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商业丨比拼多多还狠!所有商品免费,却年赚400万,它凭什么?

 YXBTSG 2019-05-06

商业丨比拼多多还狠!所有商品免费,却年赚400万,它凭什么?

日本有家奇葩店:所有商品通通免费,随便吃随便拿,却年入400万;供应商心甘情愿免费进货;品牌商主动交钱,只为让商品多挂两周。

所有商品免费,如何赚钱?如何吸引供应商进货?如何吸引品牌商入驻?

且看这家叫Sample Lab的日本小店是如何出其不意,让挑剔的顾客和精明的厂商情愿被“套路”的。

商业丨比拼多多还狠!所有商品免费,却年赚400万,它凭什么?

奇葩店:所有商品通通免费

在日本东京原宿,有家大名鼎鼎的精品体验店,名曰Sample Lab(体验工坊)。

此店成立于2007年7月,活了11年,火了11年,一年狂赚55万多美元(约400万人民币),是零售商们的膜拜对象。

由于生意太好,店家无奈整出款APP,每天只接见700个人,顾客需提前两周线上预约才能入店,就算如此,队伍依然长龙不断。

为啥它那么出名的?

原因就在于它“奇葩”的经营模式,店内所有商品通通不收钱,进店的顾客随便吃随便拿,挑够五样即走。

更奇葩的还在后头,就算商品免费,它照样赚钱,照样囤积一批忠实客户群体,照样吸引各大供应商和品牌商的入驻。

商业丨比拼多多还狠!所有商品免费,却年赚400万,它凭什么?

看到这里,你一定想说,商品免费,肯定是杂牌货、劣质货、快过期的吧?

非也,此店有一套严格的审核标准,所有商品需要经过机器的严查,保证质量过关才能上架;

那么,你又会问,就算质量有保障,商家肯定在包装和体积上动了手脚,不然怎么赚钱啊?

也不是,这家店的产品虽为试验装,但有质有量,绝不是国内那种迷你型包装,且种类丰富,多达90种,包括辣条、蜡烛、面霜、面粉以及电子产品等。

一家让顾客白吃白拿的小店,如何吸引厂商们入驻,还年入400万呢?

商业丨比拼多多还狠!所有商品免费,却年赚400万,它凭什么?

不想赚钱的商人都是耍流氓

其实,不想赚钱的商人都是耍流氓,用江湖流传的一句话说,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留人心。

Sample Lab玩的就是套路,玩的就是人心。

商业丨比拼多多还狠!所有商品免费,却年赚400万,它凭什么?

下面,给你揭晓它的小心机。

心机一,交会员费才能“免费”。

会员费这玩意儿,听着不新鲜,可跟“免费”挂钩后,就充满诱惑力。

这家店的会员体制是这样的,每个顾客需要交1300日元(约80人民币)升级为本店会员,才能享用本店免费产品,且每人一次性只能挑五样。

80块一年也不贵,虽说需要提前预约,可每次预约成功就能带走五样好货, 这买卖值啊,于是乎,顾客心甘情愿成为其会员。

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该店拥有47000会员。

心机二,想要产生曝光率就得主动进货。

流量是王道,有了用户资源,还怕没有生意找上门吗?

随着Sample Lab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各大商家纷纷找上门,供应商主动免费进货,品牌商们要求在置物架挂上自家商品,提高曝光率。

说白了,就是打广告。

挂你家的商品不是不行,按时间计算,挂两周2000美元。

2000美元就能曝光一件产品两个星期,算算也不贵,品牌商们觉得挺值,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桩买卖一拍即合。

心机三,一手交钱,一手交信息。

光收会员费和商品上架费,除去人力物力房租成本,想要赚到钱还很悬。

不怕,Sample Lab这招更为高明。

每个想入店的顾客需在线上线下、电话访问三种方式中选一种,参与本店的问卷调查,完了后,才能顺利成为一名会员。

这样做有啥好处?当然是收集用户信息,掌握特定的客户人群和一手资源,吸引信息咨询公司的登门造访。

这些信息,不多不多,也就一次性4000美元。

虽说卖信息这途径听着有些不地道,但对于这个时代,用户画像的精准化,于消费者、于商家,都不是坏事。

有了精准的广告投放,消费者省去选择困难症的关卡,商人们也能赚到钱,一举两得。

心机四,想升级为会员,就得乖乖填表。

消费者都是喜新厌旧的主,且懒散惯了,谁想填啥问卷调查?

如果强逼着,你自然不肯从,但有诱饵就不同了。

Sample Lab喜欢放长线钓大鱼,填写调查报告可以获得积点,10000个积点可以升级为中级会员,积点越多升级越高。

初级会员一次性只能免费带走5样商品,而中级会员在可以带7样,高级会员福利更多,可以带走10样,且还能参加商店的各种品牌活动。

动动手指就能获得免费提货的权利,何乐不为?

商业丨比拼多多还狠!所有商品免费,却年赚400万,它凭什么?

免费模式里的哲学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有,也需要你付出点代价。

用经济学阐述就是,别人请你吃一顿免费的晚餐,你就得腾出中午的时间,还会欠下对方这桩人情,也许在这个时间里,你可以做出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情也不尽然。

因而,免费从来就不是个简单的词。

免费经济学里有个故事,讲的是,上个世纪有个叫吉列的老推销员,满脑子稀奇古怪的东西,他用4年时间造出可更换刀片式剃须刀。

拿出去卖时,第一年就凉凉,刀架只卖出了51副,刀片卖出168枚。

吉列很灰心,好歹也是自己的发明成果啊,说啥都不能卖成这个成绩。

他苦心冥想多时,终于想出了个办法:打折促销,将刀片和各种商品挂钩。

便宜卖给陆军,这群人退役后成为他的忠实客户;搞特价卖给银行,让它成为礼品送人。

靠着这种半卖半送的套路,一年下来,他的刀架卖出9万副,刀片卖出1240万枚。

这就是所谓的“免费”,将免费商品的成本转移或降低,从而取得良好的市场效果。

道理虽然大家都懂,可用起来很多人还是吃了亏。

陪女朋友逛街的朋友大概都看过这样的场面,某某店面大促销,全场清仓,五折起,买一送一。

等你进去后,事情往往不是表面上看到的,只有部分商品才打折,卖衣服送的是袜子,打折价和别的商场原价差不多。

这种情况只会让消费者嗤笑,并且明白一个道理,世上没有白来的免费,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与其这样被噱头吸引,还不如买件名牌,囤着穿几年。

不过,千万不要低估免费和低价的力量。

当今,随着消费升级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盲目从众,不过分追求低价产品,但物美价廉永远是商圈的不二法则。

爆红的拼多多就是个例子。

如若要消费者心甘情愿被“套路”,就需要在“免费”上做文章,你不吃亏我不吃亏,才能和气生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