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牛润梅:我的瘦金体学习之路

 亦秀亦素 2019-05-06

上小学的时候我不懂什么叫书法,只是单纯地喜欢写字。一周一次的毛笔字练习课总是迫不及待,在田字格本上做练习是每日必做的功课,每天学写两个字,一个字写十遍,一直坚持到小学毕业,我常常因字写得工整、漂亮受到老师的夸奖。

后来,我逐渐对书法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接触并临写过麻姑仙坛记、曹全碑、书谱等碑帖,但最让我动心的却是宋徽宗的瘦金体。每每打开字帖,飘逸清雅之气扑面而来,爱不释手。我先后临习了大字穠芳诗、千字文、夏日、闰中秋月、欲借风霜、牡丹、题祥龍石、神霄碑等碑帖,并进行过一些简单的创作。

我读帖的时间远远大于练字的时间,作为一名职业女性,工作家庭都要兼顾,因而用来写字的整块时间并不多,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零散时间进行读帖,细细体会每一个笔画、部首、结构甚至章法,常常“空临”,能保证每日1-2小时的案头练习我已经很知足了。

我重视基本功的训练和有规律的学习,扎实的基本功可以为日后的进一步学习铺平道路,有规律的学习可节省许多时间。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处处留心皆学问,我注意观察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人和事物,美好的诗词歌赋,甚至一句公益广告都想用瘦金体把它记录下来,而当自己动笔写的时候总会发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于是反过来促进自己进步。我喜欢拆字和组字,把帖上现有的字拆开,按瘦金结构规律交错组合,可以组成许多帖上没有的字,为创作带来便利。

我深知我目前的字还有很多问题,以后的学书道路还很长,我将不断进取,向更高的目标努力。

我有幸参加了霍文祥老师的瘦金体在线课程,系统地学习了瘦金体的各种笔画、偏旁部首、结字规律以及创作的一些理论,受益匪浅,尤其是霍老师的作品散发着“古不乖时,今不同弊”的书风,令我钦佩。在此,我衷心感谢霍老师的辛勤教学,感谢他为祖国瘦金书法事业的传承、发展、普及所做出的重要贡献,也祝霍老师的书画事业取得更辉煌的成就!

作者:牛润梅   2019年5月於山西太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