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龍雪山腳下的藍月谷

 二氧化硅2012 2019-05-06

玉龍雪山處於青藏、雲貴2個高原的銜接部位及滇西北橫斷山區和滇東高原區2個地貌形態組合區域的交界地帶,為橫斷山系雲嶺山脈的主峰,屬年輕的石灰岩斷塊褶皺山。由於地殼不均衡的上升,形成高山、深谷、山間盆地相間的地貌形態,屬橫斷山系切割山地峽谷區,橫斷山北段高山峽谷亞區。地史上屬滇西大地槽的一部分,古生代至中生代曾幾次遭受海侵海退的影響,第三紀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延繼到第四紀,玉龍山最後形成於此時。



玉龍雪山地層屬滇藏地層區。主要是中泥盆紀至中石炭紀的碳酸鹽岩,其次是二迭紀的玄武岩夾灰岩,三迭紀灰岩夾砂頁岩。山體南段有石炭系、二迭系玄武岩與灰岩互層及其它變質岩。白沙村以南主要為三迭系岩層。二迭系玄武岩及玄武岩變質的綠色片岩和綠岩見於西坡虎跳峽谷及金沙江河谷地區。東坡及山麓可以見到第四系不同冰期的冰積和冰水沈積物。



玉龍雪山是亞歐大陸最南端的現代季風海洋型冰川分布區,據1994年出版的《冰川編目》顯示,玉龍雪山分布有19條現代冰川,東坡15條,西坡4條,總面積11.6平方千米,白水1號冰川為其中規模最大的冰川,長2.7千米,面積1.5平方千米,平衡線海拔約4800米,冰川末端海拔約4200米。


玉龙雪山风景名胜区游客中心 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15公里处


玉龍雪山位於雲南省麗江市境內,東界麗(江)鳴(音)公路,西臨虎跳峽澗、南起玉湖,北至大具下虎跳峽口,地處東經100°4’2」~100°16’30、北緯27°3’2」~27°18’57之間,雪線高度介於4800~5000米之間。



玉龍雪山


位於100°4′2″~100°16′30″、北緯27°3′2″~27°18′57″之間,景區面積為415平方公里,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發育有亞歐大陸距離赤道最近的溫帶海洋性冰川。玉龍雪山是納西族心目中的神山,納西族稱為「吾魯」,意為銀色的山岩。十三座雪峰連綿不斷,宛如一條「巨龍」橫空出世,故名「玉龍」,又因其岩性主要為石灰岩和玄武岩,黑白分明,又稱「黑白雪山」。



玉龍雪山已開發的旅遊景區(點)主要有:冰川公園、甘海子、藍月谷、雲杉坪、氂牛坪等。



玉龍雪山冰川博物館



藍月谷位於玉龍雪山東麓甘海子以北、雲杉坪南側的山谷之中。湖里的水較涼。藍月谷的水裡面有銅離子,所以不能飲用。源自雪山冰川的萬古冰雪消融之後順著峭壁流淌而下,不斷匯集為山澗、溪流,最終在藍月谷上游深谷之中形成了清澈見底、甘冽無比的河流,因河床由白色石灰岩構成,使整條河水呈現出白色光澤,顯得分外純淨,故得名「白水河」。



藍月谷


玉龍雪山的冰雪融水自雪山東麓穿谷而過,因月亮在藍天的映襯下倒映在藍色的湖面上,又因英國作家詹姆斯·希爾頓筆下《消失的地平線》一書中描寫的藍月亮山谷近似於此,故名「藍月谷」。


藍月谷的水在流淌過程中因受山體阻擋,形成了四個較大的水面,人稱「玉液」湖、「鏡潭」湖、「藍月」湖和「聽濤」湖。湖岸四周植被繁茂,遠處雪峰映襯。湖水是透明的,近乎凝固的湛藍中,些許的綠意點綴其間。於湖心四顧,白雲連橫,浮於山際,倒映在湖面,如夢幻影,疑是仙境。



從乾海子到雲杉坪之間,有一條山谷,谷內林木森森,清溪長流,谷底清泉長流的河,叫白水河。因河床、台地都由白色大理石、石炭石碎塊組成,呈一片灰白色;清泉從石上流過,亦呈白色,因色得名「白水河」。白水河之水來源於四五千米高處的冰川雪原融水。



白水河


發源於雪山東麓,因河床系石灰岩,河水呈白色而得名。清冽的河水如瓊漿玉液般滋潤著玉龍雪山每一棵草木。


藍月谷景區白水河


位於玉龍雪山中部腳白水河,為玉龍雪山冰川資源保護工程而修建的人工堤壩形成階梯瀑布和湖泊景觀,人工輔助景觀與雪山、冰川、雪線、冰磧丘陵、冰蝕谷、冷杉、雲杉等構成一幅壯觀瑰麗的人間仙境,四季景色變化迷人,是人地協調景觀的代表,白水河是因河床冰磧石是白色大理岩、石灰岩在泛藍的富含GaO的冰川雪水中呈白色之故。


