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民间刺绣发展历史 1、刺绣在6000-7000年以前,人类已经掌握了原始的纺织技术。我国的黄帝时期,黄帝之妃嫘祖就开始养蚕织绢帛。 2、“五彩备,谓之绣”,记录最早的刺绣。 3、春秋战国时代,刺绣相当发达,当时所绣的鸟纹、云纹、凤纹等刺绣图案,形象流动生辉,刺绣针法多样。 战国时期刺绣 4、汉代、刺绣已有了较高的水平,刺绣色彩丰富,且应用面广。刺绣用于服装、枕头、包袱上等,所绣纹样有多种云纹、卷草纹等 5、唐代,刺绣有了高度发展。从个体到作坊,长安古都成了刺绣行业的中心。 6、宋代,已出现具一定风格的名绣。如顾绣,南宋迁都杭州江南成为了刺绣行业的中心。 汉代淑女灵芝图 唐代花卉纹样刺绣 7、明清的四大名绣。 8、中国民间刺绣一方面从拙到秀,被引入宫廷。另一方面,民间妇女为自己所作保持了质朴、拙趣的清新民间本色。 明代刺绣补子 清代团凤纹刺绣 宫廷刺绣 民间刺绣 二、中国民间刺绣的概况 1、中国民间刺绣,覆盖面广,应用范围宽。 2、民间刺绣的针法,多样又自由,有平绣、辫绣、十字绣、贴布绣、盘金银绣等等。 3、民间刺绣图案既大方粗犷,又精美又秀气。 4、刺绣图案变化多样,有格律的连续图案、角花图案、团花图案、几何形图案和适形的有机图案、文字图案。 5、民间刺绣图案,有各种吉祥寓意。 6、不同的民族的习俗,不同的审美要求,不同的刺绣方法,不同的生活方式,产生不同的风格和趣味的中国民间刺绣图案。 山西民间刺绣 江苏民间刺绣 二、苗绣 苗族刺绣,经过长期的传承和完善,较多的保持古代原始的面貌,是中国民间中为质朴、最为精美、最为绚丽斑斓的刺绣。 1、苗绣的技法和用途: 技法:挑花、平绣、辫绣、布贴绣、堆绣、锁丝绣、锡片绣 用途:装饰在衣边、衣袖、臂肩、胸襟、群腰、背带、鞋帽 2、苗绣的题材: 各种人物、亭台楼阁、虫、鸟、鱼、花草、家禽、野兽和几何纹。 苗族刺绣 3、苗绣的造型: 和苗族剪纸一脉相承。憨厚、拙朴、大胆、浪漫、又不失其本来特征。 苗族刺绣 苗族刺绣《牛在水中游》 苗族刺绣《牛首纹》 苗绣图案中的双头龙纹 4、苗族纹样的布局 是以一主题形象为中心,在其周围作各种适形的形象构成;是以对称条状排列,各条纹样有主有次,在空隙处,填满花纹,使各形之间彼此关联。 苗族刺绣 5、苗绣的色彩特点 苗绣刺绣是在黑色和蓝色的布上,以彩色小点来绣完各种形象,采用的类“视觉空间混合”; 苗绣刺绣,讲究色彩的倾向性,但以红色调为多。苗绣色彩明朗、强烈、协调、常常是多组对比色同时运用,但有主有次,安排得体。 中国民间刺绣赏析 苗族刺绣 三、中国民间挑花图案 挑花,即“十字绣”或“挑纱”,与其他种类的刺绣差别显著挑花图案是中国民间刺绣图案中的“格律体”。 1、挑花的工艺、种类与用途 挑花是利用布纹的经纬; 挑花者不用在底布上画草图,先数出针数绣成; 挑花有素色、彩色两种,素色对比分明,淡雅清晰。彩色挑花,用多种颜色丝线绣成; 挑花被人们广泛用于装饰服装和各类生活用品。 2、中国民间特色挑花图案 川西挑花——单色、质朴、清晰雅致,图案的结构多采用米字格和其他均衡式任意结构。 湖南挑花——绣线色彩丰富,绣布取深色。 安徽挑花——以富有浓厚的“土”味而著称。 四川挑花头巾 四、陕西民间布贴画 将各种做衣多余的彩色布剪成各种形状,贴在黑布、蓝布和红布上,让贴上的花布和所绣的花融为一体。用于肚兜、服装、鞋帽、日常用品等等。 民间挑花 五、新疆的花帽绣 新疆的花帽绣,小巧玲珑,富丽多彩。新疆花帽绣融会了各种绣法,如平绣、结绣、串珠片绣、盘金银绣、十字花绣等等,常常多种绣法同时运用,新疆的花帽绣刺绣图案是最优秀的适合纹样。 新疆花帽绣适合纹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