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经里的植物 | 荠菜

 大遗产 2022-12-08 发布于北京

「天生此物,为山居赐。」荠菜,人们当今更熟悉的吃法是荠菜饺子。古人却能将这野菜吃出一番别趣。陆游在残雪初消的日子,烹荠菜羹,懒散时,就将在园子里随手拔的荠菜投入瓦钵,加上桂皮、生姜,就可烹煮美味的速食汤。不过,曾经随处可得的野菜,如今却也不太好找了。想要效仿陆放翁的风雅,趁这春日,先去山间找寻荠菜的踪迹吧。

/ 谁谓荼苦  其甘如荠 /

公元前11世纪,武王姬发灭商立周。为了安置殷商遗民,周武王封商纣王之子武庚于殷商故地,管理殷人的祭祀。同时,为防止殷商遗民叛乱,又将商王畿地区分为邶、鄘、卫三国,设三监治理,以监督武庚。

三监分别为武王的同胞兄弟,即:霍叔封于邶(bèi),蔡叔封于鄘(yōng),管叔封于卫。不久周武王去世,其子周成王继位,因周成王年幼,由周公旦摄政。这引起了管叔、蔡叔等人的不满,就散布周公旦欲篡位的谣言,还串通了武庚起兵叛周,史称“三监之乱”。

周公旦奉王命东征,讨伐叛军。经过三年战争,相继削平了参与叛乱的东方小国和诸侯。最终诛杀武庚、管叔,放蔡叔,贬霍叔。邶城和殷都变成了废墟,邶国仅历一代而终,成为周初封国中享国最短的方国。

邶国的历史虽然短暂,但邶国的风土民情却得以收录于《诗经·国风·邶风》中。在历经三千年时光后,尚有十九首古老又荡人心弦的邶国诗篇,幸运地流传至今。《谷风》便是其中的一篇。

“习习谷风,以阴为雨,黾(mǐn)勉同心,不宜有恕。采葑采菲,无以下体? 德音莫违,以尔同死。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谁谓荼苦? 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这是一首弃妇诗,关注了一个社会问题:自古以来,因家庭境遇变化或丈夫用情不专而遗弃发妻之事屡见不鲜。

《邶风·谷风》所讲述的故事,令人扼腕:

“德音莫违,及尔同死。”生死相依的誓言犹在耳畔,彼时的假意或真心还来不及分辨,这份感情就已经走到了尽头。她的脚步滞涩,无论如何也不能相信这种荒诞的事情就发生在自己身上。

“你能最后送我一次吗?”她祈求道。想着,不用太远,只是送出一段路也好。

他不耐烦应着,可脚步走到门口就停了下来。

是啊,他还有重要的事。今天是丈夫娶新妇的日子,也是自己被赶出家门的日子。她回望自己曾经的家,现在,他们二人应该正沉浸在新婚的喜悦中吧。宴尔新婚,如胶似漆,就如曾经的自己与他。不同的是,那时的他还那么穷苦,如今这个家,在她的操持下,已经过上了不错的生活。他们享用着自己留下的积蓄,可以度过物产匮乏的漫长冬季,而自己却一无所有了。她想起自己离开前说:你们不要去我捕鱼的鱼堤那里,也不准碰我编织的鱼篓。现在看来是多么可笑。自己都到这个地步了,又如何能够左右离开后的事呢?

