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国四百年:从霸主到被人吊打,善始者未必善终

 金色年华554 2019-05-07

西周灭亡后,东周建立,春秋时代开始。

郑国武公在周平王迁都洛邑,建东周的过程中,始终陪伴左右,出力献策,平王十分感动,任命郑武公为周王室的卿士,这在西周以及东周初年,对诸侯来说,是件无上荣光的事,并不是所有诸侯都有资格拥有这份荣誉。

郑武公死后,他的儿子郑庄公即位,他可不像老爹那样恭顺,行为做派令周平王渐渐反感。平王自以为天子权威还在,剥夺了郑庄公王室卿士身份,庄公大怒,带兵闯入周天子土地,逼迫周平王收回成命,并将太子派到郑国做人质,这才满意离去。

郑国四百年:从霸主到被人吊打,善始者未必善终

(春秋小霸郑庄公)

​望着远去的郑国军队,周平王气血攻心,然而,此一时彼一时,周室天子直接掌握的军队寥寥,直辖土地缩减了一大半,经济实力也受到严重影响,面对汹汹而来的郑庄公,周平王干瞪眼没办法!

对周王室来讲,这个郑国带给它的噩梦才刚刚开始!周郑交质事件还不是最丢人的!

此后的三十余年时间里,郑庄公擅自割取王室小麦,将王室祭祀天地的神圣之地许田占为己有,诸多事情都和王室对着干!平王之孙桓王忍无可忍,加之年轻气盛,亲率大军讨伐郑国,史称“繻葛之战”,战争的结果却很戏剧性:桓王居然被郑庄公手下射伤肩膀,落荒而逃,而周王室对郑国却无可奈何。

郑国四百年:从霸主到被人吊打,善始者未必善终

(周桓王)

此一役,如西周昭王讨伐楚国,致全军覆没一样,令本已衰微的天子威仪彻底完蛋!

此时春秋五霸还未诞生,历史的舞台只有郑国独大,东边齐国刚刚结束了长达七十余年的内乱,处于休养生息的阶段,无意对外争强;北边晋国陷入“曲沃代翼”的混乱期,正支与庶支两股力量正打得不可开交;西边秦国得到周天子许可,正忙着收复原西周歧,丰故地,以据为己有;南边楚国还处于上升期,楚国国君武王刚冒天下之大不韪,违礼称王,正将精力放在江汉平原上,忙着开拓疆土 。至于宋、鲁两国,还在饱受传统礼制的严重束缚,只想安分守己过日子!

郑国可谓是风光无限,傲视天下,而郑庄公也抓住了这个有利时机,将郑国事业推向巅峰!

然则,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物极必返!

郑国满打满算也就风光了六十余年(郑武公中后期,郑庄公一代)!郑庄公死后不久,郑国即陷入君权之争,接连三位国君被权臣或弑杀,或控制。经过二十余年的折腾,好不容易国内政局安定下来,郑国却又出现几个昏君,或者只顾享乐,或者鼠目寸光,郑国越发衰落,从此以后再没有郑庄公那样的雄才大略的君王,而与此同时,国际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齐国桓公即位,意在图强争霸,齐国本身又处于东海之滨,平原地带,农业、渔业、盐业皆发达,国力日益壮大,开始不断打压周边国家;晋国完成了国内统一,也将目光瞄向了国际;楚国通过系列战争,灭亡兼并了数十个小国,兵锋已达郑国边境。

郑国处于河南中南部,本就是四战之地,国土面积受封时就不太大,周围被其他诸侯国紧紧包围,没有向外发展的空间,在郑庄公时代,郑国把大多数精力放在与周天子较劲儿上面,也打着周天子的名义用兵宋国,以示霸权,但它并没有过多地向外拓展领地,当周边的诸侯国醒过神,回过味,纷纷加入你攻我伐的争霸之战后,郑国彻底丧失了发展壮大的机会。

它只有挨打的份儿了!

到了春秋中期,郑国常被晋楚两国吊打: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晋强则郑国附晋背楚,楚强刚郑国附楚叛晋,但无论它倒向哪一方,另一方必然要发兵来收拾郑国。就连西边的秦国也千里迢迢赶过来打打郑国。

郑国四百年:从霸主到被人吊打,善始者未必善终

(春秋中期列国图)

​郑国处于疲于应付,无所适从的境地。更为要命的是,在国力衰落的情况下,郑国接二连三出现内乱:权臣常常掌控、弑杀,废掉国君,直到灭亡前夕仍旧如此。

内乱又耗掉了郑国很大国力。

在困苦之中,郑国苦苦坚持了两百多年,眼见晋国瓦解,分裂为三家,实力远比从前要弱。郑国还没来得及高兴,就被韩国盯上了,必欲灭之而后快。与韩国相比,郑国并不弱,双方你来我往厮杀了七十余年互有胜负,可叹的是在关键时刻,郑国又发生了权臣弑君的内乱,韩国把握机会,终于在公元前375年(战国时代)将郑国灭亡

就这样,在春秋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郑国,消失在了历史舞台上。

回顾郑国四百年历史,我们会发现:善始者未必善终,早出头的鸟儿也许下场会很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