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案分享|吴氏验方通经汤治疗闭经

 华华YHBH0207 2019-05-07

文:王刚

患者袁某,女,48岁。护士。

初诊:2019年1月6日。近两年月经量多色红。2018年9月25日末次月经,后一直未来。之前有体能测试劳累史,未予治疗。现停经3月余,无头痛、头晕症状。平素手脚凉怕冷,胃怕凉。经来腹痛,小腹怕凉。情绪尚稳,时有心烦。纳可,眠轻,二便调。刻诊:舌瘦质红苔薄,舌尖红尤甚,舌底静脉明显,脉弦细,双尺沉。

中医诊断:闭经。辨证:肝郁肾虚,兼有血瘀。处方:盐菟丝子30克,桂枝20克,川芎30克,酒炒白芍10克,当归10克,红花9克, 怀牛膝30克,生麦芽60克,桃仁9克,鸡内金30克,水蛭3克,熟地10克,制香附10克,乌药10克,淡豆豉20克,炒栀子10克,白蒺藜10克,佛手10克。14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服,每次150毫升。

二诊:2019年3月4日,患者诉服上药共14剂,有少量经血。舌尖红。效不更方,继用14剂。

三诊:2019年4月5日,诉间断服药14剂,身感微热,乳腺微胀。昨日起感下腹胀痛,经来。

【按】闭经是月经周期建立后停经三个月以上者(除外早孕)。闭经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称为“女子不月”,“月事不来',“血枯”。此后,在《金匮要略》、《诸病源候论》、《景岳全书》等历代医书中均有记载,称为“月水不通”,“ 经水断绝”。

此例闭经患者发病前有劳累史,加之平素肝郁血瘀,故选吴雄志教授通经汤加减治疗。

方中入熟地填补肾阴,因患者虚不重,据柴嵩岩柴老经验用10克,菟丝补肾固精,桃红四物化瘀生新,加水蛭破血逐瘀,栀子豉汤除烦,桂枝开其地户为引经之药。其中菟丝子可升高孕激素,淡豆豉亦能补充植物雌激素。

香附善行血中之气,乌药善调下焦冷气,香附偏于疏肝理气,乌药长于顺气散寒,二药伍用,直奔下焦,行气除胀散寒通经。患者经来腹痛,小腹怕凉属下焦之寒,故选制香附乌药。

古人有柴胡能劫阴之说,故有阴伤之征,如舌红少苔时多避而不用,故选白蒺藜疏肝理气。颜正华颜老认为:对于一般肝气郁结之证,我喜用白蒺藜,因其辛散苦泄,理气疏肝较柴胡缓慢温和,无耗气伤阴之弊,又无升阳之害,适应证较柴胡广泛,凡肝气郁结热象不显或兼有寒象者多用之。由于患者脾胃不好,加佛手舒肝和胃行气止痛。

方中用大剂量生麦芽,源自吴教授中西汇通之思想,“有乳无经,有经无乳”,催乳素抑制月经,而生麦芽可以抑制催乳素分泌,故有通经作用。牛膝通冲脉,大剂量牛膝引血下行。以麦芽疏肝升阳,与牛膝下行相配合,升降并调,故二者并行。大剂量鸡内金用以通经。

诸药合用,攻补通疏兼施,故取效。

作者:王刚,中医师,男,山东济南人,1970年11月出生。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幼承家学,师承于杨麦青教授和刘洋教授,后在太湖学院跟师于吴雄志教授,推崇黄煌教授药证方证体质理论。融各家之长, 擅用经方辨治妇科病,皮肤病,肿瘤。社会职务:北京中医药学会师承工作委员会委员。

温馨提示:本文仅作学术交流使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针法、穴位等,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专家简介:刘洋,男,辽宁辽阳人,1956年6月出生。中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和理论研究工作,在神经系统难治性疾病、肿瘤等方面有独到的理论认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以经方辨证理论治疗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发性硬化、运动神经元病等神经系统疾病,各种肿瘤,内科疑难杂症,疗效较佳,深受广大患者信赖。

                      二十四节气|立夏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交立夏节气。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立夏”的“夏天”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企求和美好的愿望。

宫廷里“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贮藏的,由皇帝赐给百官。江浙一带,人们因大好的春光明媚过去了,未免有惜春的伤感,故备酒食为欢,好像送人远去,名为饯春。在赋里说:“迎夏之首,末春之垂。”吴藕汀《立夏》诗也说:“无可奈何春去也,且将樱笋饯春归。”在民间,立夏日人们则喝冷饮来消暑。立夏日,江南水有烹食嫩。有的地方还有立夏日称人的习俗。


【国学经典菜根谭】文章极处无奇巧,人品极处只本然

【原文】文章作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有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本然。

【大意】一个人写文章写到登峰造极的最高境界时,说来并没有什么特别奇妙的地方,只是把自己内心的感情和思想表达到恰到好处而已;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如果达到炉火纯青的最高境界时,其实和普通平凡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是使自己的精神回到纯真朴实的本然之性而已。

【出自】明·洪应明《菜根谭》

【欢迎来稿】分享您的中医临床经验!

【收稿邮箱】dazhizhongyi@126.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