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讨论这个话题,很有必要——以此所实现的不止于对地球的理解,更能廓清我们脑海里的一些认知误区与盲区。姿势很重要,我选择破解这一问题的姿势就是从“价值”入手。 凡是能进入交易状态、并且用货币衡量的,我们都可以判断这“东西”有价值。(声明一下:本处讨论仅限于“经济价值”。) 如果在这个角度去看待,当下纷纷扰扰的比特币争议,早就有结论了:比特币是什么可以有不同声音,它是好是坏、有未来还是会崩溃也可以不同判断;唯一无需讨论的就是“比特币有无价值?” 因为:截止当下,全世界“明目张胆”“登记备案”在进行比特币交易的场所数以百千计,参与交易的人群数以千万计;除了普通百姓,也不乏有专业金融机构;除了交易,已衍生出相关的各式生态:矿机买卖、挖矿、媒体、基于BTC的期货、杠杆...... 争论什么?你可以认为这玩意它没有未来、迟早崩盘;你也可以武断这玩意是击鼓传花、庞氏骗局。但,为已存在的事实,让你无法否认它是有价值的——因为它可以用“钱”去衡量、有众多的交易场所可以去买卖。 以此为引子:同理可得——KIVA、EP、PIN码这三组“字母”是不是有价值?也不在于你认不认可,而在于:是否有交易市场的存在?是否可以用货币衡量? 今天这个时代,确实给我们带来太多的挑战:好象到处都有抽象的“字母”在买卖,好象到处都在挑战原有的经验和价值判断。 一个“东西”有没有价值,不要局限于某个主体或机构,而应着眼于两大标准:是否有交易市场、是否用货币衡量。 更宏大的视野是:一切东西的价值,本质上都是“人'赋予的。 因此,从“价值”的角度入手,我们不难发现:地球上流通的这三组商品:KIVA、EP、PIN码,至少在“地球”上、在你我的“坐标系”里是有价值的。这里边,EP、PIN码对标的是现实中的“钱”,专业点说:EP与PIN码有货币属性。所以不存在价格上的起伏,也没有增值贬值的讨论必要。 这里边的KIVA就有意思了:从游戏设置上看,它是地球这个网络游戏必不可少的道具,没有KIVA,开发那么些公寓、工业、金融和教育出来干嘛呢? 开发各种建筑主要目的就是要持有KIVA;拥有KIVA的建筑,才能显示出其”资产“属性:每月的福利与每轮的增值配送都是建立在是否拥有KIVA这个基础上的。 于是,我们就得把KIVA还原成为一种”投资性商品“来讨论了:它为什么会增值?它为什么要配送?我想: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会无缘无故增值的东西吧?反之,但凡增值、必有原因! 比特币,人类有史以来最牛B的投资性商品,牛就牛在它在最短时间曾达到最高的增值幅度:2000万倍,背后的原因呢——需求、看不到尽头的需求! 中国许多城市近十年,房价都走出10倍的增幅,背后的原因呢——需求! 地球上KIVA用了30个月不到时间,从360万的总量到这轮配送后的11.28亿个,增幅300多倍,背后的原因呢——还是需求! 所以,讲到这里,我们粗粗达成如下认知: 1、所有能用货币交易的商品,都有它的价值。这种价值未必要靠”法律“与”政府“来背书,更主要的要观察它是否有所依托的市场。 2、无论是比特币还是KIVA、甚至小朋友玩的”卡片“,在其特定的”圈子',由于共识与信任,于是赋予其对应的价值。哪怕是钻石,从理性层面也就是较硬较漂亮的一种石头而已,但对于陷入“爱河“的男男女女而言,其背后代表着”纯洁无暇、一生终爱”的共识与相信,就值得花大价钱买下了。 3、无论是房子、股票、钻石还是BTC、KIVA,如果会增值,其背后都有共同的原因,那就是需求;如果会持续增值,那就是因为会有持续需求。 请原谅我这么绕来绕去:我要强调的就是这么一个意思——要认知到KIVA是否能增值,请先认知到KIVA是否有价值;要分析KIVA是否有价值及能否增值,请立足于它所处的”具体环境“。 