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路上,遇见最美本草

 朱1971 2019-05-04

春暖花开,万物生长

本草

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物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由于中药以植物药居多,故有“诸药以草为本”之说,自古以来习惯把中药称为本草。

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中药可以治病救人,而这救人的草药其实大部分都生长在我们身边,只是你可能不认识它而已。

金银花

入药部位: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性味:甘,寒

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常用于痈肿疔疮,外感风热,温病初起等的治疗,是治疗一切内痈外痈的要药。

 

原植物:忍冬科植物忍冬


 

药材:金银花


此外,忍冬的干燥茎枝亦可入药,名忍冬藤,有清热疏风,通络止痛的功效。

连翘

入药部位:果实

性味:苦,微寒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

常用于痈肿疮毒,瘰疬痰核,外感风热,温病初起,热淋涩痛等的治疗,是“疮家圣药”。其功效与金银花相似,两者常相须为用。

 
原植物:木犀科植物连翘


 
药材:连翘


紫花地丁

入药部位:全草

性味:苦、辛,寒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常用于疔疮肿毒,乳痈肠痈,毒蛇咬伤,肝热目赤肿痛,外感热病等的治疗。

 

原植物: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


 

药材:紫花地丁


蒲公英

入药部位:全草

性味:苦、甘,寒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

常用于痈肿疔疮,乳痈内痈,热淋涩痛,湿热黄疸等的治疗,是治疗“乳痈”的要药。

 

原植物:菊科植物蒲公英


 
药材:蒲公英


瞿麦

入药部位:地上部分

性味:苦,寒

功效:利尿通淋,破血通经

常用于热淋,闭经,月经不调等的治疗。

 
原植物:石竹科植物瞿麦


 

药材:瞿麦

栀子

入药部位:成熟果实

性味:苦,寒

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常用于热病心烦,湿热黄疸,血淋涩痛,目赤肿痛,火毒疮疡等的治疗,是治疗热病心烦、躁扰不宁的要药,也可泻三焦火热之邪。

 

原植物:茜草科植物栀子


 

药材:栀子

野菊花

入药部位:头状花序

性味:苦、辛,微寒

功效:清热解毒

常用于痈疽疔疖,咽喉肿痛,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等的治疗,煎汤外洗也可治疗湿疹、湿疮、风疹瘙痒等。

 

原植物:菊科植物野菊



 

药材:野菊花


薤白

入药部位:鳞茎

性味:辛、苦,温

功效:通阳散结,行气导滞

常用于胸痹心痛,脘腹痞满胀痛,泻痢里急后重等的治疗,是治疗胸痹的要药。

 

原植物:百合科植物小根蒜


 
药材:薤白


桑叶

入药部位:叶

性味:甘、苦,寒

功效: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平抑肝阳,凉血止血

常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肺热咳嗽,燥热咳嗽,肝阳上亢眩晕,目赤昏花,血热妄行之咳血、吐血等的治疗。

 

原植物:桑科植物桑


 
药材:桑叶


桑白皮

入药部位:根皮

性味:甘,寒

功效: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常用于肺热咳嗽,风水水肿等的治疗。

 

原植物:桑科植物桑


 
药材:桑白皮


桑椹

入药部位:果穗

性味:甘、酸,寒

功效:滋阴补血,生津润燥

常用于肝肾阴虚,津伤口渴,消渴,肠燥便秘等的治疗。

 
原植物:桑科植物桑


 
药材:桑椹

此外,桑枝也可入药,具有祛风湿,利关节,利水止痒的功效,常用于风湿痹证、水肿、皮肤瘙痒等的治疗。

由此可见,桑树一身都是宝,皆可入药。

泽泻

入药部位:块茎

性味:甘,寒

功效:利水渗湿,泄热

常用于水肿,小便不利,泄泻,淋证,遗精等的治疗。

 
泽泻科植物泽泻


 
泽泻科植物泽泻


益母草

入药部位:地上部分

性味:辛、苦,微寒

功效:活血调经,利水消肿,清热解毒

常用于痛经,闭经,月经不畅,产后恶露不尽,水肿,小便不利,跌打损伤,疮痈肿毒等的治疗。

 
原植物:唇形科植物益母草


 
药材:益母草


紫苏叶

入药部位:叶

性味:辛,温

功效:解表散寒,行气宽中

常用于风寒感冒,脾胃气滞,胸闷呕吐等的治疗。另外,紫苏能解鱼蟹毒,多用于进食鱼蟹中毒而致吐泻者。

 

