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捷克和斯洛伐克原来是一个国家,后来为何变成了两个国家?

 梦想童年594 2019-05-04

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一个时代画上了句号,就在这波浪潮中,捷克斯洛伐克爆发“天鹅绒革命”,一分为二,变成了两个国家:捷克和斯洛伐克。

捷克斯洛伐克是继南斯拉夫和苏联以后,第三个解体的社会主义国家。那么,捷克斯洛伐克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为何在“天鹅绒革命”以后却分裂成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国家呢?铭苏先生具体给大家分析一下: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捷克斯洛伐克的地缘环境。

一战打垮了奥匈帝国,奥匈帝国解体以后,捷克和斯洛伐克脱离奥匈帝国,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诞生。二战期间,捷克斯洛伐克曾被德国占领,在苏联的帮助下,捷克斯洛伐克全境获得解放,捷克和斯洛伐克再度合并,并组建了联合政府。

二战后,美苏冷战的背景下,捷克斯洛伐克由于地处东西方两大阵营对抗的前沿阵地,成为美苏两大阵营争夺和渗透的对象。美国企图以“马歇尔计划”援助捷克斯洛伐克民族社会党,以达到影响其政府的目的,但是以失败而告终。

苏联为了能够在美苏争霸中处于有利地位,也加紧对东欧国家的控制。上个世纪60年代,捷克斯洛伐克国内经济发展遇到困难,长期得不到改善,只有通过改革才能摆脱当时的困境。杜布切克执政时期,为了摆脱经济困境,推行政治民主化改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布拉格之春”。但是这一改革被苏联视为对其领导地位的挑战,于是苏联联合华约国家共同出兵30万人,6个小时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布拉格之春”被迫中断。

本来这一改革有助于改善当时捷克斯洛伐克国内的政治和经济困境,“创立一个新的、符合捷克斯洛伐克条件的、民主和人道的社会主义模式”,以加快经济发展,但是这一改革由于苏联的干涉而中断,导致捷克斯洛伐克摆脱苏联模式的时间大幅延后。

苏联解体以后,捷克斯洛伐克通过“天鹅绒革命”,以和平方式脱离苏联模式,并通过两国同意,将捷克斯洛伐克分成两个独立的国家单独发展。经过20多年的发展,捷克和斯洛伐克成为东欧地区最为发达的国家。

那么,既然可以通过和平方式摆脱苏联模式,捷克斯洛伐克最后为何还要解体为两个国家呢?

一、捷克和斯洛伐克不可调和的民族矛盾。

捷克和斯洛伐克人口1563万人(1989年),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是捷克斯洛伐克的两大民族,其中捷克人约占64%,斯洛伐克人约占30%。1918年捷克斯洛伐克成立后,由于捷克人在国家中占多数,因此主导了国家的发展,而斯洛伐克人由于是少数,自身的权利得不到保障,失去了独特性。斯洛伐克地区成了工业发达的捷克统治和剥削的对象,两者经济发展程度日益不平衡,差距越拉越大。1960年制定的宪法取消了斯洛伐克的民族自治权,民族矛盾也进一步尖锐。1989年“天鹅绒革命”后,捷克和斯洛伐克的经济矛盾更突出,由于两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面对经济改革后的承受能力也不一样,斯洛伐克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因此,斯洛伐克更倾向于走自己的独立发展道路。

二、捷克和斯洛伐克两国政党的有力推动。

在1992年捷克斯洛伐克大选以后,捷克共和国公民民主党和斯洛伐克共和国争取民主斯洛伐克运动在各自共和国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两个党派在联邦议会中分列第一大党和第二大党,获胜的两大政党主席克劳斯和梅恰尔就组阁问题经过多轮谈判,始终未能达成一致。在这种情况,没有比两个共和国分家更好的办法了,因此两大政党在此后的施政纲领中向两国独立方向推进。

在此后的第五轮谈判中,捷克共和国公民民主党和斯洛伐克共和国争取民主斯洛伐克运动同意把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分成两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于是存在了74年的捷克斯洛伐克走向解体,新的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共和国于1993年1月1日正式成立。

如果当时苏联不干涉“布拉格之春”改革,或许捷克斯洛伐克可以创造一种不同于苏联模式的全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如果那样的话捷克斯洛伐克有可能不会发生后来的解体,今天可能作为一个更加强大的国家而存在。

苏联的干预致使“布拉格之春”改革夭折,捷克斯洛伐克摆脱苏联模式的时间被人为推迟了24年,此时的捷克斯洛伐克为了更好的发展不得不通过分家来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独立后的捷克如今人均GDP达到20368美元,斯洛伐克稍微差一点,也有17605美元,两国成为东欧地区最为发达的国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