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帶你一起游和順(三)

 二氧化硅2012 2019-05-05

帶你一起游和順(三)

马湘衡
2019-04-12 阅读9


馬幫的興盛自然帶來了滇商的興盛。在和順小巷展館內,緊挨著大馬幫博物館的就是滇商館了。



滇商館


得人金更要得人信

愛我貨還須愛我和


這副對聯說的是滇商誠信經營的品格以及和氣生財的經商之道。


滇商有兩大特點:一是最早走出世界的商幫。二是關心國家大事,以天下為己任。這些愛國家有理想的商人為傳統的儒商概念注入了新的內涵,是一代新儒商。



古處同敦(尹家巷)


比屋同惇周官六德行

斯閭特秀勝國兩孝廉



滇商館最搶眼的是正對大門的这個巨大的算盤和商人形象的銅雕塑,從古至今中國人一直使用算盤进行精確的計算。



因為西南古道和大馬幫,滇商是中國商人中最早與世界交流的商幫。西南古道的歷史有多長,滇商的歷史就有多長。這裡的千件實物展示的騰越幫,是滇商中最為著名、最有代表性的商幫。是開放早、商號數量多、是以天下為己任的新儒商。這裡盡現滇商輝煌。



益壽堂

術精瘴癘



楊連錦像


三成號,雲南最早的跨國商號


由和順人李茂和,李茂林與另一位華人藺自新在緬甸古都阿瓦合資開店。故名「三成號」。緬甸王朝遷都3次,其總部隨之搬遷3次,緊緊抓住了每一個發展機遇;在古道沿途曼德勒、八莫、密支那、騰衝、保山、下關昆明等均有分號。是雲南創辦時間最早、經營時間最長、資本最雄厚的一家跨國商號。


在近代,騰衝有一句概括富商的民諺:東董 西董 彎樓子;南劉 北鄧 金王張。



李先和像



許和軒像



「彎樓子」


「永茂和」為和順人李永茂於1850年前後在緬甸創辦,經營寶石、玉石、百貨、匯兌等生意。在其三弟兄(任卿、朝卿、致卿)的經營下,建立了一條從昆明經滇西到緬甸仰光的滇緬貿易線,成為僑商翹楚。李任卿急公好義,又是同盟會員,曾籌募大筆資金支持辛亥「騰越起義」。他們的後代在抗美援朝期間又為國家捐購飛機,至今他們家的許多人仍在國外經商。因其家沿巷道典線修建,呈彎形,故」彎樓子」成為他家的代稱。



南劉北鄧


綺羅村劉埰家三代均為玉石商人,曾在緬甸開設「三益恆」商號,經營珠寶,後在上海、廣州、香港、仰光等地均有分號,廣九鐵路也有股份,人稱「南劉」。


鄧體和,打苴鄉人。十八歲即往緬甸,善於經營珠寶玉石。開發東摩玉石新廠,苦心經營二十年,富甲一方,名聞滇緬。人稱「北鄧」。



香港富滇銀行的創始人張木欣

張木欣以讀書時省下的錢,購買了一支玉鐲,售出後得利4倍,以此為資本,從雲南至廣州經商。6年後,在香港創辦富滇銀行,並設錢莊於南洋群島。同年開辦「山東行」、「利源」、「長利行」等商號。1909在廣州加入同盟會,為孫中山及辛亥革命出資籌款,支援反清反袁運動;後來又在新加坡購買了五百多英畝的橡膠園;1917年到上海成立「上海興華銀行」,開辦「華通地產公司」;民國16年,張在北京耗巨資歷購買了數萬件文物古籍,運回騰衝,成立木欣圖書館。抗戰期間,他曾任國際紅十字會中華部會長。



梁金山(1884~1977)


