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刀锋舞者:世界航母阻拦索的发展史

 爱你没商量我的 2019-05-05

如今我国的国产航母已经呼之欲出。早期,我国曾被嘲笑“造不好航母的阻拦索”,最终却令外国专家拜服。 航母的阻拦索有多大意义?就让老巴为您聊聊关于航母阻拦索的那些事儿。

舰载机降落:玩命的刹车

自从人类发明航空母舰,这种“大海上的移动机场”就成为战略级的强力武器,能够让战机获得大得多的作战空间。然而,要在茫茫大海上,让战斗机顺利起落,相对陆地上要面临更大的挑战。除了风浪导致的飞机驾驶难度和航母被浪头打得起伏颠簸外,航母甲板本身的尺寸限制也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固定翼飞机的原理,是依靠高速的行驶,使得迎面气流对倾斜机翼产生空气升力,从而抵消重力,才能翱翔长空。但飞机停在地面或航母上时近乎零速度。要把静止的飞机加速到起飞,或把飞行的飞机减速到降落,在高速和静止之间实现加速和减速,是一大难题。

螺旋桨时代的一战、二战,亦即20世纪上半叶,当时的飞机个头较小,分量较轻,飞行需要的速度也较慢,起落需要的距离也较短。无论是加速到起飞速度,还是滑行到停止,只需要不太长的跑道距离即可。那时候的飞机,往往随便找段公路、原野就能起飞降落。航母100多米长的甲板也完全足够。飞机在航母上的起降,也就是个驾驶精准、经验丰富的问题。

刀锋舞者:世界航母阻拦索的发展史

而在二战后,喷气式战斗机加载的各式先进装备越来越多,重量也就节节攀升。要把这么大块头的玩意飞上天,除了优化气动力布局之外,一个最根本的手段就是增加速度。只有飞得更快,才能飞得起来。

而更快的飞行速度,意味着飞机每次起落,加速、减速的任务更重。需要在地面行驶更多的时间,更长的距离。在地面上还好说,无非把机场跑道延长,三百米不够就来五百米,五百米不够就一千米。

然而在海上,这麻烦就大了。航空母舰的甲板当然不能无限延长,甲板太长,既增加舰体负担,又容易损坏,目标还大。当活靶子的滋味可不好受。

二战时期日本的“零式”战斗机,其全重不到2.7吨,速度不过500多公里,在顶风起飞时只需要70米的跑道距离。而美军在1983年服役的四代机F-18,要求的最大起飞重量为20多吨,最高时速达1800公里。另一方面,美国现役航母的主力“尼米兹”级航母,与二战日本航母“赤城号”的甲板长度差不多,都是200多米。

这就意味着,海军航空兵们必须用差不多长度的甲板,去对付快得多的速度。怎样让如此快的飞机,在如此短的甲板上顺利起飞、降落,成为无数军方科学家绞尽脑汁的大难题。

这其中,起飞的问题,主要通过大功率的发动机,再配合弹射器或滑跃起飞甲板,使得飞机的顺势加速度得到提升。

而降落的风险则更高。飞行员不仅需要在短时间内将原本高速飞行的战机慢下来,还必须保证慢下来的时刻,能准确停在小小的航母甲板上。否则,降速太猛了,还没到甲板就得直接坠入大海,或者更惨撞上航母。降速太缓了,在航母区区百余米长的跑道上没来得及停下,那又是一头冲出甲板,栽进大海。从这个角度上说,航母舰载机的降落,确实是“玩命的刹车”。

阻拦索:生命的羁绊

解决战机在航母起飞、降落问题的一种思路,是把舰载机改为“垂直起落”战斗机,只需要很短的甲板距离就可以起飞、降落。最典型的当然是直升飞机,别说航母甲板,就算是巡洋舰、驱逐舰的甲板也能轻而易举地起降。然而直升机的速度、航程和战斗力都远不如固定翼飞机。

更先进的方案是在固定翼飞机上加装垂直起降发动机,起飞与降落时能产生直接向下的推力。这样,无须以太高的水平速度产生升力,即能实现在短距离的起飞降落。垂直起降战斗机的技术从20世纪50年即开始研发,目前各大强国都有涉及。类似的思路,美军还采用了倾转旋翼机(如鱼鹰),在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之间切换。