側磧壟


一種分布於冰川外圍的起伏冰積地形,因冰川消融導致冰磧物堆積而形成。側磧壟物質由大小不一的岩石碎屑組成,碎屑源自石灰岩、大理岩、玄武岩和變質岩。在黑白水、藍月谷、甘海子、乾河壩等地廣泛分布。側磧壟高度50米到大於250米,長度超過1000米。側磧壟是冰川活動期次和範圍的依據。



藍月谷白水台


從甘海子出發到藍月谷,乘坐電瓶車抵達的第一站是白水台,這裡是藍月谷最值得拍照留戀的地方之一。來到白水河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洗手」,為什麼要洗手呢?因為每一年納西族的智者東巴都會來到這裡為麗江人民祈福,祈求一年平安吉祥。所以親臨到這塊福地的人們,也可以洗洗手沾沾光,把好運帶回家。在這裡還可以騎高原氂牛游走白水台、穿民族服裝在雪山腳下歡舞、品嘗高原特色小吃,體驗少數民族的生活方式,喜歡的照片可以當場打印留戀。


氂牛傳奇


傳說很久以前,人們只有騎上聖潔的氂牛,才能趟過湍急的白水河,到達夢想的彼岸——「玉龍第三國」。今天,藍月谷「氂牛騎士」已成為玉雪山體驗之旅的代表影像。



玉龍雪山的藍月谷是從雲杉坪到毛牛坪的一個峽谷。在旅遊區開發的早期,白水河只不過是遊客前往雲杉坪、氂牛坪等景區途中稍事休息的野地。後來稍加休整,在白水河觀景大橋附近形成了類似於「白水台」的人造小瀑布,受到廣大遊客的歡迎。隨著人流不斷在此停留、遊覽,白水河大橋儼然成為旅遊區的一個遊客集散點。



鏡潭湖


根據納西族男女對唱中的「泉水到處流,泉流旺潭水,潭面淸又亮,賽過小銅鏡,鏡破不必怕,潭水當鏡子,哥妹又相聚,笑影泛潭水,潭水是鏡子,哥妹水中笑,請哥莫心焦」的意境,取名為「鏡潭湖」。最佳景點是「三瀑疊翠」,耳邊盡是水流衝擊石塊的清脆之聲。



氂牛坪納西語稱為「閣展古」(閣是高山草甸,展為有如星朵羅列,古為一方或一隅),意思是一方有如星朵羅列的高山草甸。海拔為3700米,一年四季風景如畫。



玉液湖


藍月橋的右側就是玉液湖,這是藍月谷四湖中最大水域,碧藍湖水掩映在峰巒疊翠間,澄澈的湖水是透明的藍,近乎凝固的湛藍中,些許綠意點綴其間。


從湖心四顧,白雲連橫,浮於山際;湖面的倒影如夢幻影,猶如仙境。玉液湖之名源於現代納西族學者木正源《雪山十二景》之《白泉玉液》:「忽訝銀河瀉,奔流到下方,尋精融玉液,山骨釀瓊漿。」一詩。玉液湖有山有影,水中之影擴大了玉龍雪山空間的景域,因而產生了虛實之美。


水上棧道更是拉近了遊客和湖的距離,最美不過的果凍藍,彷彿有種安撫人心的力量。鼻尖略帶涼意的空氣撫慰著躁郁的靈魂,玉液湖就是擁有這種沈靜人心的魔力。



《一滴水經過麗江》是阿來寫作的散文,本文通過描寫一滴水的旅行,講述麗江的風情。本文入選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語文教材第20課,並特邀梓君為課文錄音。


阿來,藏族。1959年生於四川省馬爾康縣,當代著名作家,四川省作協主席,兼任中國作協第八屆全國委員會主席團委員,全國人大代表。其主要作品有詩集《稜磨河》,小說集《舊年的血跡》《月光下的銀匠),長篇小說《塵埃落定》(200年鞅獲第5屆茅盾文學獎)《寶山》《格薩爾王》,散文《大地的階梯》等。



東巴文簡介


東巴文是一種兼備表意和表音成分的圖畫象形文字。其文孿形態十分原始,甚至比甲骨文的形態還要原始,屬於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態,但亦能完整紀錄典藏。


東巴文是雲南省西北部的少數民族納西族所使用的文字。東巴文於納西族的宗教典籍兼百科全書的《東巴經》。由於這種文字由東巴(智者)所掌握,故稱「東巴文」。



通往雲杉坪

雲杉坪海拔3240米,是玉龍雪山東面的一塊林間草地,約0.5平方公里,海拔3000米左右。納西語稱為「吾魯游翠閣」,意為殉情之地,在納西東巴經典《魯般魯饒》中,曾把雲杉坪描繪成白鹿當耕牛、赤虎當坐騎、雉鳥來報曉、白雪釀美酒、樹上結金果、潔淨無蒼蠅的理想樂園,即納西族傳說中的「玉龍第三國」。


