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少室山少林寺、嵩岳寺等并称为嵩山之名刹,河南省登封市会善寺

 茶香飘万里 2019-05-05

会善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境内。山清水秀,林深谷幽,花木葱郁,正是这样一个纳嵩山之灵气的胜地,造化了一位佛教史上著名的得道寿星--道安禅师。2001年06月25日,会善寺作为元至清时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会善寺的前身是北魏孝文帝(元宏)的一所离宫(471-499年)。孝明帝正光元年(520年),建闲居寺,僧众达千人,殿宇千间。隋,开皇五年(585年)改名嵩岳寺,后隋文帝赐名会善寺。

唐时会善寺又进行了大规模增修,建造了琉璃戒坛和窣堵波式宝塔。武则天游嵩山至会善寺时,拜道安禅师为国师,赐名安国寺,送镇国金刚佛像置于寺内。唐代,增建殿宇、戒坛、塔,规模宏大,高僧辈出,如元同、净藏及天文学家一行等皆出于该寺。五代,五代后梁时,该寺曾一度废毁,宋太祖开皇年间再次重修佛殿,赐名嵩岳琉璃戒坛大会善寺。

宋太祖开宝五年(972年)赐名'嵩岳琉璃戒坛'、'大会善寺'。元代,至元年间(1264~1295年)又赐名'万寿禅寺'。元、明、清均有整修,但规模逐渐缩小,现在寺院的范围,包括常住院、戒坛遗址、古塔以及寺内碑碣、造像等文物。

  会善寺坐北向南,山门面阔5间,进深3间,硬山小灰瓦顶,中3间砌券门,明间门券上嵌长方形横匾书“会善寺”3字,内供白玉阿弥陀佛1尊,系明周王所赠。山门东西两侧各建单间硬山造掖门,后有大雄殿,月台上有明成化七年(1471年)铁钟1口,高1米余、重650公斤。大雄殿面阔5间、进深3间,单檐歇山顶,檐下有硕大斗拱。殿内减柱造,梁架为四椽栿搭牵,用三柱。创建于元代,后多次重修。

  寺西山坡上原有唐代名僧一行禅师创建的琉璃戒坛,毁于五代,尚存唐代残石柱2根,柱面雕天王像,柱础雕鬼怪神兽。寺西有唐净藏禅师塔,西南和东南有清代砖塔5座。寺内现存的主要碑刻有东魏《中岳嵩阳寺碑》、北齐《会善寺碑》、唐《道安禅师碑》、《会善寺戒坛记》等,具有重要的书法艺术价值和历史文献价值。

  2001年6月,会善寺作为元至清时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