不过,垂直起降战斗机尽管对甲板要求大幅度缩小,却也存在明显的弊端。

首先是太费油,大大减小了飞机的航程和作战半径。其次是垂直起降能够承受的重量有限,必须大幅度削减飞机的载弹量,从而影响战斗力。而垂直起降的操作难度也很大,容易发生事故。英国在马岛战争时有5架垂直起降战斗机因为操作失误坠毁。因此,垂直起降战斗机只是权宜之计。

因此,航母上应用更广泛的思路,飞机降落是依靠阻拦索、防冲网技术。这项技术的原理非常简单,就是在甲板上设置一些带阻力的“绳索”,当高速行驶的飞机即将降落时,这些绳索可以“拖拽”住飞机,使得其速度迅速降低,直到停止在飞行甲板上。而在绳索的尽头,还设置一些网,如果飞机没能被绳索拉住,还可以用网将其拦下来。

就阻拦索和防冲网而言,很显然,阻拦索是更加“王道”的辅助降落设施。首先阻拦索占用的空间较少,更便于多重部署,互不干扰。更重要的是阻拦索可以仅仅钩住飞机上的某个专门器件,对阻拦索本身和对飞机,都几乎不存在损害。在成功降落之后,飞机与阻拦索可以迅速脱离,飞机可以进行下一流程任务,阻拦索则可迎接下一架飞机。

相反,防冲网不但占用空间较大,而且阻拦方式不是“拉住”而是正面“挡住”,整架飞机一头“撞入”网中,对防冲网本身和飞机,都可能造成一定损害。而在阻拦之后,要让飞机脱离防冲网,也更加麻烦。因此,在阻拦索-防冲网的体系中,素来都是把阻拦索作为主要降落手段,而防冲网仅仅作为阻拦索万一失败后的紧急预案。

刀锋舞者:世界航母阻拦索的发展史

早期阻拦索:如蛛网密布甲板

阻拦索作为简单有效的一种着舰手段,几乎和航空母舰的问世同时,因为没有阻拦装置,根本就不可能让普通飞机在舰船上降落。不过其原理虽然简单,但实现其实蛮复杂的。现代阻拦索两头连接的是复杂的阻力产生装置,在被飞机“绊住”后逐渐产生阻力,最终把飞机拉住。为此,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当飞机没有钩住阻拦索中点的时候,依然能保持阻拦索两段拉拽的合力方向,应与飞机行驶方向相反,换言之两段阻拦索的力量应该不同。

实现阻拦索的阻力有多种不同方式。将阻拦索完全固定死在甲板上,则这个阻力完全来自阻拦索本身的弹性。一旦超出弹性范围,双方的作用力变成“硬拽”,结果不是阻拦索被拉断,就是飞机被拉坏。

早期螺旋桨飞机速度慢,质量小,因此最初的阻拦索也很简单,就是一根钢索,在两头悬挂着沙袋。把这种阻拦索放在甲板上,当降落的飞机滑过阻拦索,就会被阻拦索绊住,或被卡住螺旋桨。1911年1月18日,美国飞行员尤金·伊利驾驶454公斤重的飞机,创造历史地首次在在“宾夕法尼亚”号巡洋舰上进行着舰试验时,飞机的挂钩就抓住了平台上的五根钢索。

有的阻拦索采用在两端加挂重物,这样飞机产生的冲力,被消耗于拉拽重物的运动中,称为重力阻拦。首先安装有重力型阻拦装置的是美国的“兰利”号航空母舰。该舰是美国第一艘专门的航空母舰,由“木星”号运煤船改装而成,1922年建成。在航母的两舷各竖立起一个支撑塔,阻拦索通过滑轮组绕过支撑塔,两端连上重物。当飞机钩住阻拦索后,把阻拦索往前拖拉,带动重物沿支撑塔上升,以重力势能来消耗飞机动能,达到降速目的。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液压阻拦索。这类阻拦索在1924年由英国人诺登和巴思设计成功,并于1927年引进到了美国,至今已经使用了近百年,基本原理没有太多变化。不过,早期的液压阻拦索阻力有限。如美国航空局航空部在诺福克海军船厂设计建造的液压阻拦索,其设计阻拦力为35.3千牛(相当于3吨多的重力),应对着舰速度为97公里/小时的飞机。在二战时期的航母甲板上,可以看到直式甲板航母上设有10-15道阻拦索和3-5道防冲网,密密麻麻,简直就像捕捉钢铁飞虫的蜘蛛网一样。