藍月湖


根據《東巴經》記載,古時人類遭受洪水,陸色二神用筏子將子民引渡到白水河畔的陸地,又把筏子變成閃著藍光的寶石盤子,那盤子似一輪吐著藍光的月亮。


從此,雪山的綠色山谷里便潛伏了一輪永恆的藍月亮,「藍月湖」因此得名。藍月湖是藍月谷中第二大水域,順水流而下,淺灘、小島、細流,陽光斑駁間搖鬼的水草牽動了人心,沿著木棧道漫步,水光瀲灧,與對面湖岸的層林相連,山光水色頗悅入目。



山坡上的納西東巴象形文字「?」字,發音為「guo」,表示心心相印,意為「情」,男女雙方有感情的意思。由於納西族青年女子善良、純樸、勤勞,特別喜歡刺繡、男子送一個繡花針給心愛的女子,表示喜歡。納西族青女把純潔的愛情聖地——玉龍雪山作為永恆的見證。



聽濤湖


這裡湖水的落差極大,當湖水穿過聽濤湖飛流直下時便發出滴滴答答的響聲,就像楊琴發出旋律一般飛流急瀉,跌落在湖中,已是噴珠濺玉,激流瀉過的響聲,宛如笙歌琴音,因此這裡是文人墨客吟詩作詞的好去處。


據說,在聽濤湖邊,如果一對男女彼此能夠聽到自己的心聲,那他們的誠意定能象吉盤若和吉納命一樣感動神靈,讓他們結下一段善緣,成就一樁美滿婚。



甘海子位於玉龍雪山東麓,原為高山冰蝕湖泊,後因雪線上升,積水減少以至乾涸,人稱「乾海子」,是一個三面環山的高原草甸,整個大草甸長約4公里,寬約1.5公里。



甘海子


甘海子是玉龍雪山的三大草甸之一,海拔3050米,原是一片亞高山冰蝕湖泊,在洛克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時拍攝反映玉龍雪山照片中,還可以看到「甘海子」夏季積水的湖泊,後來因為雪線上升、積水減少以致乾涸,於是人們把這裡稱為「甘海子」,甘海子地勢平緩起伏,似一隻蟄伏的猛虎;雪山主峰迎面聳立,似蛟龍騰空,可謂臥虎藏龍。山腳森林茂密,坪中低矮松樹散落,眼前還不時可見徜徉於綠色中的氂牛和羊群,呈現出一派高原牧場風光。


玉龍雪山在古代至中生代曾遭受海侵海退的影響,第三世紀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延續到第四世紀,玉龍雪山最終形成。由於地殼不均衡的上升形成高山、深谷、草甸相間的地貌形態,加上多次冰期作用,從而留下大量冰川侵蝕地形,以及各種冰川堆積物,在甘海子這一帶,至今殘存大片冰磧石,為研究古代海詳沈積提供了便利的條件。



為什麼叫甘海子?


甘海子位於玉龍雪山南段山腳,是一片低窪的冰蝕地形和冰磧堆積區,東邊是終磧堤,南邊是側磧壟、西邊(玉龍山腳)是冰磧台地,中部是喀斯特窪地。來自冰川的雪水和四周徑流匯聚成湖,後又由於湖水滲入地下,以及蒸發損失和補給不足,冰蝕湖泊成為沒有水的乾窪地,當地人稱此為甘(乾)海子。甘海子已開發成玉龍雪山旅遊服務基地。



玉龍雪山植物垂直分布圖


玉龍雪山上植物資源豐富,從海拔1800米的金沙江河谷到海拔4500多米的永久積雪地帶之間,有著亞熱帶到寒帶的多種氣候,種類繁多的植物,按不同的氣候帶生長在山體的不同高度上。組成了非常明顯且完整的山地植物分帶譜,成為滇西北橫斷山脈植物區的縮影。


海拔2700~3200為雲南松林帶,一般為疏林且多灌叢;海拔2700~3900為針闊葉混交林帶、硬葉常綠闊葉林帶,以麗江鐵杉針闊葉混交林和黃背櫟、長穗高山櫟林為主;海拔3200~3800米為亞高山針葉林帶,以麗江雲杉林、大果紅杉林、長苞冷杉林為主。海拔3900以上為亞高山岩漠稀疏草叢植物帶,終年積雪並有現代冰川發育,主要分布杜鵑短灌叢和嵩草類組成的草甸。


玉龍雪山地處現代裸子植物及被子植物的形成中心及分化中心,種子植物145科3200余種,其中作為種子植物模式標本產地的植物有800多種,以麗江和玉龍雪山命名的植物有139種。藻類植物31科196種,地衣植物17科20多種,苔蘚植物有苔類45種、蘚類130種,蕨類植物220種。玉龍雪山是雲南省著名的園藝類觀賞植物的主要產地。有報春花60多種、杜鵑花50多種、蘭花70多種。杜鵑、報春、龍膽為特有屬種、合稱為世界三大高山花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