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读过台湾散文家林清玄的一首禅诗:“白鹭立雪,愚人见鹭,聪者见雪,智者见白。”短短四句,貌似直白,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禅意。
禅是一面镜,它洞彻人的心境;禅是一盏灯,它照亮人的心路。能够参透“生存华屋外,零落归丘山”的人,有了任何烦恼,也是能看得开的。即便身处艰难境地,也不觉苦,所谓“日日是好日,处处沐清风”。当你拥有一颗禅心,便可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所谓“人到无求品自高”。
一只宛如仙鹤的白鹭站在雪中,你看到的是什么?
愚、聪、智三者都觉得自己看到了事情的真相。然而,同一事物,观赏者因为学识、修养的差别而关注到了不同层面的东西。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如何才能完成愚、聪、智的跃升,让自己看得最全面,悟得最真切?
普通的人往往被白鹭的优美所吸引,看到的无非就是一只美丽的白鹭,看不见雪;因此,普通的人只能看到事物的表面。聪明的人则追求更广阔的视界,所以他会看得更深一些,觉得白鹭在雪地里太渺小了,他看到了苍茫无垠的雪。只有智者,他拥有一颗淡雅简约的心,他的眼中看到的是洁净清雅的白。有智慧的人,他的心像镜子一样,会如实地显示真相,他看见雪和白鹭都是白的,虽然一大一小,一动一静,一活泼一广阔,但他只是明白的观看罢了;所以,有智慧的人,会全面的去看一件事物。而人生境界的追求也是如此,普通的人不知道财势名利的追求是一只白鹭,是随时可能飞去的,竟以一生的时间来努力追求。聪明的人知道白鹭起起落落,而以财势名利去营造理想,试着用各种形式来确立生存的意义,为了这些意义,他不屑于那些渺小的追求,但是如果没有平凡的白鹭来来去去,雪地也只是空白和无趣的。这也是为什么有许多聪明人最后竟变成无趣的人,独立在社会之外的原因。有智慧的人,既不迎也不拒,在大的理想与小的事物中都有着创造的心,有感知的情意。因为不管是白鹭或白雪,都只是人生的偶然,白鹭固然会飞去,白雪又何尝没有融尽的时候呢?所以,“看”“见”“观”乃是智慧生起的三个层次啊!以感天动地的修行来使一棵枯树发芽,那是人人都向往的,但因看见了枯树,要每天浇水使它复活,这样才能更振奋平凡人的心。平凡,自成境界。
因此,拥有一颗什么样的心,便会拥有什么样的人生。心中花香弥漫,人生自然芬芳无限;心中阳光灿烂,人生自然朗朗晴天。
人在红尘中,禅在白鹭间。人掸烦恼气,先懂白鹭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