她内心苦涩,回想从前的生活,虽然艰辛,却也毫无怨言。但如今被丈夫抛弃,“谁谓荼苦?其甘如荠”。相对于心中的苦痛来说,荼的味道可说是和荠菜一样甘美了。荠菜竟是在这样的背景里,悄然出场。

如今那春野的点点繁花,又承载着多少人天真的童年和对乡土的眷恋呢?当我们循着那茎叶嫩绿、碎花如雪的身影追溯,直到走近了《诗经》,品读至“谁谓荼苦? 其甘如荠。”才发现,原来这细叶碎花的荠菜,三千年前,就已是如此地鲜美宜人、质朴可爱。

植物小贴士

荠菜,十字花科荠属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50厘米。茎直立,叶基生及茎生。基生叶丛生呈莲座状,茎生叶互生,窄披针形或披针形。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萼片绿色,4枚。花瓣白色,4枚,呈卵形。短角果,倒三角形,顶端微凹。


荠菜因丛生繁茂如济济一堂而得名。产于我国各地,生长在山坡、田边及路旁,偶有栽培。全世界温带地区也有广泛分布。全草可入药,茎叶作蔬菜食用,种子含油,供制油漆及肥皂用。


荠菜为何至今还是野菜?


野菜不适合被驯化成为栽培蔬菜,一般有以下几种特征:一是植株矮小,没有栽培价值;一是,对环境要求较高,分布地域受限制,不适合普及栽培。再就是植株有毒,不适合食用。荠菜就因为植株过小,广泛分布,栽培价值较低。如今荠菜虽有少量人工栽培,但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栽培蔬菜。

/ 三月三日  头戴荠花 /

荠菜每于立春前后,应时而生。早春时节,柔嫩的花莛从叶丛中抽出,点点小花似碎琼乱玉。待到春末,济济而生,众多成群,纤细高挑的花序随风摇曳,三角状的蒴果也已悄然长成。

农历的三月初三,曾是我国古代重要的传统节日——上巳节。古时在这一天,人们要举行重要的仪式,用来消灾辟邪,祈求吉祥平安。而近古以来,随着风俗的演变,荠菜逐渐承担了香薰草的部分功能,于是在民间兴起了戴荠菜花,吃荠菜花的节事习俗。

在宋朝,男女老少有在三月三戴荠菜花的风俗。有民谚说,春季戴上清丽的荠菜花,可以掩尽桃李的艳俗,这颇符合宋人的审美意趣。明代文学家田汝成所著《西湖游览志》中记载:“三月三,男女皆戴荠菜花。俗谚:三春戴荠花,桃李羞繁华。”到了清代,苏州文士顾禄的著作《清嘉录》有云:“荠菜花俗称野菜花,三日人家以置灶陉上,以厌虫蚁,侵晨村童叫卖不绝,或妇女簪髻上以助明目,俗称眼亮花。”记录了清朝时期,民间还有将荠菜花置于灶头边,用来防虫驱蚁的习俗。村童们清晨叫卖荠菜花,妇女们将荠菜花插头上明目,这古朴的民俗如今看来也饶有意趣。

于是,在民间逐渐就有了尊崇荠菜的信仰。百姓认为,春季应时食用荠菜,可以达到驱邪防虫、明目强身的功效,并暗含求欢祈孕之意。由此,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皆喜食荠菜。甚至在江南地区,还有农历三月三为荠菜生日的说法。而在南京等江南地区,至今还流行着“三月三,荠菜花煮鸡蛋”的习俗。

荠菜先春萌发,是最早返青的报春野菜之一。晋代文学家夏侯湛嗜食荠菜,他曾作《荠赋》赞美荠菜不惧霜寒的精神:“见芳荠之时生,被畦畴而独繁;钻重冰而挺茂,蒙严霜以发鲜……齐精气于款冬,均贞固乎松竹。” 还将破凌而出的荠菜与坚韧挺拔的松竹并列,以赞美荠菜顽强向上的品节。齐人卞伯玉也对荠菜的耐寒品质大加赞赏:“终风扫于暮节,霜露交于杪秋。有萋萋之绿荠,方滋繁于中丘。”

