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望经典 I 常卫平绘画语言的探索

 幽莲生梦 2019-05-05

文:金田(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油画学会主任,江苏省美术馆副馆长)


对绘画形式语言的探究是每个画家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常卫平也不例外。

近几年的绘画领域呈现出的现象之一,是创作媒介的应用渐渐跨越了绘画种类的传统身份界定,走向融合化和纵深化。这种画种和媒介的非对应关系引起了常卫平的思考,也引导他开启绘画形式语言的另类探索。在数次不厌其烦的实验性创作后,他初步建立了属于自己独有的形式语言系统,并表达在他近期的作品之中。

回望经典 I 常卫平绘画语言的探索

《山间有片云》 190*190cm 布面综合 2015

一是运用西方传统绘画技法,对中国传统山水进行再表达。坦培拉与中国宋画,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却在艺术表达上有其连通性。坦培拉的多层性如同工笔画中的层层罩染,可流淌性也契合了中国水墨画的神韵,特有的透明效果也让画面有了别致的呈现。常卫平采用油画的坦培拉传统技法,表达的却是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图式 和语境。他的《山间有片云》、《山水一方》等系列作品,一眼望去,貌似宋代米家山水的复活呈现,更是东西方两种传统文化在绘画中的有机结合,从外在的画面形式语言,到内在的精神内涵传达,都呈现出画家的大胆探索与全新尝试。

回望经典 I 常卫平绘画语言的探索

《重物系列之墨境》 190*190cm 布面综合 2014

二是在西方绘画载体上呈现中国画传统元素。宣纸、水墨、岩彩,是中国传统绘画常用的材质,但没有人限定它们只能成为一张中国画或是中国书法的用材。当中国画的纸本水墨、岩彩等元素在西画语境下被再造时,中西方绘画的壁垒被打破。他的《重物系列之墨境》、《寻源·黄宾虹》等作品,在布面这种西画的载体上,中国画元素强势呈现,时空维度被打碎重塑, 一种崭新的绘画风貌得以确立。可以说,常卫平的探索是成功的,这种不拘一格的表现方式,正是画家内心深处的中国情结在西方绘画载体上的诉求与表达,从中可以见出画家融汇中西的不懈努力。

回望经典 I 常卫平绘画语言的探索

《山水一方——家园》 190*190cm 布面综合 (2018年江苏省艺术基金项目)

常卫平的绘画也许不再需要严谨的界定,他的作品,无论是对 “ 宋画 ” 的再解读,还是对东西方绘画材料与技法的综合运用,都体现出他以中国古典的文人精神,对当代社会做出的诗意表达,这既是对自身绘画语言的突破,也是对历史和传统的致意,更带有画家本人的一点点执拗,执着于更新锐,更当代 !

回望经典 I 常卫平绘画语言的探索

《山水一方——云》 98cm x180cm 布面综合 2015

回望经典 I 常卫平绘画语言的探索

《山水一方——微茫》 98cm x180cm 布面综合 2016

回望经典 I 常卫平绘画语言的探索

《山水一方——莲花含秋》 80cm x120cm 布面综合 2017

回望经典 I 常卫平绘画语言的探索

《境——01》 130cm x130cm 布面综合 2018

回望经典 I 常卫平绘画语言的探索

《境——02》 80cm x80cm 布面综合 201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