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时期,为什么其他国家都称“公”,例如齐桓公,唯独楚国称“王”,例如楚庄王?

 real寿元调养 2019-05-05

楚国在春秋战国的诸侯里面,是一个特别的存在。

周朝分封八百诸侯,并不是所有的诸侯都真的臣服于周天子。其实只有公侯伯三个爵位,是和周王朝比较亲近的,而子和男往往给予的是和周朝非常疏远的土著,甚至于蛮夷的。像楚国,在周昭王的时代曾经劳动了周朝的大军南征,结果让周朝的六师,连同昭王本人都淹死在汉水之中。

和周朝公然敌对,所以周朝对楚国的封爵只能看做羁縻性质,是为楚子。和中原诸侯动辄侯伯差远了。至于公,在周朝前期要么是在王畿之内有封地,要么是身份高贵,要么是天子的卿士——也就是周朝的执政,才有资格。而大部分的公,都不过是死后的尊称,像齐桓公、晋文公本身不过是侯爵,死后才得以称公。

而楚国的王,更有一番来历。话说楚国自外于中原诸侯,甚至以蛮夷自居。比如网上流传很广的这句话:

三十五年,楚伐随。随曰:“我无罪。”楚曰:“我蛮夷也。”

其实楚国后面还有说:

今诸侯皆为叛相侵,或相杀。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

可见楚国其实一直存在自卑的心理,想得到中原共主周天子的承认。结果后来周天子不认,于是楚的自尊心被进一步的摧毁:

三十七年,楚熊通怒曰:“吾先鬻熊,文王之师也,蚤终。成王举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蛮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武王……

你不愿意承认我,我就自立为楚王!你不过也是一个周王,现在大家平等了!这就是楚国称王的由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