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干的世界》第17章 铜盘铭传 结语

 比干星空下 2019-05-04

 

全球化时代、多极化时代、多元化时代、信息化时代、网络化时代、碎片化时代,如何发扬光大先知先觉、先行先往、先锋先驱的三千年比干精神,如何发扬光大人道主义、人本主义和人文主义“三位一体”的新时代比干精神,如何发扬光大经三千多年之历久弥坚、“放之宇宙而皆准”的全球化比干精神,这是一个没有终极答案的永恒话题。

传说比干死后埋身于“天葬”之墓,他平时骑行的红鬃马不见了主人,围着天地之间狂风大作飞沙走石而成的比干墓“咴咴”叫了三天三夜,还是找不到主人,毅然飞奔南行,到了断肠屯(今卫辉市孙杏村乡段先屯),把肠子跑断了,也倒地而死。村民们得知这是比干的马,就把它厚葬了,还修了一座宏大的马王庙,从此中华大地上有了各种各样的马王庙,据说比别的人物庙都灵验,比干之马也就成了各地马王庙的鼻祖。这个传说隐喻着:高入云霄的比干精神连地下的动物都有感应并追随,何况万物之灵的人类呢,人的悟性怎么着也比动物的悟性强吧。

无心无欲、无偏无向的比干精神如同暗物质世界的人工智能,又如穿行于中子星和脉冲星之间的引力波或曰“宇宙的涟漪”,其发扬光大有利于清除人类天性和教育中的愚昧、贪婪、狭隘、自私的迷途,有利于剪灭弥散在神话界、传说界和神话传说界的种种谣言、妖言、妄言,有利于消减当下世界性的社会浮躁及其诸般疑惑、困顿、纠结、肆意妄为等非主流价值观给人类造成的心理失衡、思维断层和信仰危机。

欲壑难填乃是自然状态下的人的自我烦恼和灾祸之源,各种隐性的显性的自我中心是一切他人的前车之鉴;由己及人、推己及人、舍我及人,这不是一个道德选项,而是一个技术选项;当一个人把自己的生命都寄予他人,一切忧惧也将随着个人欲望的解构而烟消云散了。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话说反了,不妨试想一下“己之所欲皆施于人”是个什么境界好了。

“左林右泉,前冈后道,万事之宁,兹焉是宝。”这十六字铜盘铭文潜藏着多层次、多维度、多元化的现实意涵和哲学抽象乃至宇宙信息;既可做狭义的字面上的理解,也可做广义上的人类学、历史学、宗教学乃至宇宙学的引申解读,如同无限小的核子结构喻示着无限大的宇宙结构一样,“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铜盘铭专题是国际比干学的一个重要研究科目。学术研究的方向、方针、方式方法决定着学术成果的水平和质量;现存卫辉比干庙的铜盘铭及其铭文的真伪、比干及其子林坚出生于何时何地、比干是自己挖腹剖心以明志还是被帝辛亲自下令杀害,比干墓究竟是不是比干当年的葬身之所,等等,这些技术性、细节性的问题都不妨碍比干精神的发扬光大,细节决定成败,但决定不了境界。

直至本书截稿,围绕比干墓、周武王铜盘铭的国际争论仍在进行中,以致于有人走火入魔,研究来研究去,竟然宣称历史上不存在比干这个人。这算是当今学术研究中“旧八股”、“新八股”、“土八股”、“洋八股”等儒家门儿转世八股的精致表现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