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艾灸升白,帮她挺过50多次化疗!

 培训班背包 2019-05-06

一、艾灸升白,挺过50多次化疗!

视频里的朱静芬女士是一位卵巢癌患者,在术后化疗时遇到困难——白细胞低至600(正常应为4000-10000)。

在打升白针无效的情况下,朱女士听从医生建议,借助艾灸“升白”,每日1次,每次2小时,气海关元足三里各灸30壮,3天工夫,白细胞从2000多升到4500。

用她的话说就是胃口好了、人轻松了、体力恢复了、白细胞达标了……只因一个尝试。

此后朱女士坚持艾灸,成功挺过50多次化疗!

二、为什么要升白?

消灭病毒的白细胞

为什么要升白,白细胞低会怎么样?

很多人不知道,白细胞对人体极为重要,它属于人体免疫的一部分,白细胞低下就意味着免疫力下降,会对人体造成很大伤害。

当白细胞低到一定程度时,就好像大冬天不穿衣服站在户外,很容易身体就会出问题乃至得病。

肿瘤病人白细胞低更意味着两大危险:

1、特别容易感染,而且感染是致命的,比如肺部感染,极易造成病人死亡;

2、难以进行下一步化疗,化疗进行不下去,就会导致肿瘤迅速增长,也会致命。

所以很多肿瘤病人,常常会选择打升白针。升白针本身不增加造血功能,它的机理是把不成熟的粒细胞尽快催熟,释放到外周血里边去。

这就相当于不停地从库里往外调,但库存是有限的,反复打针却并不能促进骨髓造血,骨髓造血机能没有了,它就没有白细胞可以释放出去。

也就是说,升白针可以拿来应急,但属于拔苗助长的方法,一定时间内使用次数太多,再用效果就不明显了。

三、化疗尤其要升白!



很多人不知道,化疗期间常需要升白,为什么升白?这就涉及了化疗的性质。

化疗是化学药物治疗的简称,目的是通过使用化学治疗药物杀灭癌细胞,是很多医院对肿瘤患者采取的一种治疗方式。

但化疗有个缺点就是无差别伤害,好坏细胞一起杀,在消灭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杀死白细胞。

导致化疗后的人常常会出现食欲缺乏、手脚麻木、毛发脱落、血细胞减少等严重副作用。

前面我们又说了,人体的白细胞必须要维持在一个临界点,当白细胞到达临界线,就不能继续化疗,但不做化疗又无法杀死肿瘤细胞,于是就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通常只有等患者的白细胞升上来以后,才能积蓄进行下一阶段化疗。而很多时候,肿瘤细胞增长的速度比白细胞还要快,一旦肿瘤细胞占了上风,患者就会有生命危险。


因此在化疗过程中,促进升高白细胞极为关键!

四、艾灸为何能“升白”?

为什么艾灸可以升白?

其实由中医角度看,艾灸升高的不是白细胞,而是人体的正气。

白细胞本质上说属于正气的一部分。它是人体与疾病斗争的“卫士,身体发炎,有了病毒,有害细菌,白细胞也会很快聚集起来,集中将有害菌消灭。

这与中医里的正气何其相似,千年前古人们就已经认识到,病邪入侵时,正气会主动聚集起来,抵御病邪。

功能上讲,白细胞又与中医的“卫阳”一致——白细胞跟免疫力和抵抗力密切相关,卫阳则是元阳的一部分,作用就在于抵御病邪。

艾灸呢?古人讲“保命之法,灼艾第一”,艾灸自古便是古人补元气的不二法门。

元气是生命之本,免疫力和元气密切相关。像视频中的朱女士经历了重大手术,又做了多次化疗,可谓元气大伤,白细胞水平低正好印证了这一点,此后尝试艾灸,终于补得元气。

艾灸“升白”的机理也就在于这里,能够补元气补阳气,达到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的作用,所以坚持艾灸的人往往精力充沛,不容易生病,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五、艾灸升白,又不止于升白!

艾灸可以升白,但这并不是艾灸的唯一目的,除了升白之外,艾灸还起到有下面这些至关重要的作用:

1、改善临床症状

很多大病患者,常常有各种临床症状,如失眠、抑郁、疼痛、疲乏等。

因为疾病扰乱了身体的阴阳失衡,产生各种负面感觉。艾灸中脘、气海、关元等穴,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些症状。


2、减轻术后反应

比如化疗,化疗会带来各种术后反应,如恶心、呕吐、呃逆、食欲减退、腹等。

艾灸神阙、内关、足三里等穴,让艾的能量作用于全身上下表里,能产生积极的调理效果,减轻术后反应,温补肠胃,增强食欲。


3、调节免疫功能


这一点从艾灸“升白”已经表现出来,艾灸升高白细胞,即增强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中医来说就是补充阳气,提拔正气,加强身体对病邪的抵御能力。

4、加速自愈,减少复发

伤筋动骨一百天,生病后人体需要一个恢复的时间,身体虚的人常常恢复的慢,体质强壮者恢复快。

坚持艾灸有助于增强体质,提升自己的恢复力自愈力。一些容易复发的疾病通过艾灸改善体内环境,一定程度上能减少复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