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的上班族压力很大,业余生活都喜欢用旅游来调剂心情,如此一来,各个景点一到节假日,无论成名已久或刚刚开发,都能看到一队接一队“驴友”结伴而来的火爆场景。大家出发之前一般都要查些资料,以便对目的地有一个整体的概念,设计大致的游览路线。不过,某些景点由于斐声中外,可看的点实在太多,随处都是宝贝,前期的准备工作就显得不那么重要,直接前来即可一饱眼福。我去雁荡山,就是单纯的慕名前往。 驰名在外的雁荡山,是温州最有名的景点。从温州市区出发,跟着车上的导航,雁荡山的轮廓逐渐清晰。根据入山口的指示牌,才知道有8个景区,我和朋友随意选择了灵岩作为首站。进门时,有几个大姐问我们是否要请导游,我们商量既然没有做准备工作,为避免错过精彩,还是有人讲解为好。灵岩以石闻名,走不多远就看到前方山顶上几个石块,状似青蛙,当地人美其名曰“百蛙开会”。导游透露,实际上是99只蛙,还有1只在不远处,孤零零地望着开会的地方,是因为它太过贪玩以致掉队,正在苦苦追赶。听来好笑,且略感牵强。其实很多地方为了增加景区的看点,往往会发挥众人的想象力,编织几个美丽的传说,吸引游客前来。但明明知道故事是假,游客们却大多倾向于接受这些故事,留下一些回味的空间。 里面还有不少奇峰怪石,根据导游的讲述,的确像是很多故事的记载和证明。不过,灵岩的尽头是一个很小的瀑布小龙湫,或许对很少见到瀑布的人来讲颇具吸引力,但对赣鄱大地的游客而言,实在不算美艳。 我们有些失望地走出灵岩,心有不甘,于是又约去隔壁的灵峰景区。买了门票后才知道该景区分日景和夜景两块,要看两种景观就必须买两次票,真是赚钱的好方法,我们有点半信半疑。灵峰和灵岩一样,也是以石取胜,什么姜太公钓鱼、老鹰展翅、合掌峰、虎口拔牙、斗鸡峰,把大自然的天然造型描绘得栩栩如生。特别是“一线天”上的观音洞,夹在两块大岩石之间,可避风雨,独具一格,已有近千年历史,香火旺盛,附近居民常来参拜。 同样一块石头,能在白天和夜晚以完全不同的两种风格示人,也是雁荡山的天生特质,其他山脉不管如何妆扮也无济于事,嫉妒也毫无用处。因此,我们怀着期待的心情留了下来,静待夜幕降临。有的游人显然是一心冲着夜景而来,踩着时间点鱼贯而入。尽管下午已经走了一遍,但夜色笼罩下的灵峰依然充满着神秘感。除了路边的几盏贴地路灯发出一点幽暗的光芒,就只剩导游的手电筒指引道路。有的山石白天是一个面貌,晚上又在夜幕的掩饰下更换衣着,就像是使用了易容术一般,完全看不出先前的模样,引来啧啧称赞。最关键的是,雁荡山的“粉丝”们以超凡的想象力把整个夜游的路线用几个精彩的故事串连起来,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故事以一个妙龄少女守望情郎为主线,从痴望到相会,从拥抱接吻到放牛娃偷看,从老婆婆找孙子到她与洋公公的跨国之恋……我们就像看童话一样,跟随着线索往后翻页,自然而享受。那个深藏在“一线天”内的古庙,连同包裹它的两块巨石,已经悄然变成少女倚在情郎肩膀上温情脉脉的图画,且越看越像,越看越有味。 经导游的指点,原本不起眼的石头都变成了一枚重要的棋子,点缀着某一条线索。更有甚者,同一块表现人物头像的石头,随着脚步和方位的移动,会展示出不同的性别和年龄,美仑美奂。此外,雁荡山唯恐游客不尽兴,还造出了一些单独的景致,如犀牛望月、兔子献宝、少女弹琵琶、寿星送客,等等。不得不钦佩温州人民的形象思维,把大自然赋予的景致演绎得如此诱人,再加上每个导游同是添油加醋又风味各异的解读,平白生出一个个美丽动人的童话故事,使人们全然沉浸于这首悠扬的幻想曲。 想象力如若运用得好,不仅仅能激发智慧,也能创造财富,雁荡山就是最好的证明。从这个意义上讲,想象力也是一种重要的生产力。 (刊登于2012年4月8日《南昌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