保山蒲漂人。少年時赴緬甸做礦工。1907年與英人合資辦銀廠成巨富。英國副首相稱贊:「梁先生不愧為人中俊傑,僑領楷模。」英國女王親自在白金漢宮召見這位華人實業家,獎賞他左輪手槍一對,獵槍一支,大銀刀一把。1931年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了侵華的「九一八事變」後,他捐八萬元巨資修建了中國最早的鋼索吊橋怒江惠通橋;打通了「中國抗戰的輸血管」滇緬公路。「一·二八」淞滬抗戰,他捐銀4000給19路軍;華北抗戰,捐銀5000兩給宋哲元部隊;「七·七事變」後,捐汽車80輛、飛機1架;國民政府分派給雲南的救國公債,他一人認購總數的一半還多。梁金山的愛國之舉,彪炳史冊。新中國成立後,被選為1~3屆全國人大代表。



騰越關



清光緒皇帝贈送緬甸門董王半副皇宮鑾駕



走夷方館


和順綿世澤半耕半讀半賈

南服寧游蹤亦儒亦商亦僑


走夷方館展出和順人走夷方艱辛的歷史,夷方指緬甸、印度、泰國等國家。「和順綿世澤半耕半讀半賈,南服寧游從亦儒亦商亦僑」,也道出了和順的那段歷史特色。



在和順有句俗話叫「窮走夷方急走廠」,「夷方」說的就是緬甸、印度、泰國等國家,「廠」則是指這一帶的玉石廠、銀礦、寶石廠。和順的男兒,只要到了十幾歲就開始「走夷方」了。


「夷方」意味著改變命運的機會及發財致富的夢想;同時等著他們的還有異國它鄉漂泊的無助、苦難與掙扎。據統計,20世紀中葉,和順鄉「在家」的人有5000多人,在「夷方」的就有7000多人。他們當中的大多數都是從做「吹地灰」生意的小買賣或從受「夾磨」的小夥計起家的,由於勤苦好學,與當地人和睦相處,不少人進入了當地的主流社會,有的還成為了緬甸國王的國師,有的得到了英國女王的勳章。


不少人富貴還鄉,光宗耀祖;也有人荒冢野魂、窮死它鄉。遠在異國它鄉的遊子們無論發達與落魄,總是牢牢的記住老家的那句俗語:「人生分做幾截過,三起三落不到頭。」


一代一代的和順男兒還是滿懷希望地走著、走著。


如今在仰光、八莫、密支那、清邁、大其力、曼谷等地,至今仍能看到他們最早創辦的老商號、工廠、醫院、學校……他們為僑居的國家和家鄉的發展都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陽溫墩小引


「陽溫墩」為和順的古地名。陽溫墩小引直白詳盡的描述了和順人走夷方的艱難險阻,真實生動地實錄了出門人在緬甸生存的種種狀況,教人怎麼當夥計,怎麼學生意,同時寫出了出門人拒絕種種誘惑的「九戒」……這本《小引》,是雲南山裡人最早的「出國必讀」。



緬王四朝國師尹蓉


尹蓉(1822~1902)和順鄉人,16歲「走夷方」到緬甸古都阿瓦(曼德勒)「三成號」當學徒。他聰明好學,不久被老闆提升管理了商號事務。尹蓉到緬甸王宮去推銷中國絲綢,既講誠信,辦事又精明練達、受到國王的信任與尊敬。1852年,緬甸埔甘王與兄弟之間發生王權之爭,由於尹蓉從中斡旋,化干戈為玉帛,被埔甘王任命為國師。他提議並修造了雲南緬京會館(現雲南同鄉會)重修了阿瓦觀音寺、金多堰土地廟、八莫關帝廟,為華僑們提供了聚會、駐腳、擇業、堆貨之地。


