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3-12岁的孩子学英语比较快呢

 xiaohuaren 2019-05-05

小朋友学习英语的过程,看起来不像学,其实学的比家长都认真全面;有的时候会觉得孩子学的东西,大人都匪夷所思,因为孩子专心一处,精力所致,没有不能突破的。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学习没有选择性,思维还没定型,也就是没有参照的标准,跟着学都会学,这个时候就要抓住孩子先入为主的印象深刻的特点,塑造模仿能力强,语言开发也是比较关键;而随着年龄的增加,是非和选择观念的渗入,会根据判断去有选择地学习,就像我们平时吃饭,小时候家长给什么就吃什么,不好吃的就不吃;长大之后就选择自己喜欢的多吃,不喜欢的就不吃或者少吃;有选择就有参照,有参照就会有标准,总总是以最先成形的印象为标准。表面上看孩子在玩的很嗨,其实在玩的时候也是在学,所以学习不能拘泥于一定要趴在课桌式,启蒙阶段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丰富多彩的授课方式;有的家长可能觉得只要孩子安心保持学习状态,就放心了,其实家长是自欺欺人;孩子学不学只有自己知道,家长只是通过表面的现象寻找自我安慰。只有从效果上去看,学习过程中去让孩子体验,才会更进一步的见解和学识。有的时候小朋友或信心十足的主动找家长聊天,不仅仅是寻找答案,更主要是表现自我。所以,比较自信的孩子善于交流,敢于表达,能够在表达交流中提升自我。

沟通交流的过程是比较随和的,说话都比较贴合实际,就生活中的点滴事情进行讨论和见解互动,交流在于互动,表达在于表现传达;沟通交流的过程训练的是内在的思维能力,在于人情的互动,知识和实践的互动,过程虽然简单平实,但是包含内容却很丰富,和不同的人交流,就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有的人善于在和别人讲话中获取有效的信息,学习有用的,修补自身不足之处。所以表达之前,要先学会沟通交流;有的人说不会表达怎么沟通交流呢?沟通交流和表达本身没有先后之分,如果把表达看做知识层,那沟通交流就是实践的过程;要在实践中去认识并提升表达;而不是先去学会了表达,然后再去找人互动沟通。幼少儿英语学习过程也是如此,学的过程就是学说英语的过程;不是等学会了英语再去练口语,而是在训练口语的同时,提升英语水平。

婴幼儿阶段,如何孩子没人照看,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不舒服的时候就会哭,家长总是无微不至的关怀和逗孩子开心,通过玩具,游戏,动画片,找点事情让孩子安静下来,就会开心;这个阶段就是条件反射的形成阶段,也就是通过外在的媒介来让孩子开心;随着年龄的增大,需求也会不断增加,能够满足孩子快乐的条件也在发生变化,当孩子看到新奇的东西,或者其他人都在把玩的东西,都会想要;她不知道是什么,但是看到其他人有,她也想要,要了不知道怎么玩,就丢弃了;所以教孩子玩,同时也是教孩子学,不是一味满足就是对孩子好,可以宠爱,不可以溺爱;宠爱有节有制,溺爱就无底线的去满足。当孩子年龄增大的时候,要学会让孩子自己做一部分;比如原来都是家长替孩子穿衣服,慢慢的教会孩子怎么穿上衣,然后过渡到自己独立穿衣服鞋子。刚开始的时候孩子张嘴就吃,慢慢的教会孩子用筷子或者刀叉去获取,然后送到嘴边;将孩子获得的过程慢慢延长,就独立起来了;身体上的独立是学来的,心理上的独立要靠家长言传身教,以及实践上去锻炼。少儿英语学习过程,就是一个逐渐适应,循序渐进,不断进取,从刚开始模仿,到孩子自我主观意识,然后能动性。喜欢一个玩具,孩子处于感性的比较强,感觉好,就需要;感觉不好就不需要;学的好就喜欢,学不好就不喜欢;爱憎分明,不会避讳;让孩子喜欢英语,要正确的方法教,学的开心了就有好感,如何让孩子开心,不是需要什么就给什么,而是通过寓教于乐,从内在的感到快乐。

有的家长很多时候以自己的感觉去代替孩子的感觉,学习英语是孩子亲身实践的过程,家长没有参与其中,但是也要辅助,成为孩子学习过程中的垫脚石,辅助,在学习的过程中,家长就是道路边的护栏,一般情况下都要看着,在需要起作用的时候义不容辞,在不需要帮忙的时候不要乱帮忙。孩子刚开始喜欢不喜欢英语学习呢?不知道,因为没尝试过,不知道里面的酸甜苦辣,就无法判断。刚开始启蒙,要让孩子易于接受,从而产生兴趣和喜欢,同时也要做好学习,也就是不能只教会孩子玩,更要教会孩子学,把学的过程变成孩子喜欢的一部分。如何去做呢?晚上回家之后,家长看电视,孩子也会看电视,家长学习,孩子也会跟着学习。把学习当成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不是纯粹的任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