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海鸟可以将海水淡化,转换成自身所利用的水?

 天使之剑 2019-05-06

生活在海洋中的动物,能将海水淡化,转换成自身所利用的水。人们在向海洋进军的时刻,也希望能像海洋动物样,在出海远航或探测考察时,不需要背上沉重的氧气瓶,更不需要装载配备大量的淡水,就能随便享受用之不尽的海水。大家知道,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食盐)和其它多种元素,特别是过多的盐份,这对一些海生动物,如鳄鱼、海龟、海蛇、海蜥蜴和许多海鸟,如信天翁、海鸥、海燕等的生活,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可是,它们却能巧妙地处理这个问题。

“鳄鱼的眼泪”。很久以来,人们总是用这句普遍的谚语,来形容那些表面上箱哭流涕,而心底里爱搞小动作的伪君子。因为,古代传说每当鳄鱼在吞食被猎者时,总是伤心流泪,痛哭不止。可是,近十几年来的研究证明,这并非出于悲痛,也不是多愁善感,而是为了维持生命由于爬行动物的肾脏排泄功能并不完善,致使体内多余的盐份无法排除,但它们有一个特殊的腺体——盐腺,来承担“净化”工作。这个腺体正好位于鳄鱼的眼睛附近,当它一边大口吞咽猎物时,一边则泪流满面,这种现象往往会使些不明真相的人上当,认为鳄鱼是不忍心将牺牲品吃下肚。

常年生活在海域中的海鸟,如信天翁、海鸥和海燕等,人们也发现它们把喝进去的海水又“吐”出来。实际上,这种流出来的水也是从位于眼睛附近的盐腺里,经过鼻孔淌到喙端、再滴到外面的,看来好似在吐水。动物的盐腺构造基本相同。在盐腺当中有一根管子,它向周围辐射出几千根细管,这些细管和血管交织在一起,就可以把水溶液中多余的盐分离出来,再经过中间的管子排到体外,从而维持正常的渗透压。经过盐腺的“淡化”处理,动物即可得到生命必需的淡水。

人们在海上作业或远洋航行时,舰船上必须带上足够的淡水,这不仅增加船只的负荷量,同时也极不方便。尽管也可以装上海水淡化器,但目前这种设备还嫌其结构复杂,费用昂贵,效率较低,不能根本解决问题。一旦海上发生事故遇难者也不可能随身携带淡水,更不可能背上目前这样笨重的设备。遇难者得不到需要的淡水是一种极大的威胁。如果我们能够模拟海鸟和其它海生动物那种携带方便、轻巧灵活、效率较高的海水淡化器,将在开发利用海洋宝库中,使海水淡化的工作取得很大的突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