最後一代緬王門董王登基後,專門請尹蓉設計、督造曼德勒的新王宮。尹蓉仿照了騰衝古城的樣子,建造了曼德勒王官。


尹蓉共當了緬甸四個王朝的國師。他告老還鄉時,緬甸門董王為感謝尹蓉,特地把清光緒皇帝贈送他的皇宮鑾駕半副送給他帶回和順。



「羅馬的鐘、英國的門、捷克的燈罩,德國的盆。」上千件的舶來品展現和順人四百年來「走夷方」 傳統生活方式。反映華僑艱辛卻輝煌的創業史。



尹蓉:(1822~1901)和順人,字為裳,青年時赴緬經商,任雲南最早跨國商號三成號經理,先後擔任緬甸四朝國王的國師,1859年為們董王設計、督修緬甸曼德里皇城。



和順小巷展館佈置、旅遊線路圖



半月茶莊


山好好水好好開門一笑無煩惱

來匆匆去匆匆飲茶几杯各西東


该联通俗易懂,言简意赅,教人淡泊名利,陶冶情操。



陷河是和順村口一塊偌大的濕地,因為人行其中容易陷進去,和順人就很不「文化」地給它取名為「陷河」。名字雖不詩意,卻也有和順遊子給它作了首詩意盎然的詞:「家鄉好,最好陷河頭,綠柳叢中穿紫燕,紅蓮塘畔臥青牛,結伴泛孤舟。」。


陷河是是以生物多樣性為特徵的濕地。水草豐茂,野鴨水鳥嬉戲其間。泛舟其中,田園野趣,令人沈醉。



與許多大名鼎鼎的濕地相比,陷河沒有驚艷的美景,也沒有精心的雕琢。一切都顯得那麼平淡、自然甚至雜亂。也許也正因為這樣,也就多了一份自然、真實、和諧的田園野趣。



楊柳岸邊留燕影

藕花深處聽蛙聲



和順小巷之和茶坊


愛為春山疑讀畫

靜研古墨試聽香


品好茶,和順小巷和茶坊是你絕佳的選擇。來自柏聯普洱莊園的普洱茶獨具的景邁香,讓人頓覺神清氣爽,來上盅普洱茶,衝幾句散殼子。這裡是休閒味最濃,最能放鬆心境的地方。禪茶一味的茶道表演讓人在一盞茶中忘卻都市的喧囂、生活的繁忙,安然於一杯普洱茶中,蕩滌心緒,淨化靈性。



和茶坊


衝幾句散殼子(當地方言,意為聊天)

來上盅普洱茶


和順小巷之民間手工藝

「半間煙薰火烤屋,一個千錘百鍊人」的鐵匠鋪中,在打鐵師傅指導下打出一柄象模象樣的鐵器;在造紙坊體驗了一把古法造紙,再帶兩張自制的宣紙回家;你可以嘗一口醇香爽口,綿甜爽淨的和順土鍋酒……還有木雕、扯絲糖(王右軍曰是能娛志,淮南子說可以養生)、織布(冷暖隨人意,纏綿動客心)、和順老物件等多種民間手工藝表演。走進和順小巷,你就走一座民間手工藝的大觀園。



文房四寶中的筆墨紙硯,每一樣都有講究。早在清代,遠在滇西的騰衝人就利用本地盛產的枸皮、仙人掌生產出「觀音塘大白紙」(後又稱「余宣」),其質地、色感、吸水性都是不失為上好的書畫用紙,頗受書畫界的青睞。1941年底,徐悲鴻大師從東南亞取道騰衝歸國之時,曾特意買了三馱騰宣帶回,大師用之揮毫後,對一位畫者稱贊說,騰宣不僅有頭宣(宣城紙)種種長處,而且還有一個頭宣所沒有的好處:作畫後別人無法偷揭,故他認為作畫用是一種很好的選擇。70年代末,這一傳統產品正式定名為「騰宣」。



