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苗期病虫害比较多,常见的有二点委夜蛾、地老虎、蓟马、灰飞虱等,若防治不及时,常造成大量幼苗被害,严重危害玉米的生长和成苗率,导致减产。 1.二点委夜蛾 二点委夜蛾是玉米苗期的一种主要害虫,白天幼虫躲在玉米幼苗周围的碎麦秸下或在2 ~ 5厘米的表土层,晚上出来活动,主要以幼虫危害玉米茎基部,玉米3-5叶前蛀食茎基部,稍大后咬食根部,致使玉米苗萎蔫侧倒,具有转株危害和顺行危害的特点,重者造成缺苗断垄。近几年,已经成为玉米苗期的主要害虫之一。 危害症状 幼虫形态 2.地老虎 2龄幼虫昼夜活动,啃食心叶或嫩叶;3龄后白天躲在土壤中,夜出活动为害,咬断幼苗基部嫩茎,造成缺苗。 危害症状 幼虫形态 3.灰飞虱 灰飞虱主要以成虫和若虫刺吸玉米汁液,一般群集于玉米丛中上部叶片,近年发现部分玉米穗部受害亦较严重,虫口大时,玉米株汁液大量丧失而枯黄,同时还能传播条纹叶枯病等多种玉米病毒病。 若虫形态 成虫形态 危害症状 4.蓟马 危害玉米的蓟马种类很多,主要有黄蓟马、禾蓟马、稻管蓟马等,黄蓟马主要危害叶背,禾蓟马和稻管蓟马主要危害叶面,二者均可使叶片呈现断续的银白色条斑,并伴随有小 污点 ,受害严重者叶片枯干,甚至毁种。也还可以引起玉米幼苗“心叶破碎”或扭曲成“牛尾巴状”。 成虫形态 危害症状 最佳防治策略 玉米苗期的这些害虫如果每个单独进行防治,不但浪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效果也很差。在防治时应以预防为主,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拌种,可在播种前,选用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按照药种比1:200比例+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按照1:1000比例进行拌种,将药剂均匀地粘附在种子表面,在阴凉处晾干即可播种,可达到防治以上所有害虫的目的,持效期可达80天左右,省工省时,效果好。 |
|
来自: HJMZJHHKNHKY > 《玉米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