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位相声界泰斗,郭德纲垫底,第一是中国人的骄傲!

 来开好运 2019-05-06

相声(Crosstalk),一种民间说唱曲艺。它以说、学、逗、唱为形式,突出其特点。

中国相声有三大发源地: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和南京夫子庙。相声艺术源于华北,流行于京津冀,普及于全国及海内外,始于明清,盛于当代。主要采用口头方式表演,以北京话为主。主要道具有折扇、手绢、醒木。表演形式有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等,是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又深受群众欢迎的曲艺表演艺术形式。

这几年郭德纲再次扛起了相声的大旗,也是非常的受欢迎。今天就说一下这几位相声界的泰斗人物。

第五位郭德纲

泰斗这两个字很多人可能觉得郭德纲不配,认为他年纪轻轻的没有资格得到“泰斗”这两个字。但是这两个字的解释是,他对相声的带来的影响力。这几年相声行业确实一直在走下坡路,可以说相声的第二春就是被郭德纲带起来了,当然也能算的上是相声界的“泰斗”,但是他的作为也只能垫底。

第四位师胜杰

师胜杰是侯宝林大师的关门弟子,郭德纲没有成名的时候,师胜杰就因出众的才华和不俗的相声功底在主流相声界打出一片天地,曾经郭德纲想拜师侯耀文,还是当时协助侯耀文的师胜杰给郭德纲教导,帮了郭德纲不少。

师胜杰七岁登台与父亲合说《捉放曹》。

侯宝林主动提出收其为徒。

师胜杰的代表作几乎都是以黑龙江为背景的。像《好市长》讲述了哈尔滨的一位市长为了解决市民生活问题深入基层,甚至连早点问题都亲自抓;而小段《爱优点》则是把东北小伙小姑娘的性格通过谈恋爱表现得淋漓尽致,看似调侃,实则打趣,这个小段也深入人心。

在东北的黑土地上,有众多相声名家为传统艺术的推广普及、为这门艺术在京津以外开枝散叶做出了毕生的贡献,师胜杰无疑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之一。

第三位马三立

1914年马三立生于北京。16岁登台,88岁谢幕,马老一生作品无数。87岁高龄时,他仍坚持在纸上默写相声段子,还对儿子说:“我得锻炼记忆力,长段子不能生疏了。演出的传统相声有200多个,主要有《吃元宵》、《相面》、《卖五器》、《开粥厂》等。他创作、改编并演出新的相声节目六七十个,包括《买猴》、《偏方治病》等。多年来他培养了阎笑儒、班德贵、连笑昆、方笑天、常宝华、高笑林等众多相声演员。

第二位侯宝林

侯宝林(1917-1993),1917年11月29日(农历十月十五日酉时)出生于北京 。侯宝林先生是相声界具有开创性的一代宗师,相声表演艺术家,善于模仿各种方言、市声、戏剧表演。他说相声,语言清晰,动作自然,神态洒脱,寓庄于谐,化雅为俗,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他注重相声的知识性、趣味性和评论性,对相声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

第一位张三禄

张三禄(道光、咸丰年间人,具体年月日不详),别名:管儿张,相声艺人、八角鼓艺人。清朝道光、咸丰、同治年间北京人。

他是目前见于文字记载最早的相声艺人,其艺术生涯下限大抵在清朝同治年间,上限在咸丰或道光年间。根据相关记载并推测,张三禄本是八角鼓丑角艺人,后改说相声。代表作《贼鬼夺刀》、《九头案》。

在清代“百本张”钞本子弟书《随缘乐》一篇中有“学相声好似还魂张三禄”的字句,亦可见张三禄的相声艺术在相声发展早期已有重大影响。被公认为“第一个说相声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