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河岸边打鬼子

 yhb883 2019-05-06

  90高龄的王国安老人身体健康,他耳不聋、眼不花。长期的军旅生涯,造就了他一副军人的气质。多年前,他从原襄樊市物资局服务公司经理岗位上离休。2019年4月21日,王国安老人接受了采访,谈起七十多年前所亲历的抗日战斗。

我是王国安,男性,1930年农历8月初五,出生在河南新郑市孟庄镇陡沟村我的家乡离滚滚黄河只有50里地。每年收获季节村里的枣子、柿子挂满枝头,地里的花生收获满满。爹娘都是种田的农民,我有弟兄六个,姐妹三个,我排行老三。由于家大口阔,14岁的大哥为了两担麦子(每担250斤)、一担枣子的报酬,顶替别人去当了兵,二哥9岁就出去给地主家当了长工。我到求学年龄段已是民国国学教育,但家里没钱供我去上学堂。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在我家乡烧杀抢掠,犯下人神共愤的滔天罪行。离陡沟村四、五里地的张庄,原来是一个挺热闹的小集镇。有一次,一队鬼子由汉奸带路来扫荡,村民们闻讯后,纷纷躲到地道里,鬼子就让汉奸喊话,说他们是来建设大东亚共荣圈的,村民们不要害怕,让他们出来。有部分村民出来后,鬼子见其中有几个妇女穿的破乱衣服,头发也没梳理好,就让汉奸们从井里打来水,让她们把脸洗干净。见到姿色好的妇女也不避人,当众解衣强奸,有的青年和老人见状来制止鬼子的兽行,鬼子端起刺刀就刺,还用机枪扫射,当场死了不少村民,从此,张庄集镇人可罗雀。抗日战争中期,有一次,日军行军路过我村,听路边的老百姓说村子名叫陡沟村,怕有国军在沟里埋伏,不敢进村,就从邻村经过,陡沟村因此免遭浩劫,可见这时候的日军,也是外强中干的纸老虎了。

1943年,那年我13岁,此时抗日战争正处于战略相持阶段。连续三年的旱灾、水灾、虫灾等自然灾害,造成村里地里的粮食颗粒无收。当时部队正在征兵,征兵实行派兵制,就是每家的壮丁按“三丁抽二,两丁抽一”征兵。我心里想,在家里吃不饱穿不暖,还不如去当兵,也许能混个肚儿圆儿。这年正月十五刚过,家住马庄村的小姨父,约我外出贩牲口。这天,小姨父、他弟弟,我三人一人牵着一头牲口,带的还有牲口吃的草等,去附近的村子贩牲口。临走前,我娘把红薯藤子和黄豆磨碎后,烙了几个饼子塞给我,爹借了几块大洋给我在路上花销。往后的这一周,我们白天去联系卖牲口,晚上就来到饭铺,给掌柜几文钱,掌柜的安排给我们下一口面吃,我们吃完后,就去领床被子,睡地铺。没几天,我带的饼子吃完了,身上也没钱了。我见到附近有军队在开伙,就去要了点吃的。小姨父在部队找到了他当兵的小弟弟,他见到我们后也很热情,在伙房给我们炒了几个菜,我们饱餐了一顿。听说我大哥王国华也在那一带驻扎的14军当兵,当地百姓盛传14军打鬼子打的神勇。我打听了几天,终于获悉他在14军85师255团3营7连当号兵。经大哥介绍,我如愿在该部队7连当了一名勤务兵。这个255团团、连、排主要军官的是四川人,兵源大多来自新郑县。

7连驻扎在洛阳一个叫官庄的地方。我大哥年长我7岁。我被安排在7连3排给排长谭开御当勤务兵。谭排长原籍四川,是黄埔军校毕业生。勤务兵主要忙于看家护院,给谭长官打洗脸水、洗脚水,或出钱找当地大嫂、大妈给谭洗衣服。军官一起吃伙食好的小灶,我们当兵的在排里吃相对差的大灶。