原植物:唇形科植物紫苏

 

药材:紫苏叶


紫苏的茎,称为紫苏梗,也可入药,具有宽胸利膈,顺气安胎的功效。

使君子

入药部位:果实

性味:甘,温

功效:杀虫消积

常用于蛔虫病,小儿疳积的治疗。

 

原植物:使君子科植物使君子


 

药材:使君子


女贞子

入药部位:成熟果实

性味:甘、苦,凉

功效:滋补肝肾,乌须明目

常用于肝肾阴虚证的治疗。

 

原植物:木犀科植物女贞


 

药材:女贞子

牛蒡子

入药部位:成熟果实

性味:辛、苦,寒

功效: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肿

常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痈肿疮毒等的治疗。

 

原植物:菊科植物牛蒡


 

药材:牛蒡子

莲子

入药部位:成熟种子

性味:甘、涩,平

功效:益肾固精,补脾止泻,止带,养心安神

常用于遗精滑精,带下,脾虚泄泻,心悸,失眠等的治疗。

 

原植物:睡莲科植物莲


 
药材:莲子


莲子心

入药部位:莲子中的青嫩胚芽

性味:苦,寒

功效:清心安神,交通心肾,涩精止血

常用于热入心包,神昏谵语,心肾不交,失眠遗精,血热吐血等的治疗。

 
原植物:睡莲科植物莲

 

药材:莲子心


此外,莲的莲须、莲房、荷叶、荷梗、莲藕(藕片、藕节)皆可入药,又是一个浑身都是宝的植物。

海金沙

入药部位:成熟孢子

性味:甘、咸,寒

功效:利尿通淋,止痛

常用于各种淋证的治疗,为诸淋涩痛的要药。煎服时,宜包煎。

 
原植物: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


 

药材:海金沙

薄荷

入药部位:地上部分

性味:辛,凉

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常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风热头痛,目赤多泪,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风疹瘙痒,肝郁气滞等的治疗。煎服,宜后下。

 
原植物:唇形科植物薄荷

 
药材:薄荷

苍耳子

入药部位:成熟带总苞的果实

性味:辛、苦,温;有小毒

功效: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

常用于风寒感冒,鼻渊鼻塞,风湿痹痛等的治疗。

 

原植物:菊科植物苍耳

 

药材:苍耳子

车前草

入药部位:全草

性味:甘,微寒

功效:利尿通淋,清热解毒,渗湿止泻,祛痰,明目

多用于热毒痈肿。

 

原植物:车前科植物车前

 

药材:车前草

此外,车前的成熟种子亦可入药,其功效与车前草相似,但清热解毒之力较微。常用于淋证,水肿,泄泻,目赤肿痛,目暗昏花等的治疗。煎服,宜包煎。

生地黄

入药部位:块根

性味:甘、苦,寒

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常用于热入营血,阴虚内热,骨蒸劳热,津伤口渴,肠燥便秘等的治疗。

 

原植物:玄参科植物地黄

 

药材:生地黄

此外,生地黄再经过加工制成熟地黄,药性发生改变,由寒转温,具有补血养阴,填精益髓的功效。常用于血虚,肝肾阴虚等的治疗。

射干

入药部位:根茎

性味:苦,寒

功效:清热解毒,消痰,利咽

常用于咽喉肿痛,痰盛咳喘等的治疗,为咽喉肿痛的常用药。

 

原植物:鸢尾科植物射干


 

药材:射干

板蓝根

入药部位:根

药性:苦,寒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常用于外感发热,温病初起,咽喉肿痛,温毒发斑,痈肿疮毒等的治疗。

 

原植物:十字花科植物菘蓝

 

药材:板蓝根

在路上,遇见最美本草

不起眼的植物

却有不一样的药效

中药大隐隐于市

让我们一起

在路上发现最美的本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