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手绘】4、四种降雨类型

 恶猪王520 2019-05-05

  降水 

降水是指大气中的水汽以液态水或固态水的形式从空中降落到地面的现象,是自然界所发生的的雨、雪、露、霜、雹等现象的统称,其中降雨和降雪是其主要形式,表述降水特征的指标有多种,常见的有以下几个:

1.降水量

2.降水历时和降水时间

3.降水强度

4.降水面积

 影响降水的因素 

1、地理位置:

通过太阳辐射纬度差异和大气水汽含量经度差异而对降水产生影响,其基本规律是降水量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自沿海向内陆递减。

低纬度地区气温高,蒸发量大,空气中水汽含量多,降水也多。

沿海地区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多,降水充沛,越往内陆降水量越小。

(我国降水量空间差异: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地形

主要通过气流抬升作用和屏障作用对降水强度和时空分布产生影响。地形对气流的强迫抬升可增加降水量,增加程度取决于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

一般来说,地形坡度越陡,对气流的抬升作用越强烈,高大的山脉对气流的阻挡作用会使得气流停滞在山前,增加降水量(地形迎风坡)。

山脉缺口和海峡是气流的通道,在此气流运动速度加快,水汽难以停留,降雨机会减少。

如贺兰山和阴山之间的缺口所在地鄂尔多斯和陕北高原的降水量相对较少。

3、气旋和台风路径

青藏高原使西风环流被阻形成南北两只,在我国的西南部容易产生波动,导致气旋向东移动,春夏之间进入江淮平原入海,形成梅雨;七八月份锋面雨北移,华北东北地区降水量增加。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秋季常有台风入境,带来大量的降水。

4、森林

一方面森林可以截留降水,使得林下降水量减少。另外一方面对降水量有着复杂的影响,森林对降水量的影响肯定存在,至于影响的性质和程度,目前无具体定论。

5、水体

陆地上的江河、湖泊、水库等水域对降水量的影响总的来说是减少降水量,这种影响存在季节差异。大型水体上空的气流因阻力小而运动速度加快,对流作用减弱,从而减小了降水的几率。但是,在水体周边的迎风坡地带,因风速减少、气流上升运动增强而形成的增加降水量现象明显。

6、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对降水的影响一般都是通过改变下垫面条件而间接形成的,影响降水量具有不确定性。例如,植树造林或大规模的砍伐森林、修建水库、灌溉农区、围湖造田、疏干沼泽等,有的可增加降水量,有的可减少降水量。

 降雨的四种类型

1、地形雨

潮湿气流受到山地阻挡,被迫沿迎风坡上升,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汽凝结而降水,称为地形雨。气流越过山顶,沿背风坡向下流动,则形成增温、干燥等现象,称为焚风效应。

2、锋面雨(以我国锋面雨为例)

锋面活动时,暖湿空气中上升冷却凝结而引起的降水现象,称锋面雨。

3、对流雨

是大气对流运动引起的降水(冷暖气流呈上下对流运动而成云致雨),多发生在赤道地区和热带,亚热带或温带的夏季午后。

4、台风雨

台风活动(热带气旋)带来的降水现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