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们的身影从未走远!

 老鄧子 2019-05-07

70年前的今天,“永不消逝的电波”的革命者李白英勇就义。70年后的今天,我们谨以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献给为新中国解放事业献出青春和生命的地下工作者。一切,都是为了永不消逝的纪念。

做一部以谍战为关键词的舞剧,这完全是一个偶然——原本《永不消逝的电波》只是一个音乐剧的选题。

为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上海解放70周年这个重要节点的到来,2017年,在上海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上海歌舞团开启了重大选题的谋划,作品当时被定名为《七月栀子花》。

从1921年“一大”召开到1949年上海解放,以此为时间坐标,创作团队一遍遍筛选党史文献,从中努力找寻“一个能用肢体语言讲好的故事硬核”,结果却始终“无果”。

但细致的案头工作并没有白做。这天早上,又一次把相关大事记从头到尾捋了一遍之后,团长陈飞华“脑子突然拐了个弯”,“要不就把《永不消逝的电波》做成舞剧吧”。

“故事背景是一场不见硝烟的敌后战争,主人公则以解放前夕英勇牺牲的我党地下工作者们为创作原型。恰恰因为他们身上被赋予的不同身份掩护,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城市风貌得以穿插其间。这也为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元素交融奠定了基础。”仿佛眼前有窗户被豁然推开,他越琢磨越觉得兴奋,“十足质地的‘小切口、大视角’”。

仅仅凭借网络去拉一条创作时间轴的话,“电波”的出发日期会是——2018年8月18日。那是剧组开排仪式举行的日子,以此为起点,相关主题的文章和宣推以极高频率出现在上海歌舞团的官方微信和微博上。但这并非开启整个故事的精准源点,更多夯基垒石的创作实践其实已默默铺开了一年多时间。

9个主要角色,“双重身份”赋予,抽丝式剥离。这是编剧罗怀臻苦思良久做出的人物拼图。一稿稿改下来,当一幅谍影众生相中的重重悬念,与前赴后继的一张张青春脸庞贴合得几乎重叠,对于这场没有硝烟之战的舞台侧写愈发厚实也灵动起来。

接力棒旋即交到了两位80后女编导韩真和周莉亚手里,她们的任务简单而复杂。简单在于,就是把纸面完美落地;复杂在于,舞剧创作的综合属性决定了,“这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从上海到北京,从小范围到大团队,在集体记忆里,这样的会前后开了不下20次,“大家直言不讳谈出自己想法,回回火花四溅”。

尽管花费了几个月时间,“聆听、讨论、探索”的思辨过程不可或缺。动作、走位、灯光、旗袍颜色、投影时间、场景调度……正是通过不间断地精细调试,一把联接舞台和观众的钥匙指日可待。

排练时间到了。出乎演员王佳俊意料的是,第一天进排练厅不仅没有做一个动作,还要完成一次即兴人物模拟。

让人郁闷的远不止此——在肢体与情感的较量之外,这部作品还要添入一份“戏剧表演”的全新变量,还是份额颇重的那种。这在他近二十年的舞蹈创作经历中并不多见。

排练进入一个半月时,创作瓶颈出现,卡在了人物的情绪构建上。用王佳俊的话来描述,是在隐忍、克制、细腻的“收”与“放”之间,找不到“李侠”身上那个准确的度数了。

他剧中的爱人,“兰芬”扮演者朱洁静入戏状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前一秒钟导演刚说你好点,下一秒钟就把你数落得劈头盖脸,”这让她时不时会生出再回学校的错觉,“每天有老师叫着你名字,指出你的不对”。

所有这些反应,都在导演的预料里。“从你的眼神没有看出盘查对象的冲动,没有,只是在做一种表象”,“再活一点,给自己一个暗示”……在长达四个月时间里,上海歌舞团排练厅里几乎每天从早到晚响起她们的叫停、提示。

“正因为题材自带的紧迫属性,要求演员兼具极大承受度和极强表演意识,达不到这个点的话,注定无法完成人物刻画。所以,没有别的,就是大量付出时间。”

相较于韩真抛来的理性阐释,周莉亚的话里多了感性渲染,“找不到感觉的时候,真的是很痛苦。但你真正去感受生命、作品温度的时候。这才是最幸福的时刻”。

这一幕成了不少演员与角色联结的“关键时刻”。比如饰演学徒的何俊波,“开始找到了一点感觉”。与之相反,邓韵选择了另一种浸入路径——用角色体悟替代文字表达。

剧本里侧写柳妮娜的这段文字,她其实早已熟记,却还会时不时打开手机备忘录,心头琢磨着“反派也得有自己的故事吧”。

当所有细节一点一滴汇集起来,构成的是作品意欲联通观众的角度——由表及里,深度触达。在这个过程里,舞蹈是势,表演是能,时间是用来拉近鸿沟的有效工具。

这是《永不消逝的电波》首轮演出的最后一场,陈飞华从后台到大厅都看过一圈后,在剧场里找了个座。旁边观众正拿出泛着油墨香的场刊翻阅,一边啧啧感慨着这些演员从造型到服饰“和老底子上海人一模一样”。随着朋友圈的次次转发,扉页上这句“长河无声奔去,唯爱与信念永存!”正为更多人熟知。但其实,陈飞华还曾写过另一个下半句:“他们的身影从未走远!”这是浓缩了千言万语的9个字。

大幕拉启,字幕亮起——“谨以此剧献给为新中国解放事业献出青春和生命的地下工作者”。一切,都是为了永不消逝的纪念。

(摄影:郭新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