来,和我一起把头抬高一点,我们”俯视“一下地球:当2016年游戏刚上线时,KIVA只是这个游戏的一个道具符号。在没有交易流通之前,它一文不值!类似的是:当中本聪将比特币网络上线时,第一笔50个BTC被”挖“出来后,那时的BTC也是一文不值的! 看不清也看不懂,翻译一下:2010 年5 月18号,第一批参与挖比特币的程序员Laszlo Hanyecz 在论坛BitcoinTalk 上发帖声称:“我可以付一万比特币来购买几个披萨,大概两个大的就够了,这样我可以吃一个然后留一个明天吃。你可以自己做披萨也可以在外面订外卖然后送到我的住址。” 他甚至对自己的口味偏好做了要求:“我喜欢洋葱,胡椒,香肠,蘑菇等,不需要奇怪的鱼肉披萨。” 如他所愿,这1万个BTC,真换来了价值25美金的披萨。 俗称“史上最贵披萨”——按当前价,这两个披萨值6万元*1万=6亿人民币!——别笑这个程序员愚蠢:我们不是和他一样的生物吗?2013年BTC到中国后,你在哪?2016年地球刚开始时,我又在哪最该死的是这句话:早知道,我就。。。。。。 有人说过:什么都不准,马后炮最准!——一言中的,在投资生意的领域里,绝大多数人不都一样吗?有几个先知先觉的呢——我反正不是,但我觉得可以通过虚心的学习、认真的研究和大胆的把握,成为“后知先觉”者。绝对不能沦为“不知不觉”的愚夫蠢妇! 当年,李笑来老师对刚进中国的比特币经过一番“虚心的学习、认真的研究”就大胆预言:此物一出天下反!空掉他所有的股票,全部买入。传说他最高值持有超过10万枚BTC——而我,真正是从2018年5月始,发现才17个月地球就如此高手笔布局'自然界“NAT,也经过一番“虚心的学习、认真的研究”后,现在大胆预言:此物一出,地球前途,不可限量! 当第一波360万KIVA被首批建设者分持,且开始《第1次Kiva交易调控政策》,那时是:2017-01-28。 这时,宣告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发生了:市场形成! KIVA开始有了离开“人定”的初始市场价值,因为开始在玩家与玩家之间流通。就如同我们笑话的那个程序员,他的2个披萨饼贵得有意义:因为这宣告BTC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发生了:市场形成!——离开具体的市场,无法谈论“东西”的价值;或者说,任何“东西”离开它对应的市场,便无“价值”可言。今天我们的地球,已经到了第12-3的交易调控,也就意味着,这个从无到有的市场形成了、发育了。在不知不觉中,一个在世界飘落超过15年的思想终于在地球上扎根且优异地表现出来、一个完全看不到边界的全新领地在有理有据开发拓展、一个让用心用脑用力的建设者可以持续受益的市场在茁壮成长。 对于SMART,我们应该找准角度,结合实际操作去详细解读:游戏的内容,源自于现实——KIVA工程师与建筑是最重要的两大元素,这两大元素对应的就是SMART地球的“经济指标”——这和现实中的城市建设很是相似。 这是40年前的深圳,人丁稀少、建筑也稀少,那时候的深圳根本不能叫做“城市”,连城镇都很勉强,全市GDP仅2亿。 这是现在的深圳,不仅高楼大厦林立、人口超过1250万、GDP高达2.2万亿元,较1979年猛增了1.1万倍! 我们不能坐着时光机重回40年前一年年地看深圳这个城市怎么一点点发展起来的;但我们可以透过SMART地球这款游戏“复盘”同样原理的发展脉络:人和建筑是构成这个城市价值的两大元素,这两大元素的数量、质量和结构决定了这个城市的价值。同理可得:KIVA与建筑的数量质量和结构决定了这个地球的价值,这个地球的价值透过KIVA与建筑得以体现。 如同上讲所提及的,当一开始的SMART地球是人口稀少、建筑也稀少,它的价值很低;经过30个月的开发建设,它的“人口总量'从360万递增至了11.28亿、对应的建筑也从3座递增至了近75万。 