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经典之路,开拓发展之路。“路:当代油画家写生作品展”踏着中国油画前辈的足迹重温西方求学之路,探索出一条属于中国油画艺术的发展之路。 展览名称 路-当代油画家写生作品展 展览时间 2019年7月31日-8月14日 展览地点 俄罗斯乌拉尔联邦乌拉尔美术馆 文献出版 《路:当代油画家写生作品研究专辑》 策展团队 当代油画 主办机构 俄罗斯乌拉尔美术馆 当代油画 承办机构 北京龙吟雅风视觉艺术中心 展览及《路:当代油画家写生作品研究专辑》部分近期已到稿名单: 冯法祀、靳之林、罗尔纯、全山石、汪诚一、马常利、李秀实、杨松林、宋惠民、刘秉江、苏高礼、路璋、闫振铎、曹新林、洪瑞生、鄂圭俊、沈行工、买买提·艾依提、钟耕略、王延青、徐福厚、郭润文、崔国强、王克举、唐递宏、刘建平、章晓明、杨参军、王治平、沈国良、陈明华、高山、刘文星、忻东旺、庞茂琨、戴家峰、何红舟、吴建陵、王福明、曹明、严智龙、金凡、石建军、施晓杰、孟新宇、彭毅、黄胜贤、梁智龙、童雁汝南、黄远鹏等。 1931年生于河北省。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61年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班继续深造。1963年毕业后在该院油画系任教,曾先后任教研究室主任,副系主任、代理系主任等职。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荣誉教授、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油画学会理事。 在从事艺术教育的同时也从事油画创作,以风情画和风景画见长,作品参加多届全国美展及全国油画展,两次获北京市优秀美术作品奖。并先后在北京、巴黎、里昂、新加坡、台湾等地举办个人画展。一些作品为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全国政协及国内外人士收藏。 马常利 / 文 几十年来,在从事艺术教育的同时也不断的进行油画创作。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主要从事人物为主的风情画创作。着重表现各族劳动群众的生活与劳动,歌颂他(她)们艰苦奋斗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这一时期所创作的作品都是亲身经历所见,感悟所得,是从客观为依据经过主观感受使之升华而产生的。画中人物与所处的环境氛围相融合,从而形成不同的艺术境界和抒情性的情趣。 20世纪八十年代之后,我开始逐渐转向风景画创作。由于个人的艺术素质和美学追求,更适合我通过风景画的创作来实现。我赞赏油画家闻立鹏教授形容好的风景画是“无言的诗”“无声的歌”。的确风景画家为诗人那样,运用自己的画笔充满激情地讴歌祖国的山山水水,为之感染人们、陶冶人们的情操。 我一直喜欢风景写生,当我身处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总会激起我的创作冲动。而且我也特别喜欢从平凡中发现美,认为它与人们的生活更为贴近,而表现的景色,人们也会感到亲切。中国山水画的画论主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从中领悟到画家面对大自然,不应只是被动地再现,而是经过画家的主观感受创造出第二自然。为此,我在风景画的创作中,根据不同的感受,注重发挥油画而特有的色彩魅力,使之形成多样的色彩关系和色调,力求达到“寓情于景,以色传情”的境界效果。 《晴云》 65cm×80cm 2016 《秋韵》 80cm×100cm 2005 《梦幻珍尼湖》 80.3cm×65.2cm 2001 《夕阳》 65.2cm×80cm 2003 《莲池》 31.8cm×41cm 1990 《朝晖》 80.3cm×65.2cm 2000 《山间秋色》 56cm×54.2cm 1998 《雪原》 30cm×30cm 2004 《山雨欲来》 70cm×60cm 198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