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种极为珍贵的人生关系

 wenxuefeng360 2019-05-06
一种极为珍贵的人生关系

图片由作者编辑制作

“人的存在是追求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的存在。”

这个人的“存在哲学”,在今天温饱富裕后的日子里,其价值是日益彰显或突显的。“空虚无聊”不是最为典型的验证?“空虚无聊”不是找不到“生命价值”,不是发现不了“生活意义”?不是失落于“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人才会“空虚无聊”?

人,当在何处“追求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

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的存在。因而,人必然在“社会关系”中“追求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于周末,三五好友“把酒论英雄”,似乎有了一种“生活意义”。在周日,老同学相约,自驾于郊野,游览秀美山川,该是别具一种“生命价值”。日常工作中,与同事切磋业务,富有“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然而,即便如此,人依然难免在学习、工作、生活和人生的途程中困惑、惆怅、失落或迷茫,感到自己的生命少价值、缺意义,最是无法忍受“空虚无聊”——自我的失落。

一种极为珍贵的人生关系

图片由作者编辑制作

“我”的经历告诉“我”,“我”的经验也确证于“我”,“我”发现的哲学更是让“我”懂得了一种人生的“高明”:始终珍视并把握好人生中“现实与理想的关系”,人就会最为真实地实现为“追求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的存在”,个人生命与生活中的“空虚无聊”就会荡然无存。

“人在现实中生活,人又在理想中生活;现实规范着理想,理想引导着现实;现实使理想获得‘存在的根基’,理想则使现实超越‘存在的空虚’。”此即为孙正聿哲学中“现实与理想的关系问题”的基本原理,也是马克思哲学中“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的基本原理的具象。

透析地看,人之所以在生活与人生中有困惑、惆怅、失落或迷茫,特别是温饱富裕后的“空虚无聊”,无疑都是在自己的心智中或缺乏、或没有明确的“思存关系”——不知道自己该想(思维)什么才好,不知自己该干(存在)什么才好,尤其是该怎么想(思维)和该怎么干(存在)并处理好想与干的关系(思存关系)问题。于“教科书时代”背诵过“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然而却未能真正明白和清晰“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人生的基本问题”,更没有确切过该怎样日常地运用“哲学的基本问题”——表现为生命与生活过程中“现实与理想的关系问题”。

坦诚而真挚地讲,人之生命与生活的“高明”就在于谙熟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人之生命与生活的“价值与意义”就构筑于“现实与理想的关系问题”。我们是否该重新学习这个问题?是否该以这样的“原理”或“思想”一次又一次地重新塑造自己呢?

无论任何时代,我们都是重视“关系”的,而极为珍贵的人生关系恰在于“思存关系”,特别是其具象“现实与理想的关系”。唯此,人的生命与生活过程才是创造的过程,才是“追求生命价值与生活意义的人的存在”。

真正的人的存在,就是在“现实与理想的关系”中不懈奋斗的存在。

一种极为珍贵的人生关系

图片由作者编辑制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