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令人类感动的国宝朱鹮夫妇育雏,简直就是一部人类育儿史

 零壹贰012 2019-05-08

        我曾观察拍摄过的那个朱鹮家庭,有一只小朱鹮,因为争食,被其它小朱鹮挤出了窝,掉下了树。

        还不能飞翔的小朱鹮,掉下来,就意味着不幸,回不到巢穴,等待它的,只有死亡,不是饿死渴死,就是被别的食肉动物吞噬。而这只小朱鹮,是幸运的,因为它很快被闻讯而来的保护站工作人员,带回了救助站,会在人类的精心呵护下,迅速成长。其实,在朱鹮家庭里,是没有礼貌与谦让的,小朱鹮打架,父母从来不管,竞争的胜利者,才有机会活下来,活得好,优胜劣汰,是永恒的自然法则。

        这个朱鹮家庭,其实从来没有过一帆风顺。

        大雨瓢泼,天气阴冷,我们都身着两三件衣服,在树下抬头望着朱鹮的家。守在窝里的朱鹮,张开翅膀,紧紧护住幼鸟,淋得灰头土脑,全身湿漉漉的,一点也没了国宝的华美。外出找食物的朱鹮,四五个小时久久不归。不知道是下雨食物难觅,还是怕幼鸟淋雨不好换班,留守的朱鹮就那样苦苦支撑着,一动不敢动。幼鸟却不管那么多,饿了四处乱拱,鸣叫着要吃的,一边护着孩子,一边用反刍方式喂养孩子。不能淋着孩子,不能饿着孩子,怜天下父母之心,鸟禽亦概莫能外。

        朋友告诉我说,朱鹮是一夫一妻配偶制,而且是定居式。一旦选择了一个地方筑巢,就不会轻易搬家,几乎年年都会回到那里。这对朱鹮夫妇,以前在距此不远的另外一株古树上,引来不少爱鸟者围观,不少人,就选择住在树下的老乡家。老乡一看这周围旅游如火如荼,旺季捡钱一样,就赶紧想着扩大规模,也没想明白咋弄,直接把那古树给砍了,修了一所大房子,朱鹮夫妇的家莫名其妙被强拆了,被迫搬家。我一直在想,没有了古树,没有了古树上的朱鹮,那所新修的大房子,还会人头攒动吗?或许,只有人类的欲望,才会永无尽头!

        朱鹮夫妇的新家,离以前的巢也不太远。这棵大树,属于村民甲所有,但村民乙新修的房子四层高,离大树近,于是不少人住进了村民乙家。村民甲一看挺生气:看我家树上的朱鹮,住你家的店,没门!对人类来说,见不得你比我好,是进化史上莫大的悲哀吧!村民乙说你也开个小酒店,咱们一起做吧。村民甲不愿意,也特别不痛快,三天两头拿着竹竿晃悠,不让朱鹮在自家树上搭窝,朱鹮很是郁闷!这不是天灾,典型的人祸啊!做人难,做一只鸟,其实也不易,连国宝级的朱鹮也不例外!

        朱鹮家的顶上,还有一个巢,那是喜鹊的窝。

        喜鹊体轻,在朱鹮头顶的树梢,修了个硕大的豪宅;朱鹮个大,在树杈搭了个简单的窝,也难怪小朱鹮会被挤下去,典型的蜗居嘛。

        朱鹮,和大熊猫一样也是中国一级保护动物,有着鸟中“东方宝石”之称。日本皇室视朱鹮为圣鸟,也是日本国鸟,拉丁文为Nipponia nippon,而日本称呼自己则是nippon,故而直译就是日本的日本鸟,以鸟为国名,大概也仅此一例。<br>日本的朱鹮在灭绝之际,曾请求中国帮助寻找。

        1981年以前,鸟类学家最后一次在中国见到野生的朱鹮是在1964年。而后,直到1981年,再也没人见过朱鹮的踪迹。从1978年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鸟类学家们组成考察队,调查了东北、华北和西北三大地区,跨越九个省区,行程5万多千米。1981年5月,在陕西省秦岭深处的姚家沟发现两个朱鹮的巢,共七只朱鹮,其中四只成鹮、三只幼鹮。

