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保住九鼎,周王朝连耍赖的功夫也学会了

 real寿元调养 2019-05-06

我们都知道,中国历史上有“九鼎”一说,意即象征王权的九座大鼎。对于九鼎,除了《史记》,其他诸如《春秋左氏传》、《 墨子》、《战国策》等史籍对其均有记载。由此看来,九鼎并非人们有意杜撰,而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宝贝。这九鼎就像后来的传国玉玺一样,令那些一心想称王称霸的诸侯念念不忘,而周王室在应付诸侯求鼎这类事的经验也逐渐丰富:从开始的唯唯诺诺到坦然处之,再后来就干脆耍赖了。

春秋战国时代,尽管周王室已衰微,但仍控制着九鼎,以致一些诸侯得势后纷纷去参观甚至打起九鼎的主意。

为保住九鼎,周王朝连耍赖的功夫也学会了

比如《史记》和《左传》记载的楚庄王问鼎例子。一次,楚庄王带部队讨伐西戎路过周都洛阳,顺势在周王朝都城外大搞阅兵,以此示威。周天子心知肚明,于是派大臣王孙满去犒劳楚国军队。楚庄王喝了几口酒后开始得意忘形,于是向王孙满打听九鼎的大小轻重。这在一般人看来不是什么事,但在当时的背景下,这个是一个敏感话题了。王孙满当然不会实话实说,反而是答非所问,告诉楚王:治理国家在于道德而不在于有没有宝鼎。这下楚庄王不高兴了,我只不过问问,你不说也就罢了,跟我谈什么治国和道德。楚庄王强忍着不快,酸酸的丢下一句:“你有九鼎了不起么?我们楚国只要每人剔下刀剑刃处那些铜铁,也可以铸成九鼎。”

为保住九鼎,周王朝连耍赖的功夫也学会了

不仅是楚国,西边逐渐强大的秦国对九鼎也是眼馋。有三寸不烂之舌的张仪就曾为秦国制定了规划,其中就包括如何夺得九鼎的策略,而这个规划一直影响到秦始皇时期。而秦国是有人幸运的看过九鼎,而且还摸过呢。话说秦武王时这个四肢发达的国君直接闯进洛阳,把九鼎美美的观赏了一番。这个秦武王有点意思,他看着看着,忽然抱起其中一个鼎,说是想掂量掂量到底有多重,结果鼎太重一下子掉下来砸到了腿,秦武王当场晕倒了,最后也因伤太重死去。这个经历让秦国丢人丢大了,也被诸侯当做笑话传开。

由于应对诸侯提出的各种无理要求多了,久而久之,周王室也就学会了耍赖。

有一年,秦国再也忍不住,派大部队准备进攻周王朝,扬言要夺得九鼎。得到密报的周王开始紧张,赶紧派了一个叫颜率的人去齐国搬救兵。颜率马不停蹄的赶到秦国,让齐国马上发兵救命。可齐王也不傻,问他凭什么让我们齐国出兵。颜率一时着急也解释不了多少,脱口而出:救了我们,回头九鼎送你们。有这等好事!于是齐王马上发兵救东周,秦兵果然很快撤军。

为保住九鼎,周王朝连耍赖的功夫也学会了

事情平息下来后,齐王兴冲冲的问周王索要九鼎,周君又开始烦恼了。于是,又到了颜率出面的时候。颜率淡定的找到齐王,深呼一口气,然后问:“我们答应给齐国九鼎了,请问大王要从哪条路运鼎?”齐王分别说的找魏国或者楚国借道都被否定,颜率的反对理由是:这两个国家早就虎视眈眈的打九鼎的主意了,九鼎进了魏、楚任何一个国家都会被扣下。

齐王有些不高兴了,问颜率究竟从哪条道把九鼎运到齐国。颜率不紧不慢的回答:“大王不急,我们也在考虑。您也许不知道,九鼎那么大,单单运一个就得用九万人,九个鼎就是八十一万人,这还没算上沿途保护的士兵和工匠数量呢。”齐王再也忍不住,发怒了:“说来说去就是不想给我们吧?”颜率赶紧安慰齐王,提出只要齐国决定好路线、安排好八十万人,九鼎随时奉上。齐王当时是气得直吹胡子,最后这事也就不了了之。

为保住九鼎,周王朝连耍赖的功夫也学会了

这事看起来是周王朝赢的漂亮,但还是掩盖不了周王室在那个时代的尴尬:礼崩乐坏,作为正统的周天子又无能为力,有时遇到困难还不得不来回周旋于诸侯之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