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你一定有所了解,许多明星例如关晓彤等都是满族人。那么你知道关晓彤的满族姓氏是什么吗?答案是,瓜尔佳氏。在清朝灭亡后,八旗子弟改了汉姓,此后,满族人散落在全国各地。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八旗制度。八旗制度是“以旗统人”,是清代满族人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 在清代绝大多数满族人都隶属八旗组织,因此,人们也称满族人为“旗人”。清太祖就是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他曾经将满洲军队分为四旗,为正黄、正红、正白、正蓝四旗。后来,随着军队人数的增加,又加上镶黄、镶红、镶白、镶蓝四旗,这便形成了我们说的八旗。 八旗人的后代就是八旗子弟。由于孙中山先生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等其他原因,八旗子弟将姓氏纷纷改为汉姓,到目前,满族已基本使用汉姓。还记得清朝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吗?在新中国成立后,多数皇族纷纷改汉姓,溥仪的户口本上写的仍然是“爱新觉罗·溥仪”。“爱新觉罗”在满族的语言中是“金”的意思,因此,大多数皇族爱新觉罗氏改 “金”为汉姓。我们以改汉姓的方式来分别说明八旗子弟改汉姓的情况: 一、根据谐音来改汉姓 还记得人们将英语中的名字翻译成中文时使用的是什么方法吗?对了,就是谐音法。 的确,在人们看来,改姓氏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根据谐音来更改,这也是八旗子弟改汉姓使用最多的方法。我们都知道,满族的姓氏跟我们汉族的姓氏不同,汉族的姓只有一两个字,而满族的姓氏一般是由三四个字组成。因此取其中一个音节作为汉姓,或数音节相切后取其谐音汉字作为汉姓。 说起“富察氏”,相信许多人会想到最近大热的《延禧攻略》中温柔的富察皇后,可是你知道“富察氏”后来改为什么了吗?“富察氏”便是用了这个取谐音的方法,后来改为“富”,同样使用谐音法改姓氏的还有“瓜尔佳”改为“关”。这下你就明白了关晓彤的“关”的由来了吧!同样的情况还有“墨克勒氏”根据谐音改为“孟”,“都勒氏”根据谐音改为“杜”等等。 二、八旗子弟根据满族姓氏的意义来改汉姓。 刚才我们讲到了,“爱新觉罗”皇族大多改为 “金”以外,还有很多的八旗子弟都通过这样的方式改汉姓。这样又简便又容易理解。 例如“沙拉”是“边角的边”的意思,于是便改汉姓为“边”。我有一个姓“边”的朋友,他就是满族人,但是却不知道自己的满族姓氏,甚至只有家里的老人才知道一家人的满族姓氏是什么了。 这也不难理解,满族人改了汉姓,满族姓氏并不常用,加之与汉族的通婚情况频繁,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汉族与汉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流,少数民族的人们为了生活与工作的方便,逐渐走向主动汉化的道路。而根据满族姓氏的意义来更改汉姓,则有“换汤不换药”之意,能最大程度保留姓氏的文化与内涵。在姓氏的更改中,不仅仅会看到民族文化,还会感受到时代的更迭与风起云涌。 三、其他方式 除以上两种情况以外的更改方式,其他的方式在字音和字义上的规律性都较弱,侧重历史姓氏的作用。 有的八旗子弟使用父祖的名字作为姓氏,这样简便又不会完全失去血缘特色。例如 “西林觉罗氏”改汉姓为“鄂”,“伊尔根觉罗氏”改汉姓为“顾”。或是沿用金代时所冠汉姓。例如:“完颜氏”改汉姓为“王”,“伊喇氏”改汉姓为“刘”“温特赫氏”改汉姓为“温”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改汉姓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人民的团结与社会的和谐。八旗子弟改了汉姓后,散落在全国各地,去问问身边的朋友们,说不定就有八旗子弟的后裔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