推动深圳这座城市发展最核心的要素是什么?有人说是政策、有人说是科技、有人说是资本、有人说是勤奋的劳动。如果让我来说,如上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推手是:市场! 是市场让政策有了落脚点,让科技有了表现机会、让资本和劳动能产生化学反应,最后持续不断地创造财富、持续不断地将这个曾经的边陲小镇演化成国际大都市。 同样的,也是市场这一推手,才使得地球的各项游戏制度与规则有了落脚点、让各种先进的IT技术有了表现机会、让我们这些参与者的资本和努力能形成财富的化学反应。 无论一开始是什么样的动机:当游戏玩一把、当投机赌一下、当“*销”试一试、当新生意投资一番——只要6800进入这个游戏,所有的交易便依次展开:KP要去挂买KIVA、KIVA一增值要去挂卖、一卖便可以去将EP挂卖变现,而RP又得再去开发建筑回购KIVA....... 当KIVA因交易开始流通,对应的EP也开始流通、RP、KP、A-COIN各类相关游戏积分也开始以各种方式流通——流通的结果无外乎是:有人通过A-COIN竞拍到商品了、有人的KP又买到KIVA了、特别是KIVA这个工程师最大的“神通”体现出了:大量的建筑因KIVA的买卖拔地而起;越多的KIVA在流通买卖就意味着越多的建筑将被开发出来;越多的建筑被开发出来,将意味着在SMART地球上,对KIVA的需求越来越旺盛~~ 非常完美的可循环模式,就如深圳的城市建设一样:越多的财富被创造出来,吸引越多人和企业;越多的人和企业,促使着越多的财富被创造出来....... 人口与建筑,比翼双飞、互为条件且互相推动。 假如,深圳还是2条不足2公里水泥路的小镇,如何承载1250万的人口;假如深圳还停留在1979年的2万人口,又怎么能建出如此高楼大厦,或,如此多高楼大厦又有何用? 需求创造新的需求! 同理,今天地球的增值,粗线条去看:也是KIVA与建筑比翼双飞:正是因为有越来越多的建筑开发出来,才会引发KIVA的增值;也正是因为KIVA能增值,才会推动人们去开发越来越多的建筑。两者互为条件、互相推动。 KIVA的配送,则是KIVA增值的必然结果:360万的KIVA因为持续的建筑开发,逐一被“买”走后,如果不配送,价格只好无限度的往上走。从20至50至500......这显然不是个好办法:因为高价的KIVA必然会阻止人们购买的意愿,从而阻止开发建筑的热情;所以,将价格拉低,对应地将数量变多,就成了最优策略。 所以,配送的制度,意义在于:1、解决KIVA价格一路狂飚带来的风险;2、解决市场KIVA供应不求的问题;3、以数量变多的方式,让持有者体现既得利益,且愿意出售多出的部分。 至此,我们关于增值配送可以小结如下: 一、SMART是个模拟现实城市建筑的一款游戏,KIVA与建筑是地球的两大经济指标,其数量、质量与结构直接体现了地球发展的整体价值。 二、KIVA与建筑是互为条件、互相推动的关系。市场交易是游戏的主轴,围绕着交易才能促使流通、促使整个“地球”生机勃勃、循环不息。 三、只要有KIVA的持续有序交易,建筑就会持续不断地开发;只要有建筑持续不断的开发,KIVA就会有生生不息的市场支撑,而有市场的东西肯定就会有价值,会越卖越少的东西肯定就会持续增值。 四、配送是增值表现的最优方案,配送的倍数、周期则主要由KIVA供求状况、地球发展需要等因素决定。 五、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话概括怎么玩好“地球”,那就是齐心协力将KIVA玩成“稀缺品“——只要供不应求,何愁它不增值;只要它一增值,不配送才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