古法造紙


三都洛陽價

千古蔡倫功


古法造紙——中原邊地遺風。


騰衝傳統手工紙主要有棉白紙、扎鈔紙、宣紙,歷史上騰衝宣紙與安徽、四川宣紙齊名。



全國最小的造紙廠


功仰蔡倫 價重洛陽



木雕坊


漫雲廢物難為用

誰說朽木不可雕



翡翠大王家鄉


翠而無暇君子所重

玉具五德世人咸珍


山春初和可以放帶

蘭氣既靜為之不觴


俗話說:「玉出騰越,運自和順」 和順翡翠文化底蘊深厚,歷史上這裡出了多位翡翠大王,其中,張寶廷被英國女王授予金質獎章,寸如東被孫中山稱為華僑領袖。賞玉、賭石是游和順小巷的一大內容。親身體驗賭石帶來的那份刺激。


翠而無瑕君子所重

玉具五德世人咸珍



小黑山·黃龍玉館



賭石文化

賭石可謂「一刀窮一刀富」。另有「三分眼光七分運氣」之說。


瀟灑一把


霧裡看芲憑慧眼

璞中求珍見膽識



玉書齋



玉出騰越 運自和順


翡翠是玉中之王。「玉出騰越」是指世界翡翠的百分之九十都出自緬甸的猛拱一帶,明清時期是歸騰越府、騰越道管轄的。「玉出騰越」騰衝是翡翠的加工地和集散地,新中國建立之後到改革開放前,出口翡翠百分之九十都是來自騰衝民間。「運自和順」指買翡翠一靠眼光,二靠運氣。運氣從哪來,從「和」來、從「順」來,從和順來。不和不順就沒有運氣。和順有兩個翡翠大王,一個是張寶廷,英國女王曾經給他頒發金質獎章。還有一個是寸如東,他六十大壽時孫中山給了賀幛稱他為「華僑領袖、民族光輝」。那麼多做翡翠生意的,為什麼幾個翡翠大王就出在和順,因為運自和順。



制玉設備



總兵府客棧


總兵府客栈原系清代光緒騰越鎮總兵張松林老宅,建於清代光緒年間。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原位於騰衝市區,2006年柏聯集團將其原樣搬至和順,易地保護。


總兵府客棧是全國最具特色中式古宅。與和順濕地比鄰,客棧遠處是青山沃野的田園秀色、近處野鴨白鷺翻飛的濕地風光、小橋流水楊柳荷塘的水鄉美景盡入眼底,「楊柳岸邊留燕影 藕花深處聽蛙聲」的美景令人沈醉。


總兵府客棧按五星級酒店標準配置裝修,有客房12間,其中帶陽台豪華單間5個,標間4個,普通間3個。是您飽覽古鎮濕地風光、田園秀色、放鬆身心、融入自然的最佳歇息之處。



總兵府

到海得深瞻天見大

升階有級入室知門


門內有幅對聯:昔日統兵而來,卜築定鄰,只因到此安邊土;如今易地而建,新基舊料,還是當年故門庭。意指此棟老宅換了一個地方建起來,雖然地基是新的,但房屋還是用老宅原來的舊木料建蓋,所以無論是其大門式樣還是庭院的佈局沒有絲毫改變,仍是當年舊模樣。



誥封一品振威將軍第


昔時鼎食公侯第

今日尋常百姓家



張松林(1838~1918)字菶森,江蘇省淮安府清河縣人,累升至記名提督信勇巴圖魯。咸豐八年(1858),張松林在江西從軍,此後數十年間,身經百戰,尤以在雲貴兩省所建戰功最多。光緒九年(1883年)、十五年(1889年)兩次出任騰越鎮總兵官。官階為從一品振威將軍。光緒二十五年正月初一日被慈禧賜「福」「壽」二字。


「帝眷屬非常,宸翰九重頒福壽;將材真特出,雲霄萬仞起樓台(宸翰指皇帝的御筆手跡)」這幅對聯為騰衝著名的教育家王開國所寫,他一生從教辦學40多年,學生遍布於軍政,文教,工商各界,如張文光(辛亥騰越起義領導人)、李彌(1926年黃埔第四期畢業,1944年參加滇西松山戰役,因功升任第八軍軍長。1950年李彌率殘部撤往緬甸、老撾、泰國交界地,形成了後來聞名於世的「金三角」)、王少岩(「西董」茂恆商號董事長,後被毛澤東任命為雲南省政府委員)等。



