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没有银行,数万名官员遍布全国,朝廷如何把俸禄发到官员手上?

 半梦书斋 2019-05-08

我是冰消水寒,我来回答。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现代人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方便,特别是在最近几年的时间,在中国,出门是可以不用带钱的,一部手机就能轻松搞定,因为现在我们的支付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在古代却没有这样的技术,那么朝廷是如何才能将官员的俸禄分发到全国各地呢?

通常来讲,在古代最受欢迎的还不算是那些金银珠宝,硬通货应该是粮食。因为古代常年处于战乱状态,也是以小农经济为主,很多时候受到战争的牵连影响比较大,而且粮食收成的好与坏,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老天的心情,如果是赶上灾荒什么的,那么粮食就更加的短缺,就算是有钱都不一定能买得到,所以,从某个角度来讲,粮食更加适合当工资发放给官员

为了解决发放的问题,国库就随之产生了,不仅在国家是这样,地方上也是设有府库和县库,主要用来囤积从各地征收上来的粮食。当然朝代不同,还是会有细小的差别的,我们列举几个朝代说一下。

汉朝的发放比较简单,按照我们的说法就是年薪,一次性给一年的,当时还是以粮食为主,给够足够的凭证,到时候直接拿着凭证前去领取粮食就行。到了晋朝就有了统一的发放标准,县级以上的都是按月结算工资,但是薪水普遍比较低,所以根据自己官职的大小,可以领到一定的土地使用权,自己开发种植,收成归自己,而且全部免税。

唐朝时期,实行的是半年结算一次工资,除了粮食和 钱财,还新增了绢帛,这种东西在唐朝属于硬通货,只要是手中存量足够多, 是可以换取任何东西的,相当于钱币的功能,当时的府库有大量的存货,官员自行去取就行。到了宋朝,就出现了最早的货币,交子,但是并没有被运用到工资的发放上面,政府根据这个东西又发明了一种东西,类似于现在的代金券或者是兑换券,除了正常的领取钱粮,还可以凭借这种东西,到指定地点领取政府的补贴,算是给当时的官员的一种福利。到了明清时代,还是沿用以往的方式,以钱币为主要的发放方式,不过那个时候就出现了通货膨胀的意思,所以那个时候大部分的官员还是比较贫困的,不过像和珅这样的就另说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