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羊上千,牛上万”,预言成功的赊刀人为啥不回来要钱?答案来了

 平淡如水kjlwnw 2019-05-07

嗨喽!各位粉丝与读者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再次来到,讨论农村大事小事、三农资讯事宜,敬请多多关注笔者哦!今天带给大家的话题为:““羊上千,牛上万”,预言成功的赊刀人为啥不回来要钱?”一起来看看吧!

最近这20年左右,农村的经济水平产生了一次次的飞跃,农民的生活质量逐渐奔向了富足安康。与此同时,咱农村人的防范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也提升了许多,大多数农民朋友也变得更加“明智”了起来,相对过去不少人因为经历过贫困生活而产生了“爱贪小便宜”的心理,越来越多人对待外界的诱惑更加的理智了起来。举个简单的例子,前些年不少下乡搞“净水机讲座”、“照相机讲座”、“养生送药讲座”的时候,为数不少的农民都禁不住诱惑,经历过上当的经历。但这几年,在农村生活的朋友会明显感觉到,对于那些“下乡推广”的的活动,大家都渐渐地失去了兴趣保持高度的警惕,因为越来越多的人都懂得了“贪小便宜吃大亏”、“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的道理。

可是你知道吗?在40年前左右,却存在一种“免费午餐”,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午餐”和神秘的赊刀人有关,一起来看看!

回忆40年前的农村生活,许多人都会用“贫穷”“食不果腹”来形容,记忆中,那时候的农村穷而不苦,虽在物质上差了许多,但大家的脸上挂着的笑容丝毫不比当下少。大家每天的生活就是围着农务农活儿转,记忆中的割麦子、拔草、捡牛粪、割稻子等场景仍旧历历在目。总的来说,就食物而言,大家平日里大部分吃的都是菜叶加粗粮,对于鱼肉猪肉只有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才会以“大集体”的形式分一些给大伙儿,此外,有时候人们还会用粮食来换些肉食,这也是当时大部分农村的实际状况。

但是就在那个年代,却存在着一批走街串巷的“赊刀人”,他们会给农民带来一些菜刀、剪刀、鸭苗、鸡苗等生活当中的需求品,但是并不立即收钱,比如“赊鸭子”的人,他们一般在肩上挑着两只大箩筐,里面装着一些刚孵化不久的小鸭子,并同时与农户约定,只收母鸭子的费用,公鸭子白送给农民,待几个月后验证了再前来收钱。

还有一种更神秘的“赊”,这类“赊刀人”也会将刀呀、剪子啊赊给农民,随后再预言某些在当时看来有些“天方夜谭”的预言,等到这些预言成真了再回来收钱。笔者听邻居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四十多年前,来了一位赊刀人,当他们赊下菜刀剪子给农民后,留下了这样的一句预言:“羊上千,牛上万”,即等到一只羊能卖上千元,一头牛能卖上万元的时候再回来收钱,在当时村民的眼里,这几乎是个笑话,谁也不认为牛羊的价格能达到成千上万的地步,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自己那次会“白捡”到菜刀剪子。毕竟,在当时牛羊的价钱不过几十元、上百元左右。

光阴似箭,转瞬间40多年过去了,现今的物价水平一只羊上千元,一头牛上万元简直再正常不过了,不少农民已由青丝换白发,案板上的菜刀也换了一茬又一茬,可是那些当初的赊刀人却不见了身影,他们难道不回来收钱了吗?啥情况?

对此,村里的不少长辈老人给出了他们的看法:一,确切的说赊刀人其实就是一种商人,因为当时的人都比较讲诚信,没有人会赖账。基于这一点,比如说一把本来能卖几块钱的菜刀,由于当时受经济条件的影响多数人都买不起,赊刀人就以数倍甚至十倍的价格赊给农民,而且不回来要钱的只是一部分情况,大部分赊刀人还是回来要了钱的。二,时间跨度太大了,有些赊刀人的信息丢了,无法找到当事人,或者一些年纪大了的人过世的情况。三,也有人说这些赊刀人当中有一部分是“鬼谷子”的传人,下山济世,赊给大伙的东西并不是为了赚钱,只是下山来做善事修行。

总之,关于赊刀人的故事与传说在农村有许多许多,在你那里曾经去过赊刀人吗?对于赊刀人的这句“羊上千、牛上万”预言成功了,赊刀人却不前来要账,究竟是怎么回事?你有着怎样的看法呢?对于神秘的赊刀人,你又有着那些想要说的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