柏聯普洱體驗館


客至心常熱

人走茶不涼


客棧中的酒吧、茶吧、書吧是飽覽古鎮濕地風光、田園秀色、放鬆身心、融入自然的最佳去處。



嵌雪留雲


月斜詩夢度

風輕思茶香



夢魂五夜縈鄉緒

風雨一亭動杵聲


和順洗衣亭,最獨特的建築。


寧靜端莊的和順鎮,悠悠小河環繞而過。在清澈的小河上,每隔一段便有一座小亭,這便是和順最獨特的建築——洗衣亭。洗衣亭飛角翎脊,四圍透風,立於水上。亭下用石條砌成井狀,旁邊有供人小憩的條凳。



有女莫嫁和順郎

才當新娘便成孀


在和順,無論貧窮還是富裕,一代一代的男人總是跟著馬幫的駝鈴聲出走夷方,到緬甸做生意謀生活。走夷方的男人既為人子又為人夫、人父,總有許多放不下的牽掛,他們總想做點補償,給在家的女人一點慰藉和呵護。於是在外賺了點錢回到家鄉,便一個人或三兩相邀湊份,備料請工,在河上鋪石修亭。天長日久,這一路小河上便有了大大小小的洗衣亭。


一座座洗衣亭,成了和順最獨特最溫柔的公益建築,就像和順男人結實的臂膀一般,雖然不能為女人們遮蔽多少風雨,但卻讓她們感受到了溫暖和依靠。


年關近了,離鄉背井的男人總要回來,洗衣亭就成了女人守望親人的地方,所以洗衣亭,總是建在村口。也許只有久遠出門而又牽掛著故鄉的人,才有如此精心的心思。



洗衣亭見證了和順女人的一生:亦瑣碎,亦平凡;亦高尚,亦偉大。



美式裝備的國民黨戰車



和聲鳴盛


半亭曉月、一灣碧水,看神龜左抱、黑龍右旋,高崗鳳鳴、平疇燕語,和光順德稱名鎮;

千尋古街、萬仞雄關,處儒學南承、文採北繼,邊鄙化被、仁里風淳,銳志勇行澤大同。


皮藝館

一張牛皮雕就帝王將相

五尺燈影演出上下古今


始於春秋戰國的皮影戲,是一個「以皮作影,以影作戲」的戲種。法國學者說:「皮影戲是電影的先驅。」


這裡展出的是民國和解放初期製作並表演過的600多個皮影靠子,屬文物級皮影,存世稀少,極為珍貴。


在此遊人可以親手操縱皮影耍玩娛樂,嘗試作一回皮影藝人。



滇草堂

名特山貨 地道藥材

騰衝素有「天然植物園」之稱,「一坐得著三棵藥」,中草藥品資源相當豐富。早在明末清初,騰衝在中成藥就以原料地道、配方得宜、療效顯著而遐邇聞名,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民國時期,騰藥的生產經營更呈一時之盛,大小藥鋪、診所數十字,品種上百個,比較著名的藥店有「雲生堂」、「太和堂」等。解放後,當地衛生部門和醫療單位在充分利用野生動植物藥用資源的同時,還興辦了一些人工種養場所,如和順養鹿場、高黎貢山藥場等,並蒐集、篩選出了諸多民間療效可靠的配方進行規模生產,其名牌產品如人參再造丸、珍珠抱龍丸等,均以名貴藥材配制而成,不僅在國內素享盛名,而且還廣銷東南亞各地;而一度被眾多醫家視為對小兒各種熱症獨上神效的家庭必備良藥六神丸更是信譽卓著——遺憾的是,這種在同名配方出類拔萃的名藥因未能及時註冊商標而於1996年停止生產,這無論對廠家還是對患者,都是個不小的損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