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色天香

 arche_yang 2019-05-07

国色天香

淡墨
2017-04-23 阅读26

时间:谷雨

地点:洛城

出镜:骐骥

影文:淡墨


牡丹

唐·皮日休

落尽残红始吐芳

佳名唤作百花王

竞夸天下无双艳

独立人间第一香

  “洛阳牡丹甲天下”。四月的洛阳,牡丹,犹如仙子,降临人间。

  从儿时至今,多闻牡丹,蒋大为一曲《牡丹之歌》让我有了许多对牡丹的向往。尤其是洛阳牡丹与武则天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睹牡丹芳容与傲骨也成为一种记挂……

  大学时期的我,一次不经意的阅读宋代邵雍的诗《洛阳春吟》:洛阳人惯见奇葩,桃李花开未当花。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无涯。每到春暖花开时节,“一城之人喜若狂”的赏花盛况就给诗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诗人在这首《洛阳春吟》就形象的描绘了牡丹在洛阳人心中是独一无二的“花中之王”,牡丹花开,是洛阳城的最大乐事,足见,洛阳人对牡丹的珍视和偏爱。读来更让我在人间四月天里,总有前往一睹牡丹芳容的冲动。

牡丹雍容华贵,国色天香,也是早有耳闻的,它最初只是一种普通的花卉,洛阳也不是它的原产地,但洛阳山水风土的灵性和悠远厚重的文化却成就了牡丹,是牡丹的福地。当然,洛阳人对牡丹也是钟爱有加。

  今年的谷雨时节,公差之余终将梦圆,使我认识到牡丹“国色天香”的真正含义。满园春色关不住,洛阳四月花事浓!

  在位于城北邙山上的国际牡丹园内,牡丹如仙子般空灵娇嫩。看花的人们你来我往,摩肩接踵,如痴、如醉、如梦、如幻……

游园惊梦,洛神拈花。


  漫步游行于花间小道,仔细观,用心赏。看那一株株、一朵朵牡丹,个个娇媚、艳丽。看那硕大的花冠,仿佛看见丰腴的唐代少妇;

连续几天的小雨更使得牡丹带露,雍容华贵中沾染出梦幻的朦胧美。叶子经过雨水清洗之后,翠绿的像要滴出水来。轻嗅鼻尖,连空气中都氤氲着清新的味道,使人整个心灵都为之涤荡,不禁满怀喜悦。

看牡丹,观那艳而不俗的色彩;看牡丹,赏那各样的花型,

  牡丹在民间被称为百花之王。然而在几千个牡丹品种里,又有素称姚黄为“牡丹之王”、将魏紫称为“牡丹之后”。姚黄魏紫几乎成了牡丹的代名词。

  在我看来,倒是园内的那几株白色的牡丹,却独有牡丹之王的风采。看那伸向高天的钢枝铁骨,给你的是苍劲的骨感震撼。

它高雅的身姿、舒展的傲骨、无暇的面孔,让你感到它霸气侧露,

感到它的高雅,让你不敢直视,

  繁花惹人,心若醉。最是那惊鸿一瞥,宛若跌进了繁花纷扰的梦境。此景,停下脚步,将自己与晨露中的牡丹融入画中,

  在牡丹丛中漫步,犹如与美丽而娴静的少妇同行,更似和清纯而矜持的少女结伴,与牡丹花合个影,自然有当配角的感受,在牡丹花丛中漫步,慢慢品味它们高贵。

忽然想起那句“牡丹花下死,作鬼也风流”的诗句,虽然有些情真意切,但也不免有点过头。

  牡丹花好画也美。园内众多的本土画家有的忙于牡丹画展,有的忙于在牡丹下作画。此情景又是一个牡丹园。他们技法不一,方式各异,却只有牡丹这个千篇一律的主题,挥毫之间多少都有牡丹风骨。这难道就是成语“洛阳纸贵”起因?

走出牡丹园,频频回首,意犹未尽。“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每一个接触牡丹的人,都会为之动容。

惆怅阶前红牡丹, 晚来只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 夜惜衰红把火看。富贵风流拔等伦,百花低首拜芳尘。


千年洛阳,一朵牡丹……

  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车子启动,缓缓前行。沉醉在回忆里的我,深思中,又想起唐代诗人,殷文圭的那首传世吟咏牡丹名篇:

迟开都为让群芳,贵地栽成对玉堂。
红艳袅烟疑欲语,素华映月只闻香。
剪裁偏得东风意,淡薄似矜西子妆。
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

  再见,牡丹!

  再见,洛阳!

  我还会回来,一定!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