因荠菜遍布山野,又坚韧耐寒,故而被用来言志。

据《明皇杂录》记载,唐肃宗上元元年,宦官高力士为保护禅位的唐玄宗而被当权宦官李辅国所恶,被诬流放,在途经夜郎南边的巫州时,他看到漫山遍野无人采撷的荠菜,不由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写《感巫州荠菜》以自喻:“两京做斤卖,五溪无人采。夷夏虽有殊,气味都不改。”高力士累有功勋曾权倾朝野,而流放后却无人理睬。即便如此,他的忠心也如荠菜那样气味不改,时时心系玄宗和大唐。然时隔两年后,高力士遇赦回归。行至郎州时,得知太上皇玄宗驾崩,他悲痛欲绝,面朝北哀恸呕血而卒,终年七十三岁,被后世誉为“千古贤宦第一人。”除托物言志外,这首诗也表明:荠菜在唐代贫富皆吃,且在当时中原地区集市已有售卖

在所有的咏荠诗中,流传最广堪称代表的,当推南宋词人辛弃疾的《鹧鸪天·代人赋》。词中写到:“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主张北伐金兵收复故土的词人,被南宋当权的宵小之徒所不容,被贬黜离京赋闲山村。此词虽写代人赋,却深藏了词人的心志。京城的权贵宵小不过是城中桃李,虽然明艳亮丽,却惧风雨摧残。而志存高远的君子,正如同野外溪边的荠菜花,不畏寒风冷雨。即使闲居山野,也不能改变他的心志初衷。

/ 天然之珍  味外之美 /

从《诗经》中的“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可知荠菜的食用历史十分久远。先民们早已知道荠菜的甘甜味美了,于是吃荠菜的习惯也沿袭至今。民间也流传着“宁吃荠菜鲜,不吃白菜馅”的俗语。

如若细数春天的盘中餐,那准少不了荠菜的身影。每年新春食荠菜春卷,已成为多数地区的饮食风俗。春卷是由古代立春之日食用春盘的习俗演变而成,它始于晋代,初名“五辛盘”。唐宋时期,立春之日就有了食春饼与生菜之俗。饼与生菜以盘装之,即称为“春盘”。人们会带着“春盘”,到郊外去野游并进野餐,称之为“探春之宴”。还将“春盘”作为礼品互相馈赠,以祝贺辞旧迎新。“春日春盘细生菜”、“盘装荠菜迎春饼”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

北宋文学家苏轼非常喜爱荠菜,他赞美荠菜“虽不甘于五味,而有味外之美”,并美其名曰“天然之珍”。在贬官外放时,苏轼就喜用荠菜、萝卜和粳米做羹食用。他还发明了一种荠菜和米煮的粥,称作“东坡羹”。他的咏荠名句:“时绕麦田求野荠”,形象地描绘了人们绕着麦田采集荠菜的生动情景。

南宋诗人陆游也爱食荠菜,并将荠菜吃得极为雅致。在他的《剑南诗稿》中就有不少食荠、赞荠的诗句:“残雪初消荠满园,糁羹珍美胜羔豚”、“手烹墙阴荠,美若乳下豚。”他称赞荠菜做羹和粥,味道比香嫩的烤乳猪更绝妙。

他还发明了一种凉拌荠菜的方法:“小著盐醯和滋味,微加姜桂助精神。”“日日思归饱蕨薇,春来荠美忽忘归”,也足见陆游对荠菜的喜爱程度。值得一提的是,他还亲自烹制了“东坡羹”,吃罢写下了这样的咏荠佳句:“荠糁芳甘妙绝伦,啜来恍若在峨岷。莼羹下豉知难敌,牛乳抨酥亦未珍。”可见陆游对荠菜的喜爱之情,较苏轼有过之而无不及。

又是一年芳草绿,不妨迎着和煦的春风,沐浴着明媚的阳光,品味着诗词的美妙。与家人一起去野外踏青,采挖大自然的馈赠,品尝这属于春天的荠菜香。

本文选自《中华遗产》2017年03期

撰文/王晓申 

插画/佼佼

编辑/w.h.y.

扫码解锁更多“诗经里的植物”↓

有历史、有文化、有趣味,很想要你关注我

(* ̄∇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