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俾斯麦家族与二战:铁血宰相后人的沉浮

 轻风无意 2019-05-06

俾斯麦家族的历史可能最早可以上溯至1270年左右,不过最光彩夺目的片段当属普鲁士王国及德意志第二帝国首相奥托·冯·俾斯麦,他纵横捭阖,对外进行有限度的局部战争,对内恩威并施,为普鲁士王国开疆扩土,成就了第二帝国。二战时期,他的几位孙辈,曾孙辈后人也登上了历史舞台。

俾斯麦家族与二战:铁血宰相后人的沉浮

俾斯麦家族徽记和奥托·冯·俾斯麦

克劳斯·冯·俾斯麦

克劳斯·冯·俾斯麦出生于1912年,是铁血宰相的孙辈,二战期间,他在德国陆军中担任军官,于1939年和1940年分别获得一级和二级铁十字勋章。1941年,他的部队隶属于北方集团军群,参加了苏德战争,他已经是第32步兵师第4步兵团第2营营长,这支部队在苏德战线的北方作战。同年12月31日,克劳斯中尉获得了因为指挥第2营作战出色获得了骑士十字勋章。

1942年,克劳斯的部队陷入杰米扬斯克(又译德米扬斯克)包围圈,无疑他是幸运的,苏军在哪方面都不具备围歼德军重兵集团的条件,加上德军的成功空运和顽强抵抗,他的部队逃过一劫。

伺候,第32步兵师长期在苏联北方作战,躲开了战线中央与南线的一系列恶战,比如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白俄罗斯战役等等,

1944年11月26日,已是团长,军衔为少校的克劳斯获得橡树叶饰,成为第669名获得橡树叶饰骑士十字勋章的德国军人,他的授勋理由是:指挥的第32步兵师第4步兵团作战坚定。

对比二战时代许多骑士十字勋章获得者,我们可以发现,许多获得者要么作战极为出色,要么击沉了若干敌舰,击落若干敌机,击毁若干敌坦克才获得如此高级的勋章。笔者猜测还是他的祖辈起了作用——铁血宰相的后人在大战中努力作战是个非常好的宣传典范。

二战结束后,他声称在东线作战时拒绝执行希特勒的“苏军政委令”,即抓到苏军政工人员一律枪毙的命令,再加上是国防军系统的军官,脱离了纳粹化的干系,还在1961-1976年间担任西德广播公司总监,1973年又获得了西德的联邦十字勋章。1997年去世。

总的来说,这位俾斯麦的后人还是很幸运的,获得了不少荣誉。

俾斯麦家族与二战:铁血宰相后人的沉浮

克劳斯·冯·俾斯麦获得骑士十字,橡树叶饰和老年照片

海因里希·冯·艾恩西德尔

严格来说,海因里希伯爵是铁血宰相的外曾孙——他的母亲是伊雷妮·冯·俾斯麦-申豪森。二战期间,他进入德国空军第2战斗机联队担任战斗机飞行员,飞的是梅塞施密特Bf-109。

1942年2月,他所在的战斗机部队参加了突破英国海军封锁的“刻耳柏洛斯行动”,期间护送德国海军的沙恩霍斯特、格奈泽瑙和欧根亲王号行动,此时英军的剑鱼鱼雷攻击机对德国军舰发起了进攻,海因里希宣称击落了其中2架,不过自己也被击落,但是成功返回德占地区。

1942年6月,海因里希被调往苏德战场,编入第3战斗机联队,这一年春季,德军在南方战线发动了声势浩大的进攻,他的部队参加了对斯大林格勒附近地区的进攻,海因里希在差不多六个星期中,声称击落了33架苏军飞机,最辉煌的一天,也就是8月20日,他击落在6分钟里击落了4架苏军的佩-2轰炸机。因此,他被授予德意志金质十字勋章。

1942年8月30日,海因里希少尉的Bf-109与苏军的伊-16战斗机展开激战,他的飞机受损迫降,被苏军地面部队俘虏。

苏联人很快就查到了海因里希的特殊身份——俾斯麦的后人!这可是个的绝佳的宣传机会。虽然海因里希拒绝回答军事方面的问题,不过愿意写了封公开信,内容包括:

