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之后,天气转暖,雨水增多,人易感到烦躁上火,食欲也有所下降,不仅情绪波动起伏大,机体免功能也较为低下。起居、饮食稍有不妥,就易引发疾病。那么,立夏后,我们该如何进行自我调整? 夏季睡时最短,万物皆处于极盛状态,人体亦是如此。与春季不同,夏季白昼为一年中最长,所以睡眠时间可稍晚一些。建议在晚间11点左右卧床休息,早起时间6点为宜。 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因此,立夏之后,不妨加个午睡。通过午睡来调节、补偿夜间睡眠时长的缩短,还可以使脏腑功能得到调整。打盹20分钟的效果,胜于服用200mg咖啡因。它可以让我们的认知能力恢复40%。睡醒后再“眯”20分钟,比直接多睡20分钟更利于恢复精力。午睡时不要贪凉,避免在风口处睡觉。 相关研究表明,坚持每周3次30分钟的午睡,能降低心脏病相关死亡率近37%。 立夏后雨水渐多,建议晴朗天气下尽量勤开窗,保持卧室通风;但阴雨或雾霾天可少开窗,以免家中湿气过重。 夏季室温25℃时,相对湿度控制在 40-50%比较舒适。相对湿度过低或过高,不仅会造成不适感,甚至还对身体有害。如果家中湿气过重,可以利用空调的抽湿功能。 专家称,立夏后饮食应遵循:“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原则。气温升高,人体大量排汗,易造成阳气不足。适当吃些酸味食物,如:柠檬、乌梅、葡萄、山楂、菠萝、芒果、猕猴桃、番茄等,可敛汗止泻祛湿,使皮肤适当收缩,又能健胃消食。 清淡饮食 防心火 温度高易心火旺,此时若过食油腻或温燥食物,会使身体处于内外皆热的状态,容易长痤疮,甚至出现口腔溃疡、便秘等症状。因此,还应多吃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1、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果蔬。如西红柿、冬瓜、西瓜、杨梅、甜瓜、桃、李等。 2、补充水和无机盐,特别要注意钾元素的补充。豆类及豆制品、香菇、水果、蔬菜;开心果、松子、夏威夷果等都是钾的好来源。 3、多吃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西瓜、苦瓜、乌梅、西红柿、黄瓜、绿豆等都有较好的消暑作用。 4、适量地补充优质蛋白。如鱼、瘦肉、蛋、奶、豆类和坚果等。 立夏之后,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出汗过多容易损伤心阴。所以这里不建议剧烈运动,可选择相对舒缓的形式。但如果因怕热怕出汗,成天躲在空调房里,则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气滞血瘀症状。 坚持适量运动,可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加快体内湿气排出,舒展阳气。慢跑、游泳、瑜伽、太极拳、八段锦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每次的运动量,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达到身心通畅、微微出汗即可。一般不宜超过1小时,以减少心脏负荷,防止心肌缺血发作。并在运动后适当饮温水,补充体液。 天气渐热,“暑易伤心”,高温天气易使人“心躁”。因此,我们宜戒怒戒躁,保持神清气和,心情舒畅,以免伤心、伤身、伤神。这不仅利于改善血管功能,还能协调身体脏器,使其保持正常状态。 夏三月养心正式开始啦! |
|
来自: 熊样熊才 > 《2019养生之道》