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干的世界》第19章 财神正德 第2节 华夏财神一家亲

 比干星空下 2019-05-05

少数派民间传说比干因直言谏诤而惹恼了帝辛,有权而任性的帝辛要剖开比干的胸膛,看叔叔的“七窍玲珑心”长什么样。比干怒视帝辛,自己将心摘下,扔于地上,走出王宫,来到民间,广散财宝。传比干虽然没了心,但他提前吃了姜子牙送给他的灵丹妙药(一说比干的“七窍玲珑心”是心脏长在右胸,或者有两颗心脏),并不曾死去。因为没了心,也就没有贪心贪欲,办事无偏无向,绝对的公道,极受人们信赖,在比干手下做生意,大家伙儿公平交易,互不欺诈,这是比干被奉为“文财神”乃至财神之首的重要原因。

有人倡议提请世界贸易组织设立“比干日”为“公平交易日”,论公平交易、不偏不向,满世界全历史也找不到第二个没心没肺的比干了。因比干心地纯正、率直无私,再加上“财帛无心,有德斯昌”,符合财神的品德资质,于是在比干的“文财神”称号之上,人们又尊奉其为“财神之宗”,亦即最早的也是最高的财神。另传说比干升天后,因为没有心,绝无贪财之欲,玉皇大帝封他为掌管人间财库神,为世间财神之首、第一财神。

比干、范蠡、关羽、赵公明四大华夏财神中,比干、范蠡、关羽是人格化的神灵。比干是中国人最早敬奉的财神、财神之宗,生活的年代最早,殷商末年人,范蠡是春秋时期人,关羽是三国时期人。非现实中人的赵公明是道教的护法神之一,其形象始见于晋朝干宝的《搜神记》,生活年代比关羽还要晚,刚出道时还是专取人性命的冥神之一,到东晋赵公明又以瘟神的形象出现,直到明朝《封神演义》小说里,赵公明才转正当上了武财神,位列正财神第四名。

民间财神塑像和画像中,比干、赵公明、关羽三人往往被画在一起,而头戴官帽,踞于首位,端坐正中位置的就是比干,关公和赵公明分列两旁。范蠡虽然是文财神第二名,知名度却远不及第三名的关羽和第四名的赵公明。这可能与他的身世和经商活动较少讲究公平正义和光明正大有关,也就是言行不一致,他辅佐越王勾践灭掉吴国所采取的手段有些是经不起道德评判的,而中国民间受儒家正统观念熏染几千年,对于那些不择手段的无良商人普遍不看好。

在传承有序的中国民俗财神文化中,财神的职位也分先后、正副。论年代资格,各路财神无一能与比干相提并论。论职官排序,从先秦到明清,朝廷中无一不是文为正,武为副;三公之中,左右丞相在前,太尉在后,即使是同为一品大员,也是文正武从,且武职要比文职低半格。

比干、关羽、赵公明三位毫不相干的人物同殿称神作圣,并不是文财神、武财神的简单拼凑,而是强强组合成一个具有丰厚内涵和开放意义的文化形态——仁、义、财三位一体的道德财神,而“仁”的代表就是比干,关羽代表的是“义”,赵公明的道德地位最低,仅代表“财”。比干和关羽又同时代表着“忠”,而关羽的忠是无条件的愚忠,比干的忠则是在维护国家利益条件下的理性忠诚。

在儒家“愚忠”观念占主流的封建王朝,关羽一代接一代地受到皇帝们的敕封,官越做越大,由“公”、“侯”到“帝”,行市只涨不跌,就差当上皇帝们的干爹了;比干虽也受皇帝国戚们的褒扬,却从未得到皇帝团体的真心推崇,试想,要是比干活着,哪个皇帝受得了自己身边有这么一个二大爷级的老丞相、批判者。比干和关羽两位正财神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差别这么大,主要还在于君王的喜好,所谓“用而不信”,监视居住。

全称“殷太师忠烈公文财神文曲星”的比干是资格最老、名头最大、最为公道的财神,而且是正统、正尊、正宗,堪称华夏财神班的班长。但在民间敬奉财神方面,比干的声望远不及“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赵公明,也不如“三界伏魔大帝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关羽。原因有二,一是比干代表的公平正义在普通老百姓来说太过理想化,凡人皆有私心,“公平正义”于己有利就是好事,于己不利就是坏事,“我”要求别人对“我”公平正义理所应当,别人要求“我”对别人公平正义,那就要思量再三了;二是普通老百姓历来怕恶轻善,这是被历代封建势力霸道强权欺压的潜在性格,抑恶扬善那是圣人、英雄、领头人的事儿,“好人不长命,恶人行千里”,见义勇为的总是极少数人,而且也不能靠这个发财。

