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色天香 淡墨 2017-04-23 阅读26 时间:谷雨地点:洛城出镜:骐骥影文:淡墨牡丹唐·皮日休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洛阳牡丹甲天下”。四月的洛阳,牡丹,犹如仙子,降临人间。从儿时至今,多闻牡丹,蒋大为一曲《牡丹之歌》让我有了许多对牡丹的向往。尤其是洛阳牡丹与武则天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睹牡丹芳容与傲骨也成为一种记挂……大学时期的我,一次不经意的阅读宋代邵雍的诗《洛阳春吟》:洛阳人惯见奇葩,桃李花开未当花。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无涯。每到春暖花开时节,“一城之人喜若狂”的赏花盛况就给诗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诗人在这首《洛阳春吟》就形象的描绘了牡丹在洛阳人心中是独一无二的“花中之王”,牡丹花开,是洛阳城的最大乐事,足见,洛阳人对牡丹的珍视和偏爱。读来更让我在人间四月天里,总有前往一睹牡丹芳容的冲动。![]() 牡丹雍容华贵,国色天香,也是早有耳闻的,它最初只是一种普通的花卉,洛阳也不是它的原产地,但洛阳山水风土的灵性和悠远厚重的文化却成就了牡丹,是牡丹的福地。当然,洛阳人对牡丹也是钟爱有加。![]() ![]() 今年的谷雨时节,公差之余终将梦圆,使我认识到牡丹“国色天香”的真正含义。满园春色关不住,洛阳四月花事浓!![]() ![]() 在位于城北邙山上的国际牡丹园内,牡丹如仙子般空灵娇嫩。看花的人们你来我往,摩肩接踵,如痴、如醉、如梦、如幻……![]() ![]() 游园惊梦,洛神拈花。![]() ![]() 漫步游行于花间小道,仔细观,用心赏。看那一株株、一朵朵牡丹,个个娇媚、艳丽。看那硕大的花冠,仿佛看见丰腴的唐代少妇;![]() ![]() 连续几天的小雨更使得牡丹带露,雍容华贵中沾染出梦幻的朦胧美。叶子经过雨水清洗之后,翠绿的像要滴出水来。轻嗅鼻尖,连空气中都氤氲着清新的味道,使人整个心灵都为之涤荡,不禁满怀喜悦。![]() ![]() 看牡丹,观那艳而不俗的色彩;看牡丹,赏那各样的花型,![]() ![]() 牡丹在民间被称为百花之王。然而在几千个牡丹品种里,又有素称姚黄为“牡丹之王”、将魏紫称为“牡丹之后”。姚黄魏紫几乎成了牡丹的代名词。![]() ![]() 在我看来,倒是园内的那几株白色的牡丹,却独有牡丹之王的风采。看那伸向高天的钢枝铁骨,给你的是苍劲的骨感震撼。![]() 它高雅的身姿、舒展的傲骨、无暇的面孔,让你感到它霸气侧露,![]() ![]() 感到它的高雅,让你不敢直视,![]() ![]() 繁花惹人,心若醉。最是那惊鸿一瞥,宛若跌进了繁花纷扰的梦境。此景,停下脚步,将自己与晨露中的牡丹融入画中,![]() ![]() 在牡丹丛中漫步,犹如与美丽而娴静的少妇同行,更似和清纯而矜持的少女结伴,与牡丹花合个影,自然有当配角的感受,在牡丹花丛中漫步,慢慢品味它们高贵。![]() ![]() 忽然想起那句“牡丹花下死,作鬼也风流”的诗句,虽然有些情真意切,但也不免有点过头。![]() ![]() 牡丹花好画也美。园内众多的本土画家有的忙于牡丹画展,有的忙于在牡丹下作画。此情景又是一个牡丹园。他们技法不一,方式各异,却只有牡丹这个千篇一律的主题,挥毫之间多少都有牡丹风骨。这难道就是成语“洛阳纸贵”起因?![]() ![]() 走出牡丹园,频频回首,意犹未尽。“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每一个接触牡丹的人,都会为之动容。![]() ![]() 惆怅阶前红牡丹, 晚来只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 夜惜衰红把火看。富贵风流拔等伦,百花低首拜芳尘。![]() ![]() 千年洛阳,一朵牡丹……![]() ![]() 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 车子启动,缓缓前行。沉醉在回忆里的我,深思中,又想起唐代诗人,殷文圭的那首传世吟咏牡丹名篇: 迟开都为让群芳,贵地栽成对玉堂。 红艳袅烟疑欲语,素华映月只闻香。 剪裁偏得东风意,淡薄似矜西子妆。 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 ![]() ![]() 再见,牡丹!![]() 再见,洛阳!![]() 我还会回来,一定!![]() ---END--- |
|
来自: arche_yang > 《摄影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