1) 他本人被俘后得到优待。

2) 德国将输掉苏德战争

3) 他的曾外祖父俾斯麦首相绝不会侵略俄国

1943年初,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获胜,俘虏了1个元帅和几十个德军将军,以此为契机成立“自由德国国家委员会”,专门负责劝降和反纳粹宣传,委员会主席是德国作家,德共党员埃里克·魏纳特。恐怕令德国人大感意外的是,海因里希是创始人之一,也是副主席。在二战接下来的岁月里,海因里希利用俾斯麦后人的号召力,积极从事劝降活动。

俾斯麦家族与二战:铁血宰相后人的沉浮

海因里希的军装照片和为苏军工作时的合影

比如下面这张宣传画,海因里希穿着德国空军军服,拿着俾斯麦画像,上面的宣传语用德军书写,大意是:

听一听俾斯麦的后人,海因里希·冯·艾恩西德尔少尉怎么说!他于1942年8月30日,在斯大林格勒被击落!

俾斯麦家族与二战:铁血宰相后人的沉浮

海因里希为苏军拍摄的宣传照片

二战结束后,海因里希在苏军的军管区工作(当时东德还没有成立),不久后获准访问西柏林,但是被美军逮捕,指控他为苏联人搜集情报。同样,俾斯麦后人的身份帮了他大忙,舆论的压力迫使盟军释放了他,并让他返回苏占区。

1948年,海因里希移民去了西德,他本人后来声称是此举因为对苏联有不少意见,德共与左翼政党合并后成立的德国统一社会党对他的评价是,是个不错的反法西斯人士,不过是个小资,对社会矛盾缺乏清醒的认识,因为个人好恶在阵营之间摇摆不定。

就此,王牌飞行员海因里希在西德时成为了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写了关于二战的回忆录,据说因为对苏军比较公正客观的评价,被西德的二战老兵们大加鄙视。此外,还是个桥牌爱好者,赢得两次全国联赛冠军。

2007年7月18日,海因里希在慕尼黑去世,时年85岁。他留下的回忆录于1995年再版,名叫《斯大林格勒:地狱的回忆》。

阿希巴尔德和戈特弗里德

奥托-阿希巴尔德·冯·俾斯麦是俾斯麦的孙子,他在魏玛共和国时代就是德国下院一员,纳粹上台后突击入党,担任外交官,多次出使意大利,被认为和德国搜捕意大利的犹太人有关,战后免于追责,1975年死去。

戈特弗里德·冯·俾斯麦-申豪森也是俾斯麦的孙子,同样在纳粹上台后突击入党,后来在纳粹总督区工作,1944年被授予党卫队旅队长(少将)的军衔,刺杀希特勒事件败露后,被认为间接参加了这个阴谋,不过只是被剥夺了职务和党卫队军衔。1949年死于交通事故。应该说他很幸运了,当时隆美尔元帅也被怀疑与720间接有关,结果是被迫自杀。

俾斯麦家族与二战:铁血宰相后人的沉浮

戈特弗里德和阿希巴尔德

格奥尔格·冯·俾斯麦

格奥尔格是一战老兵,参加过波兰和法国战役,曾在隆美尔的第7装甲师中担任第7步兵团团长,不过需要说明的是,他的姓氏令人浮想联翩,但不是俾斯麦家族的成员,而是德国林业主管,另外一个冯·俾斯麦的儿子。此人在苏德战争初期任第20装甲师师长,后来又调到北非,调回隆美尔手下,担任第21装甲师师长,1942年被地雷炸死。

俾斯麦家族与二战:铁血宰相后人的沉浮

格奥尔格·冯·俾斯麦

评价

从俾斯麦的后人在二战中遭遇来看,显然从铁血宰相那里沾了不少光。俾斯麦首相对比一战中德皇威廉和二战德国,显然比他们高明,他没有进行两线作战,也没有陷入全面战争,而是巧妙地利用各方矛盾,有限度地使用国力,打赢了普丹、普奥、普法战争,而且保住了已取得的利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