普通老百姓在家中供奉财神,文财神和武财神的摆放位置上,就有明显的厚此薄彼:文财神愁眉锁眼地呆在屋内大门的两侧,好像见不得人似的;武财神则正面对着大门,安如泰山,傲然屹立,不但吸财,更可镇宅。比干一介文相,面慈心和,胆小怕事的普通老百姓有敢不敬善神,绝不敢不敬恶神。

胆大的晋商对财神的崇拜原则是来者不拒,有多少财神都照单全收,然后加以改造。晋商走南闯北,聚财于五湖四海,见多识广的他们深谙各地信奉的财神秉性不一,要在全国各地经商发财,就要供奉各路财神,把这些人不人鬼不鬼的非主流财神爷迎进自家门里,一股脑供奉起来,以求得到各方财神爷的庇佑,“世守其业”,主要指望的还是量大,所谓“苍蝇也是肉”,在批量财神的基础上,晋商率先开起了银号(票号、钱庄),这就等于自己也当上了财神,所以后世商人也都把银行家当作“财神爷”。

晋商把比干、赵公明、关羽三位主财神分龛并坐,文财神比干供奉在正中,武财正神赵公明的名气虽大,出身不佳,武财副神关羽是乡党,多少要额外照顾一下。关羽本应是晋商“以义取利,诚信天下”的形象代言人,只可惜这位武财神老乡兼职太多,忙不过来,基础官职相对较低,距理想人选差距不小,晋商便固定了三位财神同奉一庙的规制:比干第一、赵公明第二、关羽第三。晋商眼里的比干是皇家血统,文静慈祥,无心无私,德财兼备,由他主持财富大权,奉者得财,机会均等,个个服气,人人放心,尊比干为主财神是众望所归。从晋商的套路出发,生意做得比较大的商人历来跟官家有着“打掉门牙和血吞”的合作关系,这就是传说中的“红顶商人”。

文财神副职范蠡

陶朱公范蠡是主财神序列的文财神副职。范蠡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国际政治家、思想家和谋略家,也是一位生财有道却又情非得已的大商家,是吴越名媛西施小姐的蓝颜知己,两人历经干戈遭逢才得在一起,余生未婚同居,无子嗣。

范蠡,字少伯,天资聪颖,少时有独虑之明。入仕后被越王勾践拜为大夫。越国兵败于吴国,范蠡与越王一同去侍候春秋吴王夫差。回国后,范蠡辅佐越王勾践富国强兵,打败了吴国。灭吴之后,越国君臣设宴庆功,群臣皆乐,唯独勾践面无喜色。范蠡见微知著,立识大端:越王为争国土,不惜群臣之死,而今得愿所偿,便不想归功于臣下,这是要大杀功臣的节奏啊。善于未雨绸缪明哲保身的范蠡毅然向越王辞官隐退,带领家属随从,架扁舟,泛东海,移民到了齐国。

范蠡父子在齐国海边耕种土地,勤奋治产,没多久便积累家产数十万金。本届齐王仰慕范老板的贤名,高薪聘请他当了丞相。又没多久,“商而优则仕呃”范蠡觉得“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致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便归还了相印,赶在齐王对他进行整治清算以前,将可能给自己带来灾难的钱财尽分给了朋友和乡邻,只带上随身贵重物品,暗自离开齐都,偷偷跑到陶地,居住下来,自称陶朱公。“陶”,指陶地,或说隐语“逃”;“朱”,寓意“珠”,一说为富翁的象征,或曾做过高官;“公”,一说是对尊长,平辈的敬称,或曾做过公爵。

生存和适应能力极强的范蠡在陶地靠种地、养牲畜、做生意,又积累了数万家财,成为陶地的首富,后又分财于百姓,天下人都赞美陶朱公,拜其为财神。

陶朱公的经营智慧为民间所敬仰,有些不知名的业余作者写经营致富术便每每假托陶朱公之名,以此致富,如《经商十八忌》:生意要勤快,切忌懒惰;价格要定明,切忌含糊;用度要节俭,切忌奢华;赊账要认人,切忌滥出;货物要面验,切忌滥入;出入要谨慎,切忌潦草;用人要方正,切忌歪邪;优劣要细分,切忌混淆;货物要修整,切忌散漫;期限要约定,切忌马虎;买卖要适时,切忌拖误;钱财要明慎,切忌糊涂;临事要尽责,切忌妄托;账目要稽查,切忌懒怠;接纳要谦和,切忌暴躁;立心要安静,切忌粗糙;说话要规矩,切忌浮躁。

