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影《海魂》:这不是军舰,简直是海盗船!

 暮云深 2019-05-06

1957年,王丹凤在上海电影制片厂(江南)的《护士日记》中塑造的简素华一角不仅成为万千观众的偶像,她唱的那首“小燕子,穿花衣”日后更是成了家喻户晓的经典,而《护士日记》也成为她整个50年代的重要代表作。就在同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海燕)的《海魂》中,她合作了当时中国影坛的2位帅哥“南赵北崔”,即是赵丹崔嵬两位电影领军人物。

电影《海魂》由徐韬导演,讲述的是国军军舰逃亡后、水兵面对长官的残忍行径奋起反抗、发动起义、重返祖国怀抱的故事。电影和同期类似题材的影片一样,强调爱国主义精神、宣扬为了正义而战。但本片的最大特色便是众星云集的演员阵容、多层次的群像刻画与注重对比的场面调度

多层次的群像刻画

电影中的角色没有简单分为正反两个阵营,他们所处的环境、各自立场均不相同

南赵北崔——一冷一热、一沉稳一火爆

电影《海魂》:这不是军舰,简直是海盗船!

作为影片的核心角色或者说是灵魂人物,陈春官塑造得并不成功,赵丹对这个角色也并不满意,曾认为自己演得不如康泰、崔嵬、王丹凤等人。这并非自谦,当然我认为更多的问题也是在于剧本本身对人物交待上有所缺失,仿佛我们看到的陈春官永远都是若有所思的状态,他是沉稳的、有想法、有见识的,但人物的更多的行为逻辑、动作细节却略显含混,这些大标签背后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

电影《海魂》:这不是军舰,简直是海盗船!

窦二鹏相对性格更鲜明点,他是粗线条型角色,性子直率又火爆。只是我认为这个角色比起后来的《老兵新传》和赢得百花奖的《红旗谱》便显得略微简单,人物性格、角色细节不似战长河般丰满,角色也不似《红旗谱》一人两角那样的光彩夺目。

电影《海魂》:这不是军舰,简直是海盗船!

关于侍女一角,电影里虽然篇幅不多,但还是控诉了当时底层人民不公平的命运。王丹凤这次的表现颇为出色,沉默之中带着凄楚。而在《女理发师》里王丹凤则是喜剧表演。(虽然表演上的“包袱”更多是由韩非抖出)

“反派”舰长

电影《海魂》:这不是军舰,简直是海盗船!

而电影中最绝的一角当属舰长刘琼。此前我一直对他的正面角色无感,无论是《女篮五号》还是《牧马人》,都给我感觉角色过于平淡,而舰长一角刻画得可谓入骨。

人前文质彬彬、风度翩翩,显得颇有文化与修养。

说一口流利英语,显得“洋气”。

然后随着剧情的推进,我们不难看出他嘴上温文、内心毒辣,举止看似文雅、实则附庸风雅

电影《海魂》:这不是军舰,简直是海盗船!

而陈述的副舰长虽然也是合乎他一贯路数的角色,但他处理起来也颇有区分度,如果说他很多反角都是笑里藏刀式的笑面虎,这个角色的毒辣则是写在脸上的,对角色的精细设计也与他平时的爱钻研、见识广分不开。不过我觉得这个角色也不算是性格特别多面,虽然说电影里仍有一句“看在你我一起滚过稻草的面上,我今天不罚你”来体现副舰长性格中的另一面,但作为次要角色,终究是没做过多展开。

当书记官(康泰)对老雷头(高博)说:“这不是军舰,简直是海盗船!”时,我们便知道“行动”很快便可以开始了。

电影《海魂》:这不是军舰,简直是海盗船!

而牛犇饰演的小虞虽然说是他早期的一贯戏码,但角色仍不乏可爱之处,我觉得电影最可惜的地方是剧本对赵丹的陈春官刻画得过于模糊

注重对比的场面调度

电影《海魂》:这不是军舰,简直是海盗船!
电影《海魂》:这不是军舰,简直是海盗船!

在描写陈春官、窦二鹏、小虞他们的生活状态时,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语言是朴实的、生活是接地气的。尤为值得注意的是,镜头着重体现了他们生活空间的窄小与逼仄,这也暗示了他们地位的卑微。尤其是镜头对准上下铺之间时,逼仄的空间有种窒息感,而几位主角却谈笑自如,这体现了编导对底层人民乐观坚强、互帮互助的赞美。

电影《海魂》:这不是军舰,简直是海盗船!

而舰长的生活空间则是庞大的,住处之豪华与前者形成鲜明对比,而每次来人通常都是有地位的。在描写舰长日常生活时,也着重体现了他附庸风雅的本质:爱拽文、爱假客套。

电影《海魂》:这不是军舰,简直是海盗船!

美中不足的是导演徐韬对当地生活的展现显得简单化,不似之前的《草原上的人们》来得更为详细动人,这与当时的创作环境不无关系。《海魂》作为南赵北崔两位上影、北影最具代表性的男演员银幕罕见合作,给观众带来的惊喜仍旧不能忽视。

© 本文版权归 宿夜花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下方附上八一厂电影《海鹰》及更多经典电影图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