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的心态,要解行相应,要学贵力行

 Pramardane 2019-05-05

  我们整理了学习的心态,要解行相应,要学贵力行,而且我们从最难处下手。今天我们回去了,没有把自己最难克服的找出来,那这一段话叫知识,还是利益不了我们。而且不只不能利益,还会障碍,因为我们觉得我们懂了。没有身体力行,不可能真懂。很多时候我们听经、读经很高兴,那个高兴是可以闻到这些法。可是那个高兴,我们不要误会成我们都明白了,那就不妥当了。每一句都完全落实在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那个才是真明白了。所以有一个误区,就是我们听懂很多道理之后,没有消归自性、对治习气,然后就拿著这些我们懂的道理开始去看别人、去量别人,那傲慢就自己增长了,自己不知道。所以真正是不是走在学习的状况,我们时时要勘验自己,不自欺。假如我们体会对了,不断放下习气,法喜会愈来愈多,对人的慈悲心、感恩心愈来愈自然,自己的心愈来愈清净,就对了。但是我们假如愈学好像愈看到别人的过失,心里愈烦恼,有增无减,哪怕三藏十二部都读过了,那个学习的心境跟方向也是错误的。这个是我们得要看清楚自己,不可以自欺,勘验自己的心态是不是在道中。恭敬增加了、慈悲增加了、真诚增加了、柔软增加了,是因为很多习气放下了,自然流露的心境。

  我们今天大家一起谈到了力行,我们找出《弟子规》哪一句我最难做到,下决心。孔子说,一个人要行仁爱大道,首先要从“先难”,最难的地方来突破自己。当然,每个人是哪一句,不知道,像我是“凡出言,信为先”要先下手。当领导当习惯了,“没问题啊”,你看,每天在打妄语,跟十善业不相应。还有第二条(其实很难的,有好几条),比方说人家劝我们,连思考都不思考,马上就开始解释了。“倘掩饰,增一辜”,真的是习气使然,啪一下就出来了,自己都还没意识过来,这个习性就上来了。从最难的地方开始来做,这个是我们强调学贵力行。再来,我们不自欺,勘验自己的状况。孔子告诉我们,修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样才是修学的态度。知道了、明白了、搞清楚了、理通达了,然后赶紧去力行。但是没有明白的、不知道的,不要装知道,修行不要装个样子,好像修得很好,这个就是自欺了。不知道的,赶快“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这个是对自己的心不能欺骗,要真实面对自己去求学问。

  再来,知过必改,这个也是不自欺。孔子提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孔子感叹。我们在看《论语》的时候,每一次看到孔子的感叹,诸位学长,我们一直谈到至诚感通,当我们打开《论语》的时候,孔子有没有在我们面前?你们怎么无辜的看著我?这个得每个人去感应,谁也帮不上忙。我们看到《论语》的每一句,就好像孔子在我们面前,至圣先师孔老夫子老人家在你面前“唉,唉!”你是什么心情?我们能不能做好,让老人别再叹气了!当我们看到师长说“都没有人真干”,我们的心很惭愧,要挖一个洞钻下去,无地自容。师长不疲不厌教学五十多年,换得的是我们学生都不肯真干,那太对不起老人家了。我们能时时感受到,我们不能糟蹋孔子的学问、糟蹋他的教诲,这个时候我们再来看这一句,就更警惕自己了。孔子讲到,我没有看到能见其过(知过)、内自讼的人,就是懂得看到自己问题、批评自己问题,这个是悔过。知过、悔过,都还没有到改过的程度,能知、能悔,就已经很不简单了。所以人的傲慢,倘掩饰的习气,我们很深,得下大功夫,痛定思痛。

感谢诸位的护持!

师志如己志  传承弟子规

我们一直在努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