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缘清阁:参观郏县博物馆,认识黄道老窑瓷

 古缘清阁 2019-05-06

5月2日闲暇之时,偶然翻看今日头条时看到了一篇“郏县博物馆工作人员制止游客在馆内拍照”的报道,“黄道窑”这三个字引起了我这个收藏爱好者的浓厚兴趣,次日我就专程到郏县博物馆参观了《窑火斑斓——郏县黄道窑瓷器精品展》。





个人感觉很幸运有这次参观活动,是近距离学习认识黄道窑难得的一次机会。因为这次的《窑火斑斓——郏县黄道窑瓷器精品展》只有两个月时间(从4月26日至6月26日),这次展出的黄道窑瓷器精品共有135件,其中三级品及以上文物69件,这些珍品平时都放在郏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和郏县黄道窑陶瓷研究,一般人是无缘见到的,这些藏品跨越了唐、宋、金、元四个时期,器形丰富,是郏县千百年来文明变迁的见证,突出展示了黄道窑陶瓷的独特魅力。





自从玩上收藏,我就深入研究了唐宋金元时期禹州、登封、汝州、郏县、宝丰、鲁山等地域的各个窑口的特点,在收藏老窑瓷时也曾收到过疑似唐花钧的瓶罐和腰鼓,从这时开始认识郏县黄道窑,但也仅是看文章介绍黄道窑瓷器的特征,不曾见过老窑址发掘出土的瓷片或者整器,通过这次2小时的参观,曾经神秘飘渺的黄道窑古瓷的面纱,缓缓揭开露出了真面目。



郏县黄道窑位于郏县县城西北12公里处的黄道村东马蹄河(又名粉浆河)畔,因窑址在黄道村而得名。她始烧于唐,鼎盛于宋,衰落于金元时期,消亡于明代,历时近一千年。黄道窑瓷器多样的类型、丰富的釉色,杰出的工艺,是我们祖先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因此黄道窑自清代以后尘封于世,不为人所知。1962年和1983年,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冯先铭曾两次来到郏县黄道古窑遗址考察时,发现了唐代窑变花釉标本,得出窑址系“唐钧窑”。并认为唐钧是宋钧瓷的源头,开启了陶瓷窑变之先河,推动了中国陶瓷装饰艺术由单色向多色釉的发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