五路财神及利市仙官

这些都是负责招财进宝具体业务的偏财神。在《封神演义》中,五路财神指的是赵公元帅、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和利市仙官姚少司。另有说“五路神”指路头、行神等杂牌军。五路神生来就是以财神的面目出现,即五祀门行中之神,出门五路皆得财的意思;这里的“五路”是指东西南北中五方,意为出门有五路神保佑可以得好运,发大财。五路财神都是吉祥神,也是民间吉庆年画中常见的形象。

每年正月初五是五路财神的非官方诞辰。性急的商家初四晚上就举行迎神仪式,准备好丰盛的果品、糕点及猪头等祭祀用品,请财神们下来喝酒吃肉。祭祀者手持香烛,分别到东南西北中五方财神堂接财神。五位财神接齐后,商家们就挂起财神纸马,重燃香烛,虔诚跪拜,拜罢,将财神纸马焚化。初五凌晨,商家们抢先打开大门,敲锣打鼓,燃放鞭炮,向财神公开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聚在一起吃“路头酒”,直吃到天亮开门营业,据说可保一年“生意兴隆,财源茂盛”。

在民间所供财神中,赵公元帅、赐福天官等财神的身边总要搭配利市仙官一枚,也是五路神之一,后者属于“陪太子读书”的偏财神,地位低微但很稳固,不用担心失业的危险。《封神演义》记载:利市仙官本名姚少司,是大财神赵公明的徒弟,后被姜子牙封为迎祥纳福之神。多见于南方俗语的“利市”包含三重含义:一是指做买卖时得到的利润;二是指吉利和运气;三是指喜庆或节日的喜钱如压岁钱等。

刘海

又名刘海蟾,是一位撒钱济贫的准财神,常年兼职。该财神是五代时人,籍贯燕山(今北京),曾考入辽朝进士,累官升为丞相,辅佐燕主刘宗光发家致富。据传此公素习黄老之学,后解去相印,改名刘玄英,道号“海蟾子”,拜吕洞宾为师,得道成仙,云游于终南山、太华山之间,优哉游哉。元朝时期,世祖忽必烈封其为“海蟾明悟弘道真君”,武宗皇帝加封“海蟾明悟弘道纯佑帝君”。刘海原是一个视钱财如敝履的道士,成为财神碰巧源于他的道号——海蟾子。蟾,即蟾蜍,分泌物有剧毒,被列为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之一;蟾蜍的分泌物蟾酥有强心、镇痛、止血等作用,当时人们把蟾蜍当成了避五病、镇凶邪、助长生、主富贵的吉祥物,意寓专治想发财想得发疯之症。刘海以“蟾”为道号而闻名,又以“刘海戏金蟾”的传说被抬上了财神的宝座。刘海戏金蟾多见于民间年画、剪纸和戏曲,这些作品中,刘海是手舞足蹈、喜笑颜开的老顽童形象,头发蓬松,额前垂发,手舞钱串,一只三足大金蟾叼着钱串的另一端,作跳跃状,充满了喜庆、吉祥的财气。刘海所戏金蟾并非一般蟾蜍,而是三足大金蟾,举世罕见。金蟾被看作是一种灵物,古人认为得之可以致富。这是刘海被塑造成财神的主要依据。

王亥(华商始祖)

王亥,子姓,又名振,夏朝时期商丘人,商族,是商国的第七任君主,据说也是天下王姓的始祖。王亥首开华夏商业贸易的先河,后人把从事贸易活动的商部落人称为“商人”,把用于交换的物品叫“商品”,把商人从事的职业叫“商业”,人们尊称王亥为“华商始祖”、“中斌财神”。王亥也是帝辛、比干、箕子、微子等人的先祖之一。

端木赐(子贡)

端木赐,复姓端木,字子贡,华夏族,春秋末年卫国人。该生为孔子的得意门生,后被授予“受业身通”的首席大弟子,帮过孔子老师不少钱财,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子贡在“孔门十哲”中以口才闻名,能言善辩,是个全能型人才,综合素质最高,曾任鲁国、卫国的相国,发财做官两不误,是儒家子弟羡慕嫉妒恨的对象。该生天性适合经商,做官之余常年贩卖各种货物于曹国、鲁国两国之间,富致千金,经商有道,钱多人不傻,是孔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贤徒”中的首富。今说“端木遗风”指子贡遗留下来的诚信经商风气,该生由此成为中国民间信奉的财神之一,也是历史上第一位勇敢站出来为帝辛翻案的孔子儒家门下弟子,留有金句“故君子恶居下流,而天下之恶皆归焉。”