        这才拉开朱鹮保护与人工繁殖的序幕,也才有了它如今在秦岭里再次飞翔的身影……

        院子里突然一片喧哗,喜鹊叽叽喳喳的尖叫此起彼伏。阳光下,羽翼张开的朱鹮,一团粉色飘逸,朱红长喙如同一道燃烧的火焰。原来回家的朱鹮,还没落下,两只喜鹊就突袭而来,管你国宝不国宝。这喜鹊虽然个小,却十分凶悍,还喜欢找帮手,只听见两只喜鹊边攻击朱鹮,边扯开嗓子叽叽喳喳吆喝,霎那间,周围邻居纷纷出现,四五只喜鹊都来帮忙,这朱鹮嘴里塞着食物,小朱鹮嗷嗷待哺,也不敢张嘴还击,在林子里还没喜鹊灵活,于是硕大的朱鹮,被小小的喜鹊边打边骂,绕窝三圈不入家门,不是学大禹,是典型的有家不能回。

        傍晚六点半,暮色渐浓,朱鹮夫妇换班。外出的朱鹮要在野外找地方过夜,照顾幼鸟的朱鹮,开始值班。

        第二天到早上七点,太阳已经升起,换班的朱鹮,估计辛勤忙碌了一大早,带着满载的食物,回来了。归来的朱鹮急切的呼唤着,留守的朱鹮却半天没有起身。好一阵,我看到它艰难起身,却一个趔趄,差点摔下树,估计这一夜的守护,它的腿早已麻木,但它却始终没有起身,离开哪怕半步。

        一晚辛劳,饥肠辘辘的朱鹮振翅离巢而去。一阵风声,想不到,它很快又回来了,嘴里多了一些东西,原来是一把干草。只见它把干草垫在窝里,仔细铺好,再次离去,却又再次衔着干草归巢。再多的辛苦,再难忍的饥渴,比起自家孩子的冷暖,似乎都不再重要!

        上午十点,明晃晃的太阳,有些刺眼,气温明显升高,有些燥热。阳光照射在朱鹮巢穴上,留守的朱鹮张开羽翼,护住幼鸟,已经三个小时,它未曾动弹,只是偶尔张一张翅膀,给幼鸟透一透气。觅食归来的朱鹮,呼啦啦落在树枝上,跳进巢里,这一次,它第一时间,不是把食物喂给嗷嗷待哺的幼鸟,而是把嘴里的水喂给留守朱鹮,相濡以沫,原来鸟儿们也知道。

        这不仅让我想起在朱鹮野化中心,人来人往,不少大人拿着手机拍了两张照片,走人,一边走一边说。有人说,这个鸟和熊猫一个保护等级,估计值不少钱!有人说,这个飞起来好看,我要是能养一只不错!还有人说,不知道这种鸟味道咋样!

        在那个朱鹮的窝下,我呆了两天,因时间关系遗憾告别。其实,这个朱鹮家庭,之后训练小朱鹮练习走出鸟巢,练习振翅,学会飞翔,学习觅食,养活自己,离巢远去,都是一个个更加难忘而精彩的瞬间。

        我曾经看到过,为了小朱鹮第一次展翅飞翔,朱鹮妈妈会飞到旁边的树上,鼓励孩子迈出第一步;朱鹮爸爸则会不耐烦的用翅膀拍打,逼迫小朱鹮飞出去;有的小朱鹮不敢飞出去,只能看着爸爸妈妈,在旁边的树上,把好吃的喂给哥哥姐姐,直到它完成第一次飞翔。

        所有的生命,都值得敬重;所有的成长,都如此漫长。

        而朱鹮爸爸妈妈所有的付出,都只不过是为了看到:幼鸟学会飞翔,离开巢穴,然后独自远行……

        这,又何尝不是我们抚养,教育孩子的一个过程。我相信,每一个孩子,如果记录下这些瞬间,必定会有所触动与感悟,必定会去重新解读自己的父母,必定会去重新审视自己的家庭。在大自然里去观察野生动物,不仅仅只是认识了一种动物,见到了一种国宝,更不是那种动物园里的猎奇与围观!

        每一个生命,都是不朽的传奇!善待它们,也是善待我们自己,观察它们,其实就是在解读我们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