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风老师《浅谈如何对联》

 云集千祥ytpmwo 2019-05-06

很多同学拿到上联,就觉得上联已经把所有的物象都已经写完了,我还拿什么物象来入句啊?这就是对事物的观察力,联想力不够,思维不活跃,你拿什么来灵动。也有的同学可能会说,你这都是乡下的物象,我生活在城市里,又该如何来联想?那么,古诗就是很好的增加积累的途径。城市里,也可以凭栏,也可以临窗,也可以面对星星和月亮来联想。时刻记得把思维的缰绳紧一紧,别让思维跑得不着边际了。上下联内在的关联,靠自己的交代来维系。

温酒一壶,但等月儿圆后饮==

呵琴满指,直须知己面前弹

象这样的对句,我们的思路,就应该在字面上做出呼应的陈述

上联,有期待,下联,我们就要有交代。拿月儿当知己,酒且温,月且待,揉弦一曲先弹来。下联,扣住了月儿圆后才饮的期待,下联就把这个等待的时间利用起来,在等月儿圆的时候,先弹一曲,以慰惆怅。但等是期待,直须是交代,这也是转承的字眼。很多同学意思能到,就是转接的时候用字不到,或者不贴切,这就需要多看看别人如果把握的这个过渡了。总之,一切的答案,都可以从古诗中得到解答。

不识桃源迷汉姓-

象这句,就有很大的空间可以任我们来联想,来发挥。我告诉过大家,模糊对法,其实,模糊对法,我们不仅仅只可以在数字联上面来实行,在这样的句子前,我们也可以适时的采用。当我们不知道出句之典来自何处的时候,就可以用我们知道的典,或者传说来化用入句。似是而非,模棱两可,对出来的,你可以这样想,也可以那样想,都能自圆其说。这就更需要丰富的知识面来做后盾。也可以把上联理解为对桃花源记的典,也可以把上联理解为只是个借意。正因为这个出句比较模糊,所以,我们对句也可以模糊。上联我们基本能确定的是,出句人,应该是有某种表达,要么是指,不知道桃花源的人是没有读过多少书的人。要么是指误入桃源,抛却了姓字功名。我们对句,就是阐明自己对出句疑问的交代。桃源迷汉姓,松径有秦官。这是桃源迷汉姓的来由啊

酬杨比部员外暮宿琴堂朝跻书阁率尔见赠之作

朝代:唐作者:卢照邻体裁:五律

闲拂檐尘看,鸣琴候月弹。

桃源迷汉姓,松径有秦官。

空谷归人少,青山背日寒。

羡君栖隐处,遥望白云端。

不识桃源迷汉姓--

只因小隐效陶公

象我这样,顺势而为,就以小隐做交代。很多同学对句,为了应对上联的词性、平仄,就现在自己造词,这不是不可以,但是,造词造句,都要在符合大家认可的范畴内进行。断章取意很正常,并且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我们现代人接受的教育是白话文的语文教育,不是古人时代的教育方式。我们接受白话文式的教育,却又要用古诗的形式来表达,这是个矛盾,因为,近体诗的格律包含很多我们现在不曾接受的教学内容,音律,声律,是我们现代人几乎很少涉及的,而古人的教育就一直包括和存在着,他们的词句,非我们现代人所受的教育所能达到的高度,我们借用,化用,是最省事省心的办法。当然,前提是必须你得懂他才有操作运用的可能。在15期,我不知道临屏出了个什么句子,但是,有个同学对了个,我记得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对的最后三个字:怨谱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