这年阴历三月间,3排从官庄换防到黄河边大西沟,连部驻扎在楚河滩,我排决定这年阴历三月间,3排从官庄换防到黄河边大西沟,连部驻扎在楚河滩,我排决定渡过黄河偷袭日军。战前准备工作进行了几天。我们准备了四挺机关枪,三十几枝步枪以及渡河的船只,计划半夜去摸鬼子的暗堡据点,以打击日寇在当地的嚣张气焰。鬼子在暗堡里也驻扎了相当于一个排的兵力。战前,谭排长说我年龄小、战场危险,子弹不长眼睛,不让我去。老兵鼓励我去,说让我去战场见识见识练下胆子。当时大家穿的还是棉军衣,我躲在几个身材高大的老兵身后,坐船渡过了河面一里宽的黄河。过黄河后,不巧谭排长看到我了,训了我几句后交代我注意安全。这次战斗打的很漂亮,我军没费一枪一弹,把暗堡据点的鬼子一窝端了。趁他们熟睡之际,我们的士兵翻身跃上一个土坎,偷偷摸上去用匕首杀死了一步哨,接着又端了鬼子的二步哨。摸进营房见到睡觉的鬼子,先把他们的枪支都搬走了。中国士兵见到这些平时作恶多端的鬼子,个个狠的牙弯弯生的,上前一个个把他们掐死了。我和几个士兵在土坎下接应,负责转运枪支弹药、罐头等战利品到船上。乘刚天亮,3排就悄悄渡过黄河。其它据点的日军发现情况不妙后,就追击我们打我们。鬼子用机枪扫射黄河河面,我们跑的却连人影都不见了。

还有一次,3排在黄河下游的一个地方,端了一个鬼子据点。这次全排除了几个老兵和炊事员没去战场外,剩余的三十个兵全去了,这次也全歼了驻守据点的鬼子。但我们三个士兵在凯旋后,在返回渡黄河的船上,三个士兵中枪受了伤。

1943年初夏,255团在梅家山,和鬼子打了一次阵地战。梅家山是往返洛阳的必经之地,山里居民少。战前,在一个山洼,团长召集连长以上军官召开军事会议,布置了作战方案。布置各营防守的阵地,255团的9个连各防守一个阵地。当晚7点多,战斗打响了。鬼子开始向我们阵地打炮,因我军目标比较大,我们没受到什么损失。但随着战斗的推进,鬼子开始冲锋,我军就不断有受伤的士兵被抬下阵地。我和军需官来到前线,给受伤的士兵发军饷,以安抚他们。这次战斗打了一个星期,战斗比较惨烈。仅5班的12名士兵就挂彩9名,7、8连还跟鬼子拼了刺刀。打到最后,鬼子和我官兵的死尸遍布阵地,我军全团只剩下一半的官兵。

1944年春上时,255团还打了一次防御战。这次是我团在洛阳龙门口掩护洛阳前线的部队撤退。全团1200官兵守到那,我们阻击鬼子的冲锋。战斗从晚上七点多钟开始,我们多次击退了鬼子的冲锋。战斗一直进行到第三天太阳出山时才结束战斗。这次战斗打了一天半,我团士兵受伤挂彩的较多,最后,我团成功地阻击了鬼子。每次战斗前,身在一个部队的大哥都很关心我,嘱咐老兵们在战场上照顾我。战斗结束后,还来驻地看望我,弟兄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1945年6月的一天,当时我们驻扎在重庆璧山县丁家凹镇,接到命令要换防到重庆市区的小龙坎。全团从丁家凹出发,当时团长在军校培训,部队由曾副团长指挥。他集合队伍给我们讲话,“给你们报告一个好消息,日本鬼子投降了!”,大家顿时欢呼雀跃,把军帽扔向天空,相互拥抱着,脸上挂满了喜悦的泪水。当天整夜当地的百姓、商人燃放鞭炮,以示庆贺这来之不易的抗战胜利。

1947年3月,我光荣地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并在1949年入了党,为党和人民奉献了一生。

2015年9月10日那天,我从医院看病回来,单位负责老干部工作的小庄给我打电话说,明天市委老干局要来人,给你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当我拿到这枚奖章后我喜极而泣:我的抗战军人身份终于被承认。感到在有生之年,能享受到这无上的荣誉,是党和政府对我们这些抗战老兵莫大的关怀。那几天,我们全家老小都沉浸在无比喜悦中。

在樊城长征路王国安家采访

文字记录 郭兵 摄影赵静君,参与人刘雪蕾、 康继会,其女王小红陪同采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