李诡祖

李诡祖是中国民间信仰的一位准财神,也是广受欢迎的文武双全偏财神,其绘像常与“福”、“禄”、“寿”三星和喜神并列,合称“福禄寿财喜”。

李诡祖的职场形象通常为:头戴朝冠,白脸长须,锦衣玉带,身穿红袍,面带笑容;左手执“如意”,右手执“聚宝盆”,上写“招财进宝”四字;他的身后还有两个童子为他打着日月障扇;左青龙,右白虎,口吐孔钱和元宝,寓意神通广大,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银财宝,也被称为“增福财神”、“增福相公”、“增福财神”、“福善平施公”,当属于民间破格提拔。传李诡祖生于农历九月十七,死于农历七月二十二。北魏孝文帝时任曲梁(今河北曲周)县令,清廉爱民,去世后立祠祭祀。唐明宗天成元年(公元926年)被赐封“神君增福相公”,元世祖赐封“福善平施公”。今河北曲周有祭祀李诡祖的“增福庙”和李相公墓。

管仲

管仲,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颍上(今安徽颍上县)人,周穆王的后代,古代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齐僖公三十三年,管仲辅助公子纠,公子纠登基为齐桓公,元年,管仲任齐相。管仲在齐相任内大兴改革,即“管仲改革”,富国强兵。齐桓公四十一年,管仲病逝。

有野史学家考证管仲是娼妓业的鼻祖,此说未经权威人士认可,仅供坊间茶余饭后闲扯。据传一些娱乐场所和娱乐大咖们私底下都供奉管仲,似有不打自招之意。这一难以对外公开的身份使得管仲的形象大打折扣。

白圭

白圭,名丹,字圭,战国时期的洛阳商人。拜师于比干后裔鬼谷子门下。相传鬼谷子偶得“金书”,把自己总结的“将欲取之必先与之”、“世无可抵则深隐以待时”等独家致富之道传给白圭。得鬼谷子真传的白圭曾在魏国做官,后到齐国、秦国,亦官亦商,擅长钱权交易,是小有名气的商业谋略家和投资理财家,传为银行业前身钱庄和票号的鼻祖,《汉书》又称他是经营贸易发展工商的鼻祖,即“天下言治生者祖”,简称“商祖”。知识渊博的白圭还善于修筑堤坝,兴修水利,自诩治水本领高过大禹,时人却很少点赞。他主张减轻田税,征收产物的二十分之一,并提出贸易致富的理论和农业经济循环说,算得上半个经济学家。白圭是各路偏财神中理论水平较高的一位,搁现在光靠著书立说到处演讲就能挣个盆满钵满,用不着起早贪黑做买卖了。

沈万三

沈万三(有说生于公元1296年,另有两说生于公元1330年或1328年,卒于公元1394年),本名沈富,字仲荣,俗称万三,“一般一般,世界第三”,又称万三秀,擅长商场作秀,促销高手,作为巨富的别号,民间有传其人是今“双十一(光棍节)”的最早发明者。浙商的杰出代表沈万三是吴兴南浔(今属浙江湖州)人,元至顺间随父沈佑迁居平江路长洲县东蔡村(今江苏昆山周庄东垞)。

沈万三发迹以前也曾横造前辈的白眼,上无片砖只瓦,下无立锥之地,有钱以后率领子弟自己盖房子,“广辟田宅,富累金玉,又能推恩以周急难,乡人以长者呼之。”史传他还在太湖湖畔建立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商学院,专门招收年收入三千万贯以上的富家子弟,积攒人脉,后又通过开展海外贸易把自己财富投资到海外,再流回国内,从而成为“资巨万万,田产遍于天下”的江南第一豪富。今天的周庄“以村落而辟为镇”,村民集体致富,据说都是学的沈万三那一套。不过也有传说沈万三本人没啥本事,全靠祖传的一只聚宝盆发家,待考。

韩信

此人大名鼎鼎,功过不一。史载赌博业(博彩业)的鼻祖韩信在汉朝生活工作期间发明了许多赌博用具,供军中士兵玩乐,把刚刚发给士兵的军饷嬴回来,然后再发给士兵,以此巧妙地获得军中士兵的衷心拥戴,从未拖欠过军饷,口碑甚佳。他在这方面的天才与他的指挥天才无人能及,被一些赌徒供奉,希望保佑他们赌运亨通,后扩展到具有赌徒心理的一般民众,也被称为“偏财神”,后世的“对赌协议”传说就是出自韩信的模板。

此外,钟离权、吕洞宾也被奉为财神,传两人有点石成金的法术,可使人富裕。此二人一称“寒山”,一称“拾得”,合称“和合二圣”、“和合二仙”,均为唐太宗时期的高僧,相传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化身,两人情感融洽,象征和睦、“和气生财”。

限于篇幅,其他一些地方性、行业性财神和外籍财神在此不作罗列介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