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2首感人肺腑的名曲,揭露柴可夫斯基的爱恨交织的一生!

 阿里山图书馆 2019-05-07

1840年5月7日伟大作曲家 柴可夫斯基 诞生。他那传奇而令人惋惜的艺术生涯,留下了无数 感人肺腑的名作;下面这 12首 作品是他生命最经精彩的写照
  

记忆中最美的风景
回忆佳地
1877年,柴可夫斯基在结束了一段不顺利的婚姻后,受梅克夫人邀请前往乌克兰旅行。期间,他为小提琴与钢琴创作了一部非常精彩的套曲《回忆佳地》。

第一首“冥想曲”气息悠长,旋律忧郁感人,充满了留念与不舍。第二首“谐谑曲”则有着狂放不羁、豪迈野性的舞蹈节奏,小提琴华丽的演奏充满了动感!第三首“旋律”温馨恬静,就像一个甜美而不乏深刻的梦境,是套曲中最著名的一首。

茱莉娅·菲舍尔演奏《回忆佳地》

 

2 一缕萦绕心头的忧思
忧伤圆舞曲
1881年,柴可夫斯基受邀创作一套钢琴套曲,要求涉及多种音乐风格和体裁。次年,在出版商的催促下,柴可夫斯基将6首为钢琴而作的旧作集合交差,其中第六首便是著名的“忧伤圆舞曲”。

这首作品有着柴可夫斯基典型的忧郁风格,一个伤感的旋律如反复追问般一再盘旋纠缠,倾诉着内心的凄苦。这首小曲的小提琴改编版,比原本的钢琴版流传更广,是许多小提琴大师钟爱的小品。

格鲁米欧演奏《忧伤圆舞曲》

  

3 世间最温暖动人的旋律
如歌的行板
1869年,柴可夫斯基旅居乌克兰时,无意间从一个匠人口中听到一段小亚细亚民谣。两年后,他把这个旋律用在了《第一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中,这个乐章就是我们熟悉的“如歌的行板”。

这个感人至深、温暖虔诚的旋律,是柴可夫斯基最受人欢迎的作品,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听后曾热泪盈眶地称之“触及到苦难人民的灵魂深处”。这个乐章如今常被单独拿出来,用大提琴演奏。

    

  4 泛舟湖面时的沉思
六月-船歌
“四季”是许多伟大作曲家的灵感源泉,从维瓦尔第到皮亚佐拉,从威尔第到格拉祖诺夫,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作曲家为我们呈现的季节嬗变是如此丰富多元。

柴可夫斯基的钢琴套曲《四季》包含了12首风格各异的精美小品,分别展现了一年十二个月中最值得留念的场景。这首《六月-船歌》是其中最受欢迎的,它轻巧唯美,充满了抒情性,听到这个旋律的人无比感到心弦被触动。

普雷特涅夫演奏《六月·船歌》 

   

柴可夫斯基《四季
玲珑精致的宫廷复古风
 
 
洛可可主题变奏曲
1876年,柴可夫斯基创作了这首脍炙人口的《洛可可主题变奏曲》题献给自己的一位大提琴家友人。这首作品风格非常独特,具有一种仿古的味道,有着一种法式宫廷般优雅端庄的气质。

尽管柴可夫斯基试图展现出轻松、愉快的整体基调,但在第三、第六变奏中,仍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伤感沉重的情绪,这也令这部作品有了独特的“点睛之笔”。这部曾备受李斯特青睐的作品如今已是大提琴与乐队曲目中的顶级名作了。

罗斯特洛波维奇演奏《洛可可主题变奏曲》 

6 辉煌灿烂的小提琴巨作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小提琴文献中当之无愧的至高瑰宝,它与贝多芬、勃拉姆斯、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并称“四大小提琴协奏曲”。

这部题献给俄罗斯小提琴学派泰斗奥尔的作品,在一开始被视为无法演奏的,但历史证明了它的价值。这首作品完成于柴可夫斯基在瑞士旅居期间,受拉罗的《西班牙交响曲》启发,声势浩大,辉煌的小提琴技巧与磅礴的乐队完美融合。

 奥伊斯特拉赫演奏《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7 波澜壮阔的钢琴史诗 
 

第一钢琴协奏曲
柴可夫斯基一生创作了三部钢琴协奏曲,其中《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是音乐会上演出频率最高的钢琴协奏曲之一,被视为这一体裁的典范之作。

这部作品本打算题献给尼古拉·鲁宾斯坦,但遭受到了鲁宾斯坦的恶评,在经历了一些修改后,这部作品终于引发了轰动。它那深邃悠扬的旋律,如俄罗斯的大地般广袤无垠,壮丽辉煌的演奏与真挚的热情令后世的演奏级无不钟爱。

 阿格里奇演奏《降B小调钢琴协奏曲》 

8 空灵奇幻的仙境之旅 
  

糖梅仙子之舞
《胡桃夹子》是柴可夫斯基的经典童话芭蕾舞剧,也是每年圣诞节各大剧院的必演剧目。柴可夫斯基那天马行空的音乐将小女孩的梦境刻画得生动鲜活。其中这首空灵神秘的《糖梅仙子之舞》,那幽暗闪烁的钢片琴声,可谓是神来之笔!

 伦敦交响乐团演奏《糖梅仙子之舞》 

9 王子公主的湖畔生死恋 

  

天鹅湖-情景
《天鹅湖》的伟大是无需多言的,尽管这部作品当年经历了非常悲惨的失败首演。这部芭蕾舞剧中精彩的音乐比比皆是,尤其是那段最具代表性的“场景”,旋律一响起,立马能将人引入那悲壮唯美的爱情故事中。 

10 炮火轰鸣的胜利宣言 
  

1812序曲
柴可夫斯基的多数作品中,都会流露出阴柔、忧伤的情感色彩,这让许多并不熟悉他的人对他的音乐产生一种固化思维。实际上,老柴的作品中不乏阳刚的、壮烈的篇章,比如这首《1812序曲》。

标题中的1812指代的那年俄军成功击退拿破仑的大军而取得了俄法大战的胜利。这部作品最独特的是在于那高潮时猛烈的炮声,在许多大型户外庆典场合演奏这部作品时会动用真的大炮! 

11 缠绵而伤感的小提琴独白 

  

忧郁小夜曲
在小提琴领域,除了上述提到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和《回忆佳地》,柴可夫斯基在同一期间还创作有一首为小提琴和乐队(如今常以钢琴伴奏)而作的《忧郁小夜曲》。这首曲子,忧郁缠绵,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充满了悲剧感。 

12 悲剧的终极手札 
  

第六交响曲“悲怆”
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悲怆”》是他晚年的巅峰之作,也是他悲惨心境和对命运无奈的心灵写照。从一开始,压抑的气氛就笼罩着这部作品。

在第四乐章,通常交响曲都会选择热烈的、激昂的风格,而柴可夫斯基却破天荒地以忧郁沉痛的基调谱写。这首交响曲献给了作者深爱的外甥弗拉基米尔·达维多夫,在首演9天后,柴可夫斯基就离开了人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