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如何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昵称32937624 2019-05-06

化学虽属理科,但也有文科的一些特点,要记的内容比较多。当然,化学对推理能力的要求比较高,这是理科的重要特点。

我试图从学生如何才能学好化学的角度来谈如何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一、要注重对化学概念的学习,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才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例如物质的分类,涉及到的概念很多,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等,我们习惯用知识树的方法来表示它们的从属关系,往往忽视了每个概念本身的内涵和外延,在做题时出错的概率就比较大。以水为例,在初中阶段,水当然是氧化物,因为它符合“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这一概念,但到了高中,老师可能会问到:水是酸吗?是碱吗?按照酸碱质子理论的定义,能给出质子的是酸,能接受质子的是碱,那么,水就可以既看做是酸,又看做是碱。如果我说水是“氧烷”,估计很多人不理解。其实,这是源自有机物的命名方式,CH­4叫甲烷,SiH4叫硅烷,那么H2O就可以称为氧烷。

概念的学习要系统化、结构化,经常进行归纳、比较、总结,才能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二、要注重对化学用语的理解、熟练记忆和运用。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在化学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可以这样说,掌握了化学用语,化学学习就不用发愁了。但为什么很多同学总是出错呢?老师们总是归因于记忆不用心。我不这样认为,拿书写化学方程式来说,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如果在元素符号、化学式、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等任意环节出现问题,就不可能写好。因此,理解应放在首位,没有理解的记忆是很容易忘记的。希望化学老师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如果有所突破,差生的化学成绩将会有大的飞跃。

三、要注重熟练掌握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还要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反应的实质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多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多观察实验现象,多分析实验结果,才会提高我们的动手动脑能力。以时间紧为借口,讲实验、只看视频的做法是极端错误的。以学车为例,有谁只经过看教材和视频就把驾照拿到手的?化学老师是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才把实验操作和现象熟记于心的,我们为什么就不能给学生们机会呢?

四、要培养观察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和严密的思维能力。化学学科的魅力就在于通过精彩纷呈的实验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和严密的思维能力,然后由实验到数字、图表,由具体到抽象,学生的各种能力在体验中提高了。我们要相信学生们的思维力和创造力,关键看老师如何去引导。我至今还记得1990年带过的一个叫李劲的学生,在学习了原子结构以后,告诉我他发现了一个规律,质子数为偶数的原子,其相对原子质量也为偶数,质子数为奇数的原子,其相对原子质量也为奇数。我对他的这一发现大加赞赏(只是提醒他,这里的相对原子质量应该是原子的质量数),并在全班宣布了他的发现。这位同学在随后的初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了全国一等奖,在高中时又获得了省一等奖,最后考入兰州大学。学习化学,对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是有很大帮助的。化学老师要研究十堰市中考的物质推断题和实验创新题,和学生一起探索解题规律,一定能提高全县化学的优生率。

关于化学计算,我不想多讲,学生的问题大多不在计算本身,而在于对化学方程式的理解上。

从老师层面上来讲,一位阳光自信、学识渊博、尊重学生、耐心细致,思维严密灵活、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严格而又不失幽默、敬业而又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化学老师一定会受到学生的欢迎,怎么会担心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呢?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