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邦和朱元璋大量铲除功臣的真正原因

 鲸鱼ws9yb1mf0f 2019-05-05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亨”始见于《史记·越王句践世家第十一》。主要讲述的是:范蠡和文种帮助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灭掉吴国以后,范蠡了解越王勾践的为人,便离开越王勾践跑到齐国去了。由于文种是范蠡请来帮助越王勾践的,于是他便向文种写信说了这些话。文种没有听取范蠡的建议,被越王赐剑自杀了。

null

历史上,在功成名就后,君主杀掉功臣的事件太多了。如商鞅、李牧、伍子胥、白起等等。诛杀功臣的君主以开国皇帝居多。众多开国皇帝只铲除个别功劳非常大的臣子,大量诛杀功臣的只有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

null

刘邦在赢得楚汉相争建立汉朝后,因部下功勋卓著封了7个异姓王。他们分别是:楚王韩信、梁王彭越、燕王臧荼、赵王张耳、长沙王吴芮、韩王信,淮南王英布。他们当中除了封地最小、实力最弱的长沙王吴芮,其余的结局都不太好,包括后来接替燕王臧荼的卢绾。臧荼、韩信、彭越、英布被杀,张耳早年间病逝,他儿子张敖继任赵王,后来被剥夺封地,贬为侯爵,卢绾、韩王信被逼逃亡匈奴。

null

朱元璋屠杀功臣几乎到了惨绝人寰的地步,光是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就被屠杀了四五万人。他设置锦衣卫,暗中监视各大功臣。朱元璋的众多开国功臣中除了汤和得以善终(常遇春病死),其余皆被朱元璋屠戮殆尽。导致朱元璋执政晚期,官员们每天上朝之前都跟家人诀别。

纵然在历史上有很多残害功臣的君主,而大量残杀功臣的开国皇帝也只有这两位。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来看看这两位能力非凡的皇帝身上的共同点,就不难找出答案。

null

一、他们都是从社会最底层崛起

众所周知,刘邦生于沛县一农民家庭。年轻时不喜欢下地劳作,经常被父亲训斥。到张耳门下当过一段时间门客后,回乡做了沛县的泗水亭长。

而朱元璋就更惨,从小就给人放牛。后来家乡闹瘟疫,父母在半月之内离世。走投无路只得去当和尚,后来当地闹饥荒和尚也当不下去了,只得去乞讨。

null

二、继承人都很仁慈宽厚

刘邦的太子刘盈为人仁弱,刘邦认为他不像自己,多次有另立太子的打算。然而迫于群臣的压力和吕后的谋划,才保住了刘盈的太子之位。

朱元璋的太子朱标从小学习儒家经典,性格仁慈宽厚,深得朱元璋的喜爱。怎奈朱标先于朱元章而死,朱元璋只得立朱标嫡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而朱允炆性情温文尔雅,以宽厚著称,有乃父之风。

null

正是由于他们都是从社会最底层崛起,才能体现出他们创业的过程是多么的艰难。越是来之不易的东西越害怕失去,于是他们在当上皇帝后就大开杀戒,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再者他们的继承人都很仁弱,而他们的开国功臣个个都很强势,不然怎么会在这惶惶乱世为自己建功立业。自己在世还能镇住这些功臣,而一旦自己撒手西去,以太子仁弱的性格,皇位必定会被人取而代之。扶苏就是一个很直白的例子,由于自己的仁厚,在拥有兵权的情况下被赵高、胡亥篡得皇位,使得大秦二世而亡。所以他们必须趁自己在位期间铲除这些强势的功臣,为太子继位铺平道路。

参考资料:《史记》《汉书·惠帝纪第二》《明史》《明太祖实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