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样的领导不招人待见?

 刘沟村图书馆 2019-05-05

这是一道送命题

但我是个肥肠热()心()的吃瓜群众

乐于传递负能量~

好了,进入正题。

对这个命题的思考来源于自己的职场经历

不仅吃过猪肉-自己经历过不少领导

也见过猪跑-观察别人家的领导

自己也当过猪-有过初级管理经历

原谅我这个不得体却有点贴切的比喻

这一路走来,磕磕绊绊,且行且悟,希望修炼成一个招人嫌的领导,或者,不当领导。

什么样的领带不招人待见呢?

爱画大饼却不兑现

画大饼是最常见的激励手段,也很危险。

场景描述1:

领导制定今年的营收要增长5倍

并许诺大家:今年每个人收入翻好几番。

私底下大家心知肚明,类似的事发生了好几次:营收目标的制定不是根据市场情况,成本收益,经营现状等各方面的测算得来的,而是领导拍脑门决定,一个不让人信服的目标基础上给出的承诺,扯淡比例居多

画饼却总是吃不到,员工会认为领导是骗子,不再相信再次做出的承诺。

开空头支票,把员工的预期抬高,短期内能激励员工,时间长了一旦发现无法兑现,关系很容易走到崩裂的地步。

靠做承诺激励人和留住人,只是饮鸩止渴。

良性的激励链条是

1.领导制定目标并承诺奖励

2.员工努力达成目标

3.领导兑现承诺

才能进入正循环

鼓励加班

场景描述:

深夜十点在公司加班

老板拿着保温杯走到大家工位,脸上毫无平日的庄重严肃,甚至还有那么一点慈祥。

“你们还没走啊”?老板轻声说了一句

从这一句简单的问候背后,就读到了欣慰,喜悦,关切,欣赏,感动……

只是他不知道,就在他朝这来的前几分钟,小伙伴正酣战在王者峡谷……

好了,编不下去了。

老板/领导绝大多数是焦虑值很高的群体,请员工要成本,理所当然希望员工把工作当事业,给自己拼命。看到员工努力就鼓励。

那么“聪明”的员工很自然的就想到用更多的时间工作

可,更多的时间≠更多的产出,却很大可能意味着更多的无用功

因为还有个效率值,即单位时间内的产出

你1个小时做完了别人5个小时的事,不如别人5个小时老老实实在那坐着让老板窝心,假装努力自然而然成为很多员工的选择。

能力和效率这些可衡量的事实层面,让位于工作时间和态度这些不易辨别的表象层面。

这是根植在老板内心的惯性。在脑力劳动为主的今天,思维活动以及思考过程是很难被全程把握,老板更相信看得见的努力,并从中获得安全感,焦虑才能被缓解。

越鼓励越恶性循环,员工学会了各种姿态取悦老板,虽然本质双方只是一场互相欺骗。

于是

1.加了班一定要让领导知道,在朋友圈里追发一条“加班让我快乐

2.不小心早起了一次到公司,被老板慈爱得问候了一句“来这么早”啊

小明从此养成了早起上班的好习惯

一旦这种标准被建立,你的员工把心思放在不断加班,当戏精上。

业务精进呢?who care?

真拎得清的老板鼓励什么?

鼓励结果和产出,看你出多少活,活干得漂不漂亮

鼓励效率和方法,关注员工在执行过程中用到的方法,鼓励不断优化流程,改进方式方法来提升效率

曾经看过一本书,大意是,愚蠢的老板活在一个失真的美好世界里,并因此由衷得感到快乐。

团建时也不忘洗脑

个人不喜欢团建,或者准确得说,不喜欢带着政治任务的团建。

很多领导喜欢,这种上下打成一片,团队成员之间亲密无间的场景里,感觉自己英明神武,身高能到两米八

场景描述:

小组团建,大家在桌游吧从下午5:00多酣战到晚上11:00,正准备尽兴收场。

这时,领导电话说马上赶来准备加入大家

桌游吧马上打烊,于是领导火速定了烤串店让大家集体过去陪撸,从晚11:00到次日凌晨4:00

聊情怀,聊这段时间业务动荡的不容易,让骨干员工一个个拍胸脯表态……

大家困得脸都方了,只能点头,不能走

团建是皮,内核还是做思想工作,用身体践行:负责守诺,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企业文化

总之,就是不让你纯纯粹粹的玩。这样的团建,还不如我们策马奔腾,相遇在王者峡谷~

管理者倾向于把团建拔高到一个意义层面,脱节员工的真实需求。

尤其是互联网一代,有谁混职场是为了培养感情,交朋友?

朋友在职场上是bonus,可遇不可求。

聪明人更乐意和更聪明的人一起工作,高效有序,斩获财富,并享受工作本身的成就感。

建设和谐团队,不需要一个有意义的团建加持。

不如,让工作回归工作,让团建回归好好玩。

偏心表现太明显

倚重能力强,或者跟自己个性更合得来的员工,在情感上无可厚非。

领导也是人,个人好恶一定程度上会作祟,我自己也有这样的体会:更喜欢那些责任心强,做事靠谱的小朋友。

不仅升职加薪的资源会倾斜给他们,从情感和情绪流露上也会亲疏有别。

这时候很容易造成其他成员心理不平衡,反而不利于优质员工的发展,额外带给他更多阻力。

另一方面,如果被偏爱的是“能力难以服众,却会讨老板喜欢

这样的人如果对上对下两套面孔,对团队杀伤力巨大。

因为能力不强却被放在非常重要和关键的位置,甚至是决策层,搅坏一锅好好的粥轻而易举。

基层有意见,没出口。员工和老板之间的沟通被屏蔽掉,始终隔着一层粉饰太平。

大家说工作累,其实不是身累,是心累。

情绪劳动作业劳动负荷更大。

踏实干活的人一旦感受到不公平,也未能得到疏导,很容易造成优质员工的离职流失。

人有分别心太正常不过,稍微明智的领导,学会把分别心放在肚子里。

对员工的判断做到心里有数,但是尽量一碗水尽量端平,营造一个相对公平的职场氛围更加重要。

官僚习气重

不巧,刚毕业进入职场时,就目睹了一起入职的小伙伴被虐的全过程。

当时我给别的小组做支援。我,另一个刚毕业的男生和他的直属领导,三人一起去四川做项目

为了节约经费,男生和他领导住一个房间

小伙伴私下跟我说,他的领导除了工作,生活上也爱使唤他

比如要给躺在床上看电视的领导倒水递水,帮他洗袜子,晒衣服,出门给拎包,下楼给他买零食…夸张至极

后来不堪忍受的小伙伴离职了

这种情况,我的建议就是越级反馈,敢于斗争,斗不过,走呗

跟对人,很重要,但是一定程度上这得靠运气;

但是跟错人,我们仍有选择的权利。

路很长,我们有一部分人终究会被时间带到这样的位置,希望将来我们不要做一个不招人待见的领导,要么,不当其实挺好的。

以上,是吐槽,也是共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