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正了解瘀血吗所谓瘀血,一是指血液运行不畅甚至有所停积;二是指血的有形成分发生了改变且运行不畅,俗称“污血”;三是脉络损伤而致的血行郁滞; 四是指肌膀或皮下滞留的离经之血。心天教育多年研究在正常生理条件下血是循环于脉管中富有营养的赤色液体,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 物质。血的生成首先来源于水谷精微。《灵枢·决气》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中焦,即脾胃。脾胃接受水谷,经腐熟、消化,摄 取其中的精微而化生为血液,在此过程中肺也参与了血的化生,正如《灵枢·营卫生会》所述。中焦,……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由此可知,五 脏的生血功能可概括为“气能生血”反之便可出现化生不足。其次精也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肾藏精,肾精化生血,主要是通过骨髓和肝的作用, 肾生髓,髓充于骨而化为血,肾精输于肝而化为血,如《张氏医通》曰“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这种肝肾与生血的关系,中医常概括为“精 血同源”。故血的生成有赖于五脏正常的生理功能。同样血的运行也有赖心肺肝脾的正常功能,心主血脉是血行的动力,肺主一身之气而朝百脉,脾 主统血,肝主藏血,这些功能皆可归于气的功能,即气能行血,气能摄血。即《直指附遗方》所谓“气为血帅也,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气温则 血滑,气寒则血凝,气有一息之不运,则血有一息之不行”。故气的运行受阻,血也可由之而瘀。再者血的生成和运行与津液也有密切的关系。津液 的生成也来源于水谷精微,津液经孙络渗入血脉而为血的基本物质,故有“津血同源”之说,故津耗则血少。此外血液循环于脉中,《素问·脉要精 微论》曰“夫脉者,血之府也”。《灵枢·决气》曰“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故血液的正常运行与脉道的畅通、完整密切相关,脉道受损 则离经之血溢于脉外而成瘀血。总之,血液的正常运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若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引起血行缓慢,血流阻滞,血液停积于脏腑 经络,或离经之血停积于内而未能及时消散,即可形成瘀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