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悟一份禅意,在开封佑国寺铁塔

 铁皮515 2019-05-04

止步于此,再无它想,

开封佑国寺铁塔,登塔后止步于佛前,

在那塔顶,在那转角,

漫漫人生路,回首过往时,

是否也能吟出一阙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诗句呢?

              ——古城开封,佑国寺塔

开封之行第一站,迫不及待赶往佑国寺铁塔。

佑国寺铁塔属于国务院1961年颁布的首批国保,地处开封,塔身布满通体红褐色琉璃,又被称为开封铁塔。

如今的佑国寺塔置身于铁塔公园内,步入公园,铁塔便高耸的进入眼帘。

塔下,众人在纷纷转着塔,转过塔,就真的能受到佛祖的庇护吗?

正巧身旁有一位转塔的开封老人,操着一口河南话说,九百多年来,铁塔历经地震与洪水,甚至连1938年日寇用大炮轰击还依旧屹立,肯定是佛祖保佑的结果。

想想也是,站立于中原大地,俯视着万载长河,自八荒争凑,万国咸通的大宋历经千年而护卫佛祖的传乘的铁塔,又岂是侵略者区区几颗炮弹所能毁去的? 

细观表,铁塔外壁琉璃砖的花纹有五十多种,图案包括飞天、降龙、麒麟、坐佛、玉佛、菩萨、狮子、花卉等,各式各样,不一而足。

但是,远观近看,仿佛这是一座玲珑剔透的木塔因为当年的设计者建造铁塔时,用了许多如同经过斧凿的木料一般的“结构砖”,有榫有眼,整座塔结合得异常紧密。可以说每块砖都是做工精细、栩栩如生,是非常完美的琉璃艺术品。 

身上的砖雕雕刻很精致,

飞天让我看到了九天之上的歌舞升平,

五僧仿佛耳边泛起喃喃的梵音,

麒麟翔龙仿佛是周边倏然风起云涌电闪雷鸣。

但是,终究飞天不会跃出砖瓦,五僧不能得道成佛,麒麟翔龙也只是活在神话典籍里面罢了,只有这些艺术在讲着当初的故事

八朝古都,功过是非皆随风逝,历史归根结底还是落于这些工匠之手,而铁塔,就和真相一样,历经太多风吹雨打,炮轰斧砸,早已沉默不语了

登塔需要另付费,但是收费也是合理的,

堂堂国一,至今还让登塔已是古迹人的奢侈了。

步入塔内,幽魅险隘,

只有第一层有后来人工加上的铁链和吊灯,

如此狭窄的空间,螺旋上升,胖一点的人登起来肯定是费劲的。

转了最后一个弯,不是柳暗花明,而是一堵石壁迎在面前,

一座和之前没有什么区别的佛像石刻,

不高,不大,不花哨,就在墙上静静地看着我。

适应了黑暗之后我和佛像直勾勾的四目相对,

看过了很多佛像,若说这次有什么不一样?

我想,这应该是我这辈子,第一次如此近距离被佛祖平视吧

止步于此,再无他想

在这塔顶,这转角,这堵佛像面前再应景不过,

止步于此,因为到了终点。

可是我们这辈子,走了这么多路,到了终点之后,

能不能也吟出一阙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呢?

虽说对于萧瑟来路没有什么悔意,

对于山重水复没有什么厌烦,

对于戛然而止没有什么失落感,

但是,还难免怀着对于未来的些许期待……

我想,那面石刻,就像一面镜子,

静静的伫立良久,终究做不到再无他想,

只是吹着塔顶的风,和自己,谈了一会心。

无奈,佛总是静默无言,

于是历经劫难又有着丰富多彩故事的铁塔,

在我们这些凡人眼里,多多少少有点灵气,

市民饭后,来遛弯的时候顺便的拜拜。

当然也不乏远道而来的香客,

虔诚的上几只香或一束花,

让愿景,在这个迷茫错综的世界中,

灵光一闪,再具象一些。

具象到,不求富贵,不求钱财,只求活的精彩,

但这仿佛又有点抽象,

千年前的佛祖能不能体悟现代人的精彩为何物呢?

而远道而来的我了铁塔流了汗,

又能不能顿悟

八朝古都的先人,弥留在这塔中的哲学和智慧呢?

近千年的伫立,铁塔早已是一身傲骨

静静望着塔身佛像的笑靥,心也如花一般,绽放,释然。

我是莲莲,行走野长城十余年的北京大妞,闲来半生寄尘外,青山故垒是我家;

我是莲莲,陶醉在石窟与古迹之中的执着者,或许一生的守望,只为热泪盈眶;

于千万人之中,遇到了那个我想遇到的你,

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抚摸着历史与时间的气息,

遇上了也只能轻轻的说一句:原来你也在这里?!

你,愿意听我说说关于岁月的尘埃,历史的故事那些事吗?

感谢关注,欢迎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