以一人之力,编两部大词典:《小说词语汇释》和《戏曲词语汇释》;另外,还研习书法,对金石碑版、文史戏曲均做了大量的考据工作,写了《隶释隶续补正》《汉碑通假异体例解》《古剧备检》《水浒研究》《说部卮言》等多种学术著作。

资料:《虹口33个文化镜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