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学经典 | 《抱朴子》勤求(一)

 愚人道缘 2019-05-04

每日道历

三月三十日

《抱朴子》

    《抱朴子》是东晋医药学家、道教先贤葛洪所著。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抱朴,是道教术语,见于《道德经》“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抱朴子》今存“内篇”、“外篇”,八仙宫网络平台仅整理内篇中的部分篇章或内容与大家分享学习。

元代画家王蒙所绘《葛稚川移居图》中的葛洪形象

《抱朴子》内篇

勤求

抱朴子曰:“天地之大德曰生,生好物者也。是以道家之所至秘而重者,莫过乎长生之方也。故血盟乃传,传非其人,戒在天罚。

先师不敢以轻行授人,须人求之至勤者,犹当拣选至精者乃教之,况乎不好不求,求之不笃者,安可衒其沽以告之哉?

其受命不应仙者,虽日见仙人成群在世,犹必谓彼自异种人,天下别有此物,或呼为鬼魅之变化,或云偶值於自然,岂有肯谓修为之所得哉?

苟心所不信,虽令赤松王乔言提其耳,亦当同以为妖讹。然时颇有识信者,复患於不能勤求明师。夫晓至要得真道者,诚自甚稀,非仓卒可值也。然知之者,但当少耳,亦未尝绝於世也。

由求之者不广不笃,有仙命者,要自当与之相值也。然求而不得者有矣,未有不求而得者也。世閒自有奸伪图钱之子,而窃道士之号者,不可胜数也。然此等复不谓挺无所知也,皆复粗开头角,或妄沽名,加之以伏邪饰伪,而好事之徒,不识其真伪者,徒多之进问,自取诳惑,而拘制之,不令得行,广寻奇士异人,而告之曰,道尽於此矣。以误於有志者之不少,可叹可恚也。

或闻有晓消五云、飞八石、转九丹、冶黄白、水琼瑶、化朱碧、凝霜雪於神炉、采灵芝於嵩岳者,则多而毁之曰,此法独有赤松王乔知之,今世之人而云知之者,皆虚妄耳。则浅见之家,不觉此言有诈伪而作,便息远求之意。悲夫,可为慨叹者也!

【白话译文】

抱朴子说:“天地最大的恩德是使万物能够生存,生存,是一件好事啊,因此道家所最保密、最重视的,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超过长生不死的方术了。所以要歃血盟誓后才肯传授,如果传授的对象不适当,依据戒律还要受到上天的惩罚。

从前的那些道教老师们不敢轻易地就把仙术传授给别人,必须是那些非常勤奋的求道之人,而且还要在他们中间选择最精干好学的人才肯传授,何况那些不喜好不学习仙术、或者学习不够真诚的人,老师怎么能够为了炫耀自我、沽名钓誉就告诉给他们仙术呢?

那些命中注定不该成仙的人,即使每天都看到仙人成群结队地生活在人间,他们还是会认定那些仙人本来就属于另一类人,天下本来就有这种仙人,有的人甚至认为他们是由鬼怪变化而来的,有的人又说他们是偶然碰到了自然的仙道,哪里肯相信这些仙人都是修炼而成的呢?

如果心中不信,那么即使是让赤松子、王子乔提着他们的耳朵来告诉他们仙术,也会被他们视为妖言鬼话。然而有时也有一些颇有见识和相信仙术的人,但他们的失误往往在于不能辛勤地寻找明师。那些真正懂得并获得关键道术的老师,确实是非常罕见的,很难在短期内遇到然而懂得道术的老师,只是很少而已,却从来没有在人世间绝迹过,只是因为寻找老师的人寻找的范围不大、态度不够真诚而已,那些具有成仙命运的人,最终还是会与这些得道的老师相遇的。

当然寻找老师而最终也没有找到的人是有的,但从来也没有不去寻找就能遇到老师的人。世上也有一些奸诈贪财的人,他们盗用道士的名号,这些人也数不胜数。然而此等人也不能说完全不懂道术,只是他们都只懂得个皮毛而已,他们有的妄自洁名钓誉,再用一些妖邪虚假的事情进行自我装扮,而一些好事的人,不能识别他们的真假,白白地去赞美他们、请教他们,自己找着被人欺骗。而且这些假道士还约束他们,不让他们出去广泛地寻访奇士异人,还告诉他们说:学仙的道术全在我这里啦。’因此就耽误了不少有志之士,这真是让人叹息让人愤慨呀!

有的弟子听说有溶化五种云母、炼制八种药石、制成九转金丹、冶炼黄金白银、将琼瑶溶解为水、把朱砂碧玉变化为丹药、凝结霜雪于神奇的火炉之中、采集灵芝于高山之上的方法,这些假的道教老师就认为这是在夸张,并且诋毁说:这些方法只有赤松子、王子乔知道,当今如果有人还自称懂得这些方法的话,那都不过是在撒谎骗人而已。’见识短浅的人,不知道这些话是为了欺骗自己而编造的,于是就打消了到远方寻求明师的想法真是可悲啊,这真是让人为之感慨万分的事情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