刀锋舞者:世界航母阻拦索的发展史

当代阻拦索:海军强国的必修课

现代航母普遍使用的液压式阻拦系统,一般由制动器械、液压缓冲系统以及冷却系统组成。其中,制动器械包括:产生制动力的阻拦机构、保持制动缸压力的控制阀、保证阻拦飞机后能够迅速回位的蓄压器。比较典型的阻拦系统是美国航母普遍采用的MK7液压阻拦系统。当舰载机尾钩挂上阻拦索后,拉动滑轮索,带动主液压缸的活塞,将主液压缸里的油液经过定长冲跑控制系统,挤压进蓄能器。这个过程中产生压力损失,从而使飞机逐渐减速。在冲跑的末端,控制阀开口完全封闭,活塞及其相连的运动滑轮组停止,控制飞机完全停止。当飞机被拦停且阻拦索与飞机尾钩脱离后,复位阀打开,蓄能器中高压油液经冷却器回流到主液压缸,实现阻拦索复位。

MK7使用的滑轮缓冲装置可充分消减飞机挂索的钢索张力峰值,并消除阻拦过程中因滑轮转速不同而引起的钢索振颤。它适用范围广,重量变化较大的飞机可以在该系统作用下实现相同距离内着舰降落。由于对于飞机着舰的控制更加精准,阻拦索的数量比起螺旋桨时代有所下降,一般是3-6道阻拦索。

拦阻索本身的材料结构也非常重用。仍以MK7型阻拦装置为例,其使用的阻拦索有两种规格,即6x30平钢绞大麻纤维芯阻拦索和6x30平钢绞聚醋芯阻拦索。每根阻拦索是由6股钢丝绳组成的,每股钢丝绳又是由12根主钢丝、12根中间尺度的钢丝和6根呈三角状布置的细钢丝扭结成的。每股钢丝绳之间还有交接钢丝,每根钢丝绳芯部还设有油浸大麻纤维。这种阻拦索能够承受最大85万牛(相当于80多吨重力)的拉拽力。

但MK7依然存在诸多不足。其结构复杂,体积较大,日常维护保养困难,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与未来新型航母控制人员规模、加强自动化水平和模块化操控的趋向背离。其次,这套系统的拦阻力量较生硬,不能精确控制,容易导致舰载机的尾钩及与尾钩相连的机体部件疲劳老化,缩短舰载机的服役寿命。而且,这套系统能承受的着舰战机重量和速度都有限,甚至舰载机必须放掉多余的燃油减重后才能安全降落。

当代阻拦系统的发展,主要是在提高系统性能,加强通用性、机动性、使得对飞机的阻拦过程更加平稳,拦阻力振幅减小,使系统能适应大范围的飞机(主要是重量更大、速度更快)降落。在此基础上,还寻求缩短停机距离,减少设备使用的客观条件限制,以及提高整机灵活性、机动性,便于快速部署、转移、安装等。

美国未来的航母将采用现代化的全电力推进系统,原本的液压阻拦也将改造为电磁式阻拦装置。其中美国在“福特”级航母上就使用了AAG电磁阻拦系统。在该系统中,滑轮阻尼器中增加了测量拉力的传感器,能够直接把不同的拉力信号传送给中央集中控制器,然后由中央控制器根据拉力的不同大小,启动相应的控制流程。液压设备中的压缩气缸,则换成了钢丝绳卷,通过控制电流大小实现均匀过载,由此实现“数字化、软件化”的拦阻。美国通用原子公司还提出了一种“涡轮电力系统”,在水涡轮机系统的基础上改进而来,采用更轻的合成电缆系统和电机,使得美军舰载机在162至313公里的时速下,都能被阻拦索拉回安全着舰。

由于阻拦索是航母上最基础的设备,没有阻拦索,舰载机就不能着舰,那么航母也就形同虚设。因此,阻拦索可以说对航母编队必不可少。世界各大海军强国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究属于自己的阻拦索技术。目前,全球能够自行研发阻拦索的国家,包括美国、俄罗斯、英国和中国。同为五常的法国就不具备此技术。

刀锋舞